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简介(清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传奇人生)

/ 0评 / 0

顺治皇帝简介(清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传奇人生)

我们都知道清朝这个朝代是在中国封建王朝中,统治时光比拟久长的一个朝代。而且顺治皇帝是清军入关以来的第1个皇帝,但是这位皇帝在23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关于顺治皇帝的逝世因也成为清代保守争议的事件之一。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朝的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短暂而又传奇的人生。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冲龄继位

清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福临生于盛京,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剧烈的皇位之争。争取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成果获得通过。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顺治。

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生于盛京,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剧烈的皇位之争。争取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成果获得通过。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顺治。

这位年仅六岁的童子皇帝,虽然尚不谙世事,但在满族特有的尚武精力的熏陶下,却有一种好胜的性情和天然的优胜感。崇德七年(1642年)年底,皇太极出猎叶赫一带,携他前往,当行猎于噶哈岭时,福临曾“射中一麅”,那时他年仅五岁。在举办登位大典前,他出宫乘辇前往笃恭殿,乳母因其年幼欲登辇陪坐,他谢绝说“此非汝所宜乘”,显示出不可冒犯的帝王尊严。随着年纪的增加,福临愈益觉得现状对他的这种尊严实际上受到很大的挑衅和损害。

顺治元年(1644年)三月,大顺政权的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而逝世。四月,固山额真何洛会等人以悖妄罪告发肃亲王豪格,福临废豪格为庶人,他的党羽俄莫克图等人全体处逝世。晋封阿巴泰为多罗饶馀郡王。大学士范文程向多尔衮进谏,应该趁机进入中原。福临命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并赏赐多尔衮以及从征的诸王、贝勒、贝子。

定鼎燕京

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遣使向多尔衮乞师讨伐李自成。四月二十一日,答应援吴的清军便在一片石击溃了李自成派去切断吴三桂后路的唐通部农民军,四月二十三日,李自成与吴三桂军鏖战于山海关前,一时难分伯仲,双方激战至中午,吴军逐渐实力耗尽,为农民军包抄。接着清军猝然袭击,农民军失利,李自成败退京师。清军正式入关。五月二日,清军进占京师。多尔衮奏请六岁的福临迁都京师。六月,福临令洪承畴仍然担负兵部尚书同内院官一起处置政务。九月,顺治帝自盛京迁都北京,十月初一,在多尔衮带领的诸王以及满、汉大臣的劝进下,顺治帝福临在南郊天坛祭天,然后再次即皇帝位于皇极门(今太和门),宣告“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此举标记着清王朝转化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王朝。

顺治二年(1645年)初,清廷集中军力分两路攻入陕西,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带领,吴三桂为前锋;一路由豫亲王多铎带领,孔有德为前锋。李自成迎击清军于潼关,经过剧烈的战役,农民军废弃西安,东下湖广。四月,农民军来到湖广通山县,李自成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逝世在通山九宫山。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占扬州。多铎陈兵江北,于五月初九占镇江。多铎遣贝勒尼堪、贝子屯济等率军追击弘光帝于太平。不久,多铎将弘光帝及伪太子一并解往北京斩首。

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清廷以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西征四川。增定俸禄给养的规定:最高的是摄政王年俸银两千两,最低的是骁骑校三十两。二月,罢黜江南旧设部院,派遣在京户、兵、工三部满汉侍郎各一人驻江宁,分理各部事务。十月,和硕德豫亲王多铎还师北京,顺治帝亲自出城迎接并慰问。太和殿、中和殿修缮完成。制订皇帝行幸迎送的大礼。十二月,位育宫(即保和殿)修缮完成。

顺治四年(1647年),清朝皇室内部奋斗加剧。正月,因郑亲王济尔哈朗府邸殿堂的台基逾制以及擅用铜狮、铜鹤,罚银两千两。三月,《大清律》修成,清廷下令停滞圈地。七月,加封豫亲王多铎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多尔衮因为抓住把柄免职了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的权利,由此,多尔衮开端一人独揽朝政。并且摄政王对顺治帝停滞行跪拜礼。

