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的资料(关于文成公主的历史记忆)

/ 0评 / 0

文成公主资料(关于文成公主的历史记忆)

唐代中央与边疆“交游”的历史背景

唐朝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决裂局面后,中国的统一又实现了。唐太宗初年,国内民族关系十分复杂。如何处理好边疆民族关系和边疆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新建立的大唐帝国面临的一个政治问题。

唐朝有很多相关的动作,其中我今天说的这个话题直接关系到始于唐朝贞观时期的亲昵行为。它自古就有,不是唐朝创造的。或许在座的各位都很熟悉汉朝“赵军出塞”的故事。然而,唐代亲和的历史背景与过去不同。唐朝的亲和背景是不断壮大的中原王朝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唐太宗被视为天可汗,所以当时周边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非常渴望通过亲密关系接近中央王朝。如果我们统计一下,自贞观时期以来,至少有8个边疆民族和大约20个亲公主参与了高宗皇帝和其他皇帝的亲皇运动。

大唐天竺制作的碑文(局部)资料照片。

其中主要的是初唐时期的亲昵行为,涉及与吐谷浑的一种亲昵行为和与吐蕃的另一种亲昵行为。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唐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继承了当时的政治格局。首先,吐谷浑来自西北。其实从隋朝开始,中原王朝就与之对抗。到了唐朝,它仍然是鲜卑人建立的一个主要的边境政权。所以唐朝建立后,首先吐谷浑向唐朝求亲昵。为了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西北主要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唐朝同意了这一要求。当时,红花公主嫁给了吐谷浑汗慕容诺博,衡阳公主嫁给了东突厥斯坦汗的儿子突厥斯坦纳舍尔。唐朝迎娶两位公主后,吐蕃也向唐朝提出了请求。因此,在唐太宗时期,友谊已经成为一种政治交往,也是和平友好的有利举措。唐代中央和边疆地区对此十分重视。

然而,吐蕃的求婚并不顺利。从史书记载来看,吐谷浑人从中作梗,这让吐蕃人很有活力。吐蕃崛起后,与吐谷浑的关系更加神秘。一方面,他们想互相竞争,但另一方面,他们都需要追求中央王朝的支持。因此,边境亲疏是特殊的,即吐谷浑与吐蕃的亲疏,成为