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业创业项目清单(医疗健康行业最热门的项目是什么?)

/ 0评 / 0

健康行业创业项目清单(医疗健康行业最热门的项目是什么?2018年第三季度,国内医疗健康行业融资113次,融资总额170亿元,同比增长20%达到24.5亿美元,占全球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总额的29.3%。

三季度全球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再创新高,融资总额达8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80亿元,同比增长28.4%。

以上数据来源于《动脉网2018Q3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报告》。

本报告分析了融资金额、融资轮次、融资领域和区域分布,并详细对比了中美两国的投融资情况,以全面展现第三季度全球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融资状况。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亮点,比如:

1.单笔融资金额不断增加,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三季度,中国平均融资额为1.5亿元。

2.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不断壮大,已成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海外资本。

3.美国依然是医疗健康行业全球创新领导者,但中美融资规模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的融资事件数量(113次)甚至超过美国(109次),但平均融资金额低于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动脉网络数据库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医疗卫生投融资事件的监测范围已覆盖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

相较于全球知名医疗健康平台StartUp Health和alth、Rock He Best Network发布的数据,动脉网覆盖面更广,统计数据更全面。前两者的统计范围仅限于数字医疗公司,中国公司的统计并不全面,而动脉网将统计范围扩展到全球整个医疗健康行业。

融资总额达83.6亿美元,创下近8年来的季度融资纪录

医疗健康行业成为继TMT之后的热门投资行业,融资总额持续增长。2018年第三季度,融资总额和融资事件数再创新高,同比分别增长28.4%和9%。特别是融资总额已接近2017年全年融资总额,这意味着2018年将是医疗健康创业项目融资额最高的一年。2018年第三季度,融资总额达到83.6亿美元,创下过去8年的季度融资新纪录。一方面是因为医疗卫生领域持续受到资本青睐;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监测范围的扩大。

项目平均融资额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2-201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2.5%,2018年平均融资额已达2864万美元。这说明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项目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重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优质项目可以获得更大的融资额,从而带动平均融资额的增加。

大部分项目融资轮次发生在A轮及之前,占比超过50%,说明大部分项目还处于早期成长阶段,后续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生物科技公司Samumed率先获得A轮融资,并于8月7日宣布获得4.38亿美元融资。其产品线主要是与衰老相关的药物,领先的是治疗骨关节炎的WNT通路调节剂和治疗脱发的药物。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未来发展赢得了投资机构的认可。

同润生物也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7月29日宣布获得1.5亿美元的A系列融资,由同和禹城、于波资本、淡马锡共同投资。通润生物主要致力于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研发管线中的分子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有效弥补现有肿瘤治疗药物的不足。

本季度B轮融资中,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有4家,其中中国公司占据2席,分别是健科(1.3亿美元)和东药制药(1.02亿美元)。据健科CEO谢介绍,60%的资金将用于互联网医院和移动医疗,40%将用于医疗电商,逐步实现全产业链封闭的“医药+医药”的公司战略。东药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公司。目前,该公司在研药物有10余种,其中生物药3种,化学药3种,已获得IND临床批准。本轮融资将用于投资药物研发,以期推动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和上市。

免疫治疗和基因技术已经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典型代表。2018年第三季度,32家免疫治疗公司和27家基因技术公司获得融资,占生物技术融资项目总数的92%。典型代表有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股份(A轮,2.7亿美元)、乐天阿斯皮里安(C轮,1.5亿美元)、果园治疗(C轮,1.5亿美元)、柯睿基因(A轮,1700万美元)、博雅尹姬(B轮,近1亿元人民币)等。

BioNTech AG是德国生物免疫药物开发商,其核心技术包括mRNA制药、细胞和基因治疗、蛋白质治疗等。为用户提供RNA编码蛋白靶向体内递送、T细胞基因修饰、纳米粒子工程修饰、小分子新药等服务,并与基因泰克、礼来、赛诺菲、Genmab、拜耳等合作。

乐天阿斯普瑞安利用独特的光免疫疗法技术平台,开发用于临床的精确靶向癌症疗法。

果园疗法一直致力于(原创www.isoyu.com版权)罕见疾病的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治疗方法是从患者体内提取自体干细胞,体外修复,然后输送给患者治疗。

柯睿基因是一家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建立了全球顶尖的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和基因传递平台,专门针对无法治愈的肿瘤和复杂的遗传性疾病。

希望集团专注于创新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和互联网前沿技术,建立了以二代、三代测序和医用级GrandBox基因分析工作站为核心的精准基因组学解决方案,可为单基因遗传病、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检测等服务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国内医疗卫生行业融资项目减少,融资总额再创新高

随着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不断壮大,已成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外,还吸引了大量全球资本在中国聚集。

