活字印刷术的起源

/ 0评 / 0

中国的活字印刷起源于宋代,历代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活字,包括木活字、泥活字、陶活字和铜活字。

然而,自宋代以来,中国就非常重视印刷字体的美学。另外,印刷的书往往需要不同大小的字体,有些书需要插图。活字版没有刻字方便,容易保存。雕版印刷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南宋邵熙四年(1193年),周必达用沈括在《孟茜笔谈》中描述的铜版泥活字印刷《渔堂杂记》。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安徽景德县尹王振,出木活字三万余枚,印《景德县志》百余册,六万余字。之后不久,他出版了《制作活字印刷体书法》一书。

1965年在浙江温州发现《崇宁无量寿观佛经》残卷本,字体大小不一,部分文字横放,明显是活字。1907年,法国考古学家佩里奥特(原创版权www.isoyu.com)在敦煌发现了1300年的数百封维吾尔文字。1928年,中国考古队在吐鲁番发现了印有汉字的维吾尔活字。

活字印刷的起源

中国早在11世纪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

它是一种印刷方法,用可移动的金属或粘土块代替传统的复制或不可重复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作单字的反华模型,然后根据手稿选择单字,按字体排列,用墨水打印,打印后去掉模型,在下一次排版时重复使用。

北宋清朝毕升在中国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家,大约比德国人j .古腾堡早400年。

非物质遗产

2010年11月,中国雕版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含了那些生存能力仍然受到社区或群体保护的文化遗产。为了将文化遗产列入清单,有关国家需要承诺执行特别保护计划,并可能从教科文组织管理的基金获得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