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个人事迹(优秀毕业生蒋春晓)

/ 0评 / 0

优秀毕业生个人事迹(优秀毕业生蒋春晓)

2020年5月28日,从北林水保资讯获悉,东平高级中学校友蒋春晓,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她的人生格言:天道酬勤。

蒋春晓,女,25岁,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人百思特网,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师从王玉杰教授和王彬副教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研究。在读期间参与编写编著两部、行业标准一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一篇。任硕水保171团支部书记,连续三年获学业一等奖学金,两年获校优秀研究生、校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01 无奋斗,百思特网不青春

蒋春晓,1995年4月生于山东东平。父母都是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使她对于学习比别的孩子多了几分热爱与执着。在上完小学五年级后,凭借优异的成绩和极强的自学能力,跳过六年级,直接升入初中。跳级之后的她更加努力,第一次考试便取得了全级第一的好成绩,此后稳居全级第一。升入高中后,成绩稳步上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取得全级第一的好成绩,这无疑为她的学习生活注入了兴奋剂。文理分科时,在文科上占尽优势的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学理。在她看来,真正优秀的学生是需要全面发展的。尽管有时学习并不轻松,但加倍的努力使她名列前茅。她认为自己并不特别聪明,但她相信,认真与执着将是她一生的财富。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蒋春晓对于写作和演讲的爱恋已深入骨髓。一直以来,她将文字视为生命的最初感动,她喜欢写随笔,“手写我心,字字句句为梦而书。”对文字的热爱,促使她高中学段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文章60多篇,她曾获得全国第六届、第七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 她曾为东平县作家协会年龄最小会员,2010年荣获“姜广利文学奖”并被授予“东平县优秀作家”称号。当然,凭借出色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在东平高级中学连续三年担任萤窗文学社社长,多次组织征文比赛,带领记者团的同学采访优秀教师及运动会,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赞扬。任校学生会主席期间,协助学校做好各项工作,如男女分餐、板报评比、校园卡拉OK大赛等,组织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她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011年12月,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春晓八岁开始练习演讲朗诵,到高中毕业,她参加过30多场比赛,多次主持各种比赛及颁奖典礼。并且凭借标准的普通话和甜美的声音,多次作为校学生代表接受山东电视台、齐鲁电视台、泰安电视台、东平电视台及一些平面杂志的采访。“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恋上文字,她懂得了宽容和谅解;爱上演讲,她学会了大气与从容。“一心只读圣贤书”并非社会所要,知识与能力具备的人才是社会所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3年6月,蒋春晓以优异成绩顺利考入北京林业大学。

02 唯有厚积方能薄发

18岁,成人之时蒋春晓进入林家大院。通过自愿报名、学校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等环节,她和另外19名新生脱颖而出,进入2013级梁希实验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向学习。梁希实验班是北林大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点班,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齐全的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实践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基础、能力、素质三要素的全面发展,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生源,同时也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强的本科毕业生。

考进梁希实验班,当上班长,参加全校班长支书培训顺利结业,并且被评为优秀学员;参加党课学习,考试取得学院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校学生会、青协(青年志愿者协会)、电视台、校主持人团、学院主持人团,接受专业主持训练;主持了学院十佳歌手大赛和元旦晚会、校主持人大赛;做志愿者,从南锣鼓巷的“重温童年记忆”到水立方的世界杯短池游泳锦标赛;做化学实验,在有机化学实验室看各种现象兴奋不已,在无机分析化学实验室耐心分析数据,一遍遍让实验结果精确。或许成长就在这样的一点一滴中,人外有人,春晓只需做好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不同于本科时不知疲倦地在学业和学生工作中转换身份,硕士阶段则将绝大多数时间用于科研。科研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唯有厚积方能薄发。摒弃浮躁,静下心来阅读文献、做实验、积极讨论,听不同的讲座,寻找自己的兴趣点百思特网。三年的科研生活中,她曾在一堆文献中找不到方向,茫然无措;曾数次实验失败,得不到理想结果;曾因为软件的一次次崩溃而心力交瘁;曾在野外淋雨摔跤,被路边的蛇和脚下的虫子吓得吃不下饭。但恰恰是这样的经历让春晓的抗压能力逐渐增强,心态逐渐变好。

春晓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学生,她感恩求学中遇到的每一位人生良师。导师告诉她,她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科研的必经之路。这是她自己选择的道路,是她自己热爱的专业,那么,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坚持,多整理勤思考,坐得冷板凳,困难会一点点攻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她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次坚持,月亮知道,星星记得,成功也会证明。她总是这样想:时常逼自己一把,才能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她勇敢地去尝试,不畏手畏脚害怕失败,不然想法便永远是想法。一个人走过山重水复的迷惘,才真正能感受柳暗花明的开阔。她感谢她的同门兄弟姐妹,是他们的陪伴,让她哪怕凌晨两点还在做实验时依然能够欢笑,让三年的科研生活充满温暖和色彩。

她在随笔中曾这样写道:脚踏实地的同时,不要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需要时常抬起头,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紧盯学术前沿。多和同领域的人交流,往往会有胜读十年书的收获;多和不同领域的人交流,或许会迸发新的灵感。

科研经历带给她的成长,远非论文和会议报告所能记录,更多的是让她明白坚持的意义,明白好心态的重要性,拥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底气。

七年间,她去过高山森林、走过荒漠草原。广袤的沙漠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人之渺小;频发的山地灾害让她更深刻理解“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迫切。这些难得的经历让她对大自然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对祖国的绿水青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信仰。

汪曾祺先生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得益于全国最高绿色学府的大平台,春晓能够手持一支话筒,在不同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主持梦想。她感谢学校团委和学院团委提供的机会,她感谢团中央、团市委、延庆区委、中国青年报、中国文联出版社各位领导老师的认可,让她能够从田家炳走上世园、冬奥和全国大赛的舞台。“在紧张的科研生活之余,合理安排一点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调剂,也是塑造自我的一种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但一定要分清主次,每个阶段自会有不同的魅力。”她在毕业感悟中深情地写道,“如果有机会,在合适的时间里去做一次超大型活动的志愿者吧。一带一路的志愿经历和国家财政部的实习经历,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所站立的这片土地是多么的包容,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强盛,值得我们永远为之骄傲。那个时候,也会更加明白什么是青春力量,什么是使命担当。”

总之,是北(原创www.isoyu.com版权)林的人文情怀,是水保学院的学术氛围,让她在这里全面发展、成人成才。七年的甘甜和苦涩终将一起被安放在旧时光,成为过往。即将告别北林,告别校园生活,但她将始终铭记自己是林家大院走出来的孩子,牢记“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责任和使命。前路漫漫,必将风光无限。她将把精彩论文写在大地上,用青春为祖国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