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融资总额为79.1亿美元,超过2017年全年融资总额68.4亿美元。2018年第三季度,虽然融资事件数量与2017年同期持平,但融资总额增长了20%。这说明国内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项目质量在不断提升,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本投入。

虽然本季度融资项目大多在500万美元以下,但也有1亿美元的优质项目,如亚洲医疗(战略投资1.5亿美元)、通润生物(B轮1.5亿美元)、医联(D轮10亿美元)、亚盛医药(C轮10亿美元)、零技术(D轮10亿美元)

香港亚医是国内最大的心血管专科连锁集团,旗下包括武汉亚心医院(国内最大的心血管专科医院之一)、新疆亚心心血管医院、武汉江城亚心医院等多家专科医院,总床位数接近3000张。

以医生平台起家的医学会,聚集了50多万实名认证医生和2万名签约医生。经过四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涵盖疾病筛查、医生教育、诊疗服务、药品配送、金融保险服务、患者管理服务的整体生态闭环。

亚盛药业是一家立足中国的国际化创新新药研发公司,已成功完成其产品在癌症、乙肝、衰老相关疾病三大治疗领域的战略布局。目前公司拥有7款产品,共获得16项临床批准。其中,中国批准了8项临床批准,美国FDA批准了5项,澳大利亚批准了3项。

零氪科技是一家癌症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临床数据融合系统,帮助医院和科室建立结构化的病案数据库,提高诊断、随访、科研等环节的效率。同时建立结构化电子病历,覆盖3000多种疾病,帮助医生进行临床研究和决策。

在A轮融资的前十家公司中,有五家是生物科技公司,分别是柯睿基因、滨辉生物、成毅生物、梅生生物和任栋医药。

柯睿基因和任栋医药主要利用基因检测和基因编辑技术,为复杂遗传病提供基因检测服务和治疗。宾贝斯特生物技术公司和成毅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通过细胞免疫技术为癌症提供综合医疗(包括诊断和治疗)领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梅生生物是一家肿瘤液体活检服务提供商,拥有液体活检技术和MDA测试肿瘤液体活检技术。

与全球融资领域分布类似,医疗信息化和生物技术成为最热门的投资领域。

医疗信息化在医疗大数据建设中尤为突出。政府大力支持医疗大数据建设,先后出台了《46312工程》《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促进和规范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卫生大数据标准、保障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要从顶层设计上指导和规范医疗大数据的发展。科林伯里、医药魔方等医疗大数据公司本季度均获得融资。

生物技术主要以细胞免疫和基因技术为基础,特别是肿瘤的免疫治疗和遗传病的筛查和诊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全球医疗、力劲生物、柯睿基因、滨辉生物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创新公司受到资本青睐。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医疗卫生创业项目分布不均。北京和东部沿海省份在技术实力、科研人才、资金量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所以百世网一些地方的创业项目吸金能力强,创业者愿意聚集在这里。三季度,东部地区融资项目占比89%,融资总额占比86%。

从项目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倾向于技术创新,中西部地区倾向于服务创新。因为服务创新门槛低,创新成本也低,与中西部地区公司的资源和能力相匹配。

外国医疗卫生行业的融资总额也在上升,其中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2018年前三季度,外资医疗卫生融资总额达145.1亿美元。从全球投融资增长趋势来看,2018年外资融资总额将超过2017年。2018年第三季度,境外医疗卫生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157起,融资总额59.1亿美元,同比增长32.3%。

从融资事件发生的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居首,融资事件109起,占比69%。融资总额44.2亿美元,占比74.9%。可以看出,美国仍然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全球创新领导者。

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表现抢眼,占融资事件的7%,融资总额2亿美元。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融资规模仅次于中国,未来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中美医疗投融资比较:融资事件数量具有可比性,美国融资总额约为中国的两倍

无论是融资事件数量还是融资总额,中美两国都是全球医疗健康行业的领头羊,其对全球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中美两国融资事件数量相当,说明两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热情相当。美国的融资总额大约是中国的两倍。中国的项目融资额不到500万美元,而美国的项目融资额在2000万至5000万美元之间。一方面说明美国的医疗健康创业项目质量较好;另一方面,美国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也为融资量奠定了基础。

从融资轮次来看,中美融资轮次最多的是A轮,A轮及之前发生的项目数分别高达56%和45%,说明大部分项目处于早期阶段。

从融资角度看,医疗信息化和生物技术成为热点领域,说明中美投资机构都重视医疗健康产业的技术创新,符合全球主流趋势。

摘要

通过对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融资总量不断增加,但增速有所下降,说明资本回归理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大多数项目仍处于早期成长阶段,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3.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医疗卫生改革的关键因素,资本也将在这里得到重新强调

4.中国日益壮大的医疗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海外资本

5.美国仍然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全球创新领导者,但中美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