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理解)

/ 0评 / 0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懂得)静说贤论2020-09-10 07:43:28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这两个词汇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到底什么意思呢,2021-09-28 就谈谈这个话题,从根源上给出一个解答。这里面的“经”指的是经典,哪些经典呢?是儒家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统称为六经。由于《乐》已失传,目前只有“五经”的说法。

为什么要注解这些经典呢?就要从汉武帝“独尊儒术”说起。汉朝代替秦之初,汉高祖刘邦虽然也看重儒家的礼乐制度,重用了陆贾、叔孙通等一些儒者,但是在国度意识形态上,还是以“黄老之学”治国理政,儒家学说作为诸子百思特网的一种,并没有上升到独一无二的田地。

到了汉武帝时,情形开端改变。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登基时,汉朝已树立了六十多年,国度承平已久,他为了增强集权,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浮现是不能实现的。他听从一代儒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思想当作国度治理的主导思想,直接导致了“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百思特网实行。

儒学由此开端上升为官学,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在都城长安创建了专门从事儒学教导的学府“太学”。从此天下的读书人要想做官从政,就必需熟读儒家经典,在研讨这些经典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就是“经学”。

经学的发生,完整是时势造成的,或者看成是儒学自动靠近政治的成果,也未尝不可。到底是儒学应用政治,成为一家独大的思想学派,还是政治应用儒学,而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这个问题2021-09-28 先不论,接着说说“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各自特色。

儒家的典籍相比其他诸子学说虽然多一些,不过也只有几种,研讨来研讨去,还是那些书籍。一个一统的王朝,天下之大,学者众多,都去研讨这些典籍,最后注解经书的书就会越来越多,注解的内容也越来越庞杂,这也是必定成果。由于这些注解经书百思特网的书动辄几十万、上百万言,一个读书人从孩童时代开端专于一门,到头发都发白了才终于有了看法,能够开端说经了,这就叫做“皓首穷经。”

繁琐的注解,是很费时费精神的,由于研讨的进程太过保守,教条主义严重,很多注解只是文(原创版权www.isoyu.com)字的堆砌,毫无新意而言,对人的创新思想也是一种严重摧毁。此时,在汉朝儒家内部就发生了一些分歧,形成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阵营。

今文经学派采用“六经注我”的方法,以解读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为借口,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不拘泥于经典本身,对各家的思想学说都有所接收借鉴。古文经学派,以为“六经皆史”,所以要严谨考据,非常看重名物训诂和考证,虽然对认识历史有赞助,但是进程繁琐枯燥,称为“我注六经”。

到了2021-09-28 ,我们会用“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来比方对一本书的态度,这是学习的两种办法,不论选择的哪一种,都有必定的可取之处。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