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郑亲王济尔哈朗因罪被降为多罗郡王。肃亲王豪格获罪,但是福临以不忍心处理他,将其软禁起来,不久便为多尔衮害逝世了。闰四月,恢复济尔哈朗和硕亲王的爵位。七月,初步设立六部汉人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八月,清廷规定许可满汉官民互相嫁娶。十一月,顺治帝于圜丘举办祭天大典,祭祀太祖皇帝,追尊太祖以上的四世为皇帝。

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定内三院的官制。三月,豫亲王多铎薨,摄政王多尔衮还京奔丧。四月,太宗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薨。六月,英亲王阿济格向摄政王多尔衮争叔王衔,被多尔衮论罪并免职他的职务。

乾刚专断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出猎的摄政王多尔衮在喀喇城去世,使得顺治帝福临可以提前亲政。

顺治八年(1651年)一月二十六日,福临将多尔衮同母兄阿济格以谋乱罪软禁,十二日后于太和殿宣告亲政。此年他虽仅十四岁,但坐殿上指挥诸将,旁若无人。二月二十一日,福临颁谕追论多尔衮罪状昭示中外,罢黜追封、撤掉庙享、对他的恩赦也破除。

多尔衮虽遭身后之罚,但其权势仍在。清除其影响,收回被疏散减弱的皇权,确切很费周折。福临亲政之初,为处置纷纷的日常政务,曾下令“复用诸王”于部院。其中被多尔衮严重打击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开端握有重权。但这时福临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剪除多尔衮的心腹余党上。闰二月他下令处逝世谄附多尔衮而握有实权的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八月杀掉固山额真、吏部尚书谭泰,十月令阿济格自尽,这一系列的办法繁重打击并清除了多尔衮派的权势。大权集于一身,他当上名副其实的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是个刻苦学习,励精图治的帝王。在研读典籍中,他对孔子、朱元璋以及朱由检产生极大兴致。从这几位人物的思想运动中,悟得了治国安民的道理,形成了他的治国思想。

政治办法

顺治七年(1650年),国内涌现新的抗高傲潮。面对全国涌现新的抗高傲潮,福临同大臣经过重复筹商,决议采用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施“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使局面逐渐好转,为日落后攻云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本。

顺治十年(1653年)为了恢复战乱损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用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十四年,又积极勉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处所官员制订《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离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公布天下。这些办法,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端有了转机。顺治帝对整理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查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进步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拟注意施展汉官的作用。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的国土根本得到统一。

接触佛教

福临亲政初期即认识了天主教耶稣会士汤若望。福临亲政后,汤若望的位置快速进步,当年即被封为通议大夫、太常寺卿,十年三月赐名“通玄教师”,十二年授为通政使,十百思特网五年诰封光禄大夫,秩为正一品。这完整是福临看重信赖的成果。最初,福临因母亲孝庄文皇后称汤若望为义父,而称其为“玛法”。

顺治十四年(1657年),福临开端接触僧人,成为佛教信徒。这年深秋,福临驾幸南海子,在太监的率领下到了海会寺,见到了临济宗龙池派和尚憨璞性聪禅师,福临和他交谈非常契合,因此对佛教发生了兴致。于十月四日于南苑万善殿召见憨璞,以后又不断召见,详细讯问佛教界的德高望重的人。他知道了龙池派内许多有名和尚的情形,对他们非常神往。

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福临遣使赴江南湖州报恩寺召名僧玉林琇来京,玉林琇高傲自持,多次辞谢不应召,使者不许。

顺治十六年(1659年)二月,玉林琇入京面见福临。福临当即封他为“大觉禅师”,并以禅门师长礼待玉林琇,自称弟子,并要求他起法名。玉林琇再三推脱,福临不许,并要用丑些的字眼命名,玉林琇写了几个字,福临选了一个痴字,法名行痴。

