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允生平简介(三国人物董允)

/ 0评 / 0

董允生平简介(三国人物董允)

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先生刘备立刘禅为太子,董允任太子舍人,又迁做太子洗马。后主刘禅继位后,董允改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要北征魏国,驻扎汉中,斟酌到后主年事尚小,鉴别是非的才能不强,而董允持心公平,明察秋毫,便想委任他处置皇室和府衙政事,即向后主上书,说:“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是先帝提拔出留给陛下以辅佐朝政的,商议国是,计划政务,向您进献忠言,都是他们的义务。我以为,宫中之事,不分大小,都应向他们咨询,必定有益于陛下做决断,把事情办好。如果他们没有昌德的言论和建议,就追究董允等人的义务,向大家解释他们的怠慢和不负义务。”不久,诸葛亮又招聘费祎为丞相府从军,百思特网董允为侍中,兼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禁卫军。因郭攸之性格平和,所以,他当侍中只是充数而已。而进献忠言、采用准确看法的义务,则由董允来承担。

董允在任上,采用了预防和禁止奸邪的办法,尽一切尽力来匡正和补救后主的过失,后主曾经盘算选取美女扩充后宫,董允以为,古代天子后妃的数目不超过十二人,如今嫔妃的数目已经够了,不应再增长,始终保持没有让步。后主对董允越发敬畏。尚书令蒋琬兼任益州刺史时,上疏后主把他的职务让给费祎和董允。后又上表说“董允多年在宫内侍奉陛下,辅佐朝政,应当赐给他爵位和土地以衰奖他的功绩”。董允坚决推脱不接收。后主刘禅渐渐长大,溺爱宣官黄鳍,黄鳍又擅长奉迎,谄谀而狡猾,想多方取悦于后主重用自己。董充经常严正地改正后主的过失,又多次责备黄皓的不正当行动。因此,黄皓非常畏惧董允,不敢做坏事。董允在世时,黄皓的官位只是黄门丞。

一次,董允和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人约好游宴,车马已经备好,恰好郎百思特网中襄阳人董恢前来访问董允。董恢年青且官小,见董允预备出门,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董允不让他走,说:“只是想出门跟朋友们游玩闲谈,现在您屈尊来访,正好叙谈久别后的感受,舍弃这样的谈话,而去喝酒,那就不大像话了。”便下令解开车马。费祎等人也只好停车不去了。他保持正道、礼贤下士都像上面说的一样。延熙六年,加封辅国将军。七年,以侍中任尚书令,帮助大将军费祎。延熙九年逝世。

董允(?~公元246年),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代蜀汉官员,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初为太子舍人。刘禅嗣位,迁黄门侍郎。诸葛亮北伐前,在《出师表》中推举董允,董允对上匡正刘禅、对下叱责黄皓,使两人不敢胡作非为。董允多次推脱了他应得到的爵位、封土和高官。曹丕五路兵犯蜀汉,刘禅命黄门侍郎董允征询诸葛亮。诸葛亮北伐前上《出师表》推举董允为侍中。诸葛亮逝世后,魏延与杨仪互相控诉对方,董允保举杨仪而质疑魏延。又为了接见董恢而废弃了主要的游宴,都体现了董允为人正道、礼贤下士、不求高官厚禄的优良品德。在蜀汉士民眼中,董允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为“四英”。董允逝世后,陈祗与黄皓逐渐操纵朝政、困惑刘禅,终于导致蜀汉消亡。蜀汉人民都因此而追思董允。在整部《三国志》中,董允是极少数能够立传“子不系父,可别载姓”的人物之一,足见其人之优胜百思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