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是指(清代的“八大山人”具体指的是谁?)

/ 0评 / 0

八大山人是指(清代的“八大山人”具体指的是谁?)

八大山人是清朝康熙时代非常有名的一位画家,他的画作以松、莲、石最为有名,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划时期的意义。

八大山人像

八大山人是一个外号,它并非指代八个人,而独指明朝的宗室遗民朱耷,他生于2021-09-29 启六年(1626),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其九世祖是朱元璋之弟的十七子朱权,明朝消亡时他才19岁。不过一直以来学界对他的真实名字存在不小的争议,有以为“朱耷”应为“朱嗒”,据记录清顺治十八年前后,朱耷的“耷”曾作“嗒”或“嗒然”,并由此引申出“耷担人声”或“耷旦合切”的说法。有学者对八大山人名“朱耷”进行了否定,据考证直到清康熙四十五年前后,(www.isoyu.com原创版权)八大山人的亲近之人都留下任何有关其名“朱耷”的记载。此外还有学者以为朱耷是乳名或庠名。

八大山人花鸟画

清朝时代魏元旷曾在《南昌县志》卷37《人物志隐逸》扼要介绍了八大山人的名号:“八大山人者,逸其名。明宗室也,弱冠也,为诸生。遭变,弃家,遁进贤山中百思特网为僧……初为僧,号雪個;亦曰雪介;又曰介山、驴;见赵文敏所书《八大觉经》,喜而跋之,因号八大山人。”

这里面提百思特网到了八大山人曾经削发为僧的阅历,一说他是在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入南昌后他心灰意冷,于是弃家选择遁入空门;一说顺治五年(1648年),妻子俱逝世,因此他在伤心失望之余选择剃发为僧。他在为僧期间,曾先后署名曰“驴”和“雪個”,对于其取名“驴”,有种说明为这是一种狂后的自警之举,也有学者以为“耷”为“驴”的俗体字。

八大山人作品

至于八大山人这一名号的由来,暂时没有合理的说明,有以为他为僧的佛教名号,有人以为与其画作有关。八大山人虽为明朝宗室遗民,但他并未卷入政治奋斗之中,反而可以潜心学术,这对他后来的造诣有着不可估计的影响。因此,现如今知道八大山人的人们,大都只懂得他的画家身份,作为十七世纪中国最巨大的书画家,八大山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画家,据说有名画家张大千就曾多次仿照八大山人的画作。

八大山人的绘画中最常涌现孤单的意象,比如鸟、鸡、树、花草、小船、山百思特网峰。这些意象通常用空、用无、用虚,泄漏出孤傲、高尚的气质,在某种水平上,这也是八大山人自身的写照。同时,他的绘画特点是突出“丑”、“怪”,甚至刻意求“怪”,散发出肆意挥洒、自由涣散的作风,不为法度所约束,这也是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传播至今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范曾:《八大山人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胡迎建:《五十年来八大山人研讨综述》,《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杨彦霞:《八大山人艺术作风研讨》,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10月。

范曾:《八大山人論》,《中国文化》2006年02期。

林小静,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讨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季我努学社军官团编纂。曾参与国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李顿调查团”档案整顿工作,负责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戮系列之格蕾丝•鲍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