四月,玉林琇要求回去,福临赐给他黄衣、金印,派遣官员送他回去,并令使者召玉林琇弟子茆溪行森去京师。福临又封憨璞为明觉禅师。由于憨璞的推举,福临在玉林琇离京前一月即闰三月遣使往浙江宁波天童寺召龙池派另一位名僧木陈道忞进京。这年七月茆溪行森应召到京。福临是从玉林琇语录中发明茆溪行森偈语最好,特指名将其召来。福临在万善殿接见茆溪行森,问答佛法进程中,福临不断地点头叫好。

剃度出家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顺治帝陷入了苦楚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这时只有佛法使他还有所寄托,所以他再萌生出出家之念。大约在九、十月之交,福临决心出家,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头天子。十月十五日,茆溪森本师玉林通琇禅师奉诏到京,听说他的徒弟已为皇帝剃发,勃然大怒,立即命令众人堆积柴火预备烧逝世茆溪森。

因此他劝福临说:“如果以尘世之法论的话,皇上应当永远坐在皇位上,上可以安宁圣母的心,下可以使得大众安居乐业;如果以降生之法论,皇上也应当永久做君主帝王,对外可以掩护操持佛法的人,对内住一切大权菩萨智所住处。”福临听从了他的谏议,许可蓄发,暂时罢了出家的念头。茆溪森也因此免于被烧逝世,当月便分开京京城回南方去了。福临虽然不再出家,但心坎已然完整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染病去世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支配吴良辅出家为僧。这天他亲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典礼。归来的当晚即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他预见病体繁重,势将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口授遗诏。王熙、麻勒吉二人退至乾清门下西围屏内,以初七一天的时光撰拟。一共三次进给皇上预览,皇帝三次亲自推敲,刚到晚上才决议。当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与世长辞了。

福临晏驾后,麻勒吉及侍卫贾卜嘉二人手捧遗诏去奏知皇太后,马上向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侍卫等人宣告。遗诏立八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为皇太子,继帝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遗诏实为罪己诏,共罗列十四条罪过,重要是未能遵照祖制渐染汉俗,重用汉官致使满臣无心任事,几乎完整否认了他自己一生中最有光荣的政绩。

至于这是否福临本意,即这十四条是否福临过目同意的已无从知晓。但却留给了后世之疑:遗诏颁布前先奏知皇太后;遗诏的重要起草者王熙事后对此守口如瓶。因此,人们有理由说遗诏本出太后授意,确切是母亲责怪儿子的话。

福临崩后,梓宫放在了景山寿皇殿。四月十七日,由再次进京的茆溪行森履行火化典礼。火化后宝宫(骨灰罐)安葬于遵化马兰峪,是为孝陵。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后世累有尊谥,至乾隆元年(1736年)尊谥加为二十二字: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性情特色

福临有胸怀大志富于进取的气质,又存在着急躁易怒、任性放肆的顽症。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皇太后告诫皇帝的谕中有“惩忿戒嬉”,这是母知其子,可谓说到了病根。后来和尚木陈忞说他“龙性难撄”,茚溪森说他“生平性躁”,意见都是一致的。

福临刚愎自用,对一切冒犯其尊严或不顺心者,动辄惩处。顺治十二年(1655年)八月国史院检查孙自式目睹吏治败坏的现实,上疏自请为本县县令,但这违反了居官躲避乡里的原则。对此,福临却采用了人们意想不到的举措:“诏赐牛黄丸归里养疾”。其对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图海的处置则纯属滥施独裁淫威了。

福临的任性还表示在该惩而不惩。顺治十二年(1655年)他已严令不许太监干政,并立十三衙门铁牌,禁令昭昭,但顺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就裸露了“内监吴良辅等交通内外官员人等”,“作弊纳贿,罪状明显”之事。如按十三衙门铁牌敕谕应“即行凌迟处逝世”。福临却另有一番言辞:“若俱按迹穷究,犯法连累者甚多。姑从宽一概免究。”“自今以后,务须痛改前非,各供厥职。”其实这话仅用之于太监,而与太监百思特网交通勾搭突出者,如大学士陈之遴以及陈维新、吴维华等人,却遭到了流放盛京或宁古塔的惩处,太监,尤其是吴良辅却仍然安然无恙。这种福临自己也无法说明的自坏章法的原因,是他偏爱太监之故。

