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得的意思(三国成语故事:唾手可得)

/ 0评 / 0

唾手可得的意思(三国成语故事:唾手可得)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产生在姜维北伐期间,相干人物分离为姜维、张翼、夏侯霸、陈泰和邓艾。原文如下:

姜维大获全功,犒军已毕,便欲进兵攻打狄道城。张翼谏曰:“将军功劳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百思特网蛇添足也。”维曰:“不然。向者兵败,尚欲进取,纵横中原;今日洮水一战,魏人胆裂,吾料狄道唾手可得。汝勿自堕其志也。”张翼再三劝谏,维不从,遂勒兵来取狄道城。却说雍州征西将军陈泰,正欲起兵与王经报兵败之仇,忽兖州刺史邓艾引兵到……于是陈泰、邓艾,各引二万兵相继而进。

却说姜维围住狄道城,令兵八面攻之,连攻数日不下,心中愁闷,无计可施。是日傍晚时分,忽三五次流星马报说:“有两路兵来,旗上明书大字:一路是征西将军陈泰,一路是兖州刺史邓艾。”维大惊……乃留张翼攻城,命夏侯霸引兵迎陈泰。维自引兵来迎邓艾。行不到五里,忽然东南一声炮响,鼓角震地,火光冲天。维纵马看时,只见周围皆是魏兵旗帜。维大惊曰:“中邓艾之计矣!”遂传令教夏侯霸、张翼各弃狄道而退。于是蜀兵皆退于汉中。

依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姜维在洮水击溃曹魏雍州刺史王经七万兵力,随即下令攻打狄道城。张翼以为此战已取得重大战果,应当见好百思特网就收,停滞进攻。不过,张翼的这个建议被姜维谢绝,北伐大军随即向狄道城展开围攻。此时,曹魏征西将军陈泰和兖州刺史邓艾率军前来救济。邓艾采取疑兵之计,吓退了姜维。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姜维口中的“唾手可百思特网得”,意为向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方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后汉书•公孙瓒传》注引《九州春秋》中的“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

小说中提到的姜维此次北伐之战,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产生在蜀汉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据《三国志•后主传》载:“十八年春,姜维还成都。夏,复率诸军出狄道,与魏雍州刺史王经战于洮西,大破之。经退保狄道城,维却住钟题。”《三国志•姜维传》亦称:“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逝世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却住锺题。”从以上两段记录来看,在此战打响的前半段,姜维取得了一场从未有过的大胜,歼敌数万之众。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张翼劝阻姜维之语,也是小说作者依据真实的历史记录加工的。据《三国志•张翼传》载,姜维大破王经之后,盘算进军狄道,蜀汉名将张翼出言劝阻。张翼表现:“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不过,姜维对张翼的言论大为不满,执意动员进攻。成果不幸被张翼言中。经过鏖战,姜维不仅未能拿下狄道,反而损兵折将,不得不停止北伐退回汉中。

从当时的战局来看,张翼此言本来是一番好意。作为多年同僚,张翼深知姜维好大喜功的弱点,及时提出建议,为的是减少北伐大军的丧失。但姜维却以为张翼是对自己心存妒忌,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姜维从此对张翼怀恨在心,不但时常给张翼难看,而且每当有战事爆发便强令张翼追随左右,一心想着让张翼见识见识自己的能力和战绩。可令姜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张翼不但没有看到最后的成功,反而亲眼目睹了蜀汉帝国的消亡。在蜀汉消亡后,姜维因参与终于谋反被杀,张翼也逝世于乱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