但福临并不是将错就错到底的昏君,这位在人生途径上勇敢迈进,具有鲜明个性而尚不成熟的青年君主,仍具有真挚之心。他在保持满洲特百思特网有权力而严格惩处汉臣的同时,也并非没有自己的思想。顺治十七年(1660年)五月他更向吏部发出这样的谕旨:“朕统御寰区,焦心图治,前此屡有引咎省躬诏谕,自今追思,皆属具文,虚邀声誉,于政事未有实益。且十二、三年间时有过举。”“向因建言得罪流徙降革等官,吏部详察职名业绩,开列具奏。”他再次愿望“科道各官尤当尽言无隐,即朕躬阙失,亦直言勿讳,朕不惟不加罪,并不芥蒂于心”。在此谕后,季开生复原官、归骸骨,李呈祥、魏琯等免罪。所赦言臣尽管很少,但终能自责并见诸于实际行为。

顺治皇帝的逝世因之谜

朝顺治皇帝的逝世因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悬案之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大清帝国第一位入主中原的天子福临(即顺治帝)告病身亡。其子玄烨即位,就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然而不久,有关顺治帝出家的资讯就在民间广为传播,演绎颇多,给顺治之逝世染上神秘颜色,成为迄今仍无法定案的历史之谜。

早些年,一些媒体依据《东南早报》最先独家报道的郑胜利家传手抄本《延平王起义实录》一书中的相干内容,纷纭报道“顺治帝在厦门逝世于郑胜利部队炮火”这一惊天“机密”。

也有一些其他说法

第一种是世祖在顺治十八年因病而逝世。具体原因是因为爱子、宠妃的相继病亡,福临受到了伟大的精力打击,身材每况愈下,后又染上了天花驾崩。许多历史专家都支撑第一种说法。据历史文献记录,福临确切想要出家,但受到皇宫内保守权势的极度反对,最终未能成行;而不久则逝世于天花。他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皈依禅门的皇帝。

第二种普遍传播于民间,常为小说戏曲采取,说顺治系因爱妃董鄂妃病逝,故而出家隐遁。这种说法一般把董鄂妃与董小宛误作同一人。依据史学界的考证已经根本否认这种说法。明清史专家何龄修说:“顺治的祭奠典礼阴沉恐惧,可看出其逝世因庞杂。”

此外,《延平郡王起义实录》中载,顺治系于亲征厦门时遭郑胜利炮击毙命,但此说并无其他证据支撑,仅为野史一家之言。

评价

顺治算是中等资质的皇帝,心比天高,欲成一代明主,也确切励精图治过一段时光,可国度处于新旧交替之际,抵触重重,他又没有儿子康熙皇帝一样的雄才大略和坚定意志,自然无力化解。于是,心灰意冷,就想从政治中抽身,在爱情里寻找寄托,不料,自己最爱的董鄂妃又不幸逝世,于是,他的精力寄托轰然倒塌,在不到24岁的年纪上驾鹤西去。

好和坏,昏庸和明智,都太过极端,用来评价顺治都不是很适合。顺治应当是处于中间地带一个皇帝吧,不算很好,可也不坏,不算昏庸,可也不太明智,就是一个中等资质的普通人!

有时候,想想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个样子的人呢?谁是绝对的好,或是绝对的坏呢?谁又能多么昏庸,抑或多么明智?

顺治皇帝一生最苦楚的事,莫过于心坎的恓惶和不安,从幼年时就跟着母亲作为弱势群体跟多尔衮周旋,最缺少的就是安全感;等他终于熬到多尔衮逝世去了,认为自己能够造诣一番事业,可是缺乏历练的他实在没有才能完成帝国初创这一伟业,自己没有造诣感;本想跟董鄂妃长相厮守,可是董鄂妃早早离世,又没有了爱:种种心理需求都不能满足,他的苦楚远非我们所能想象,在这种伟大的苦楚的侵蚀下,英年早逝也在情理之中。甚至可以说,逝世是他远离苦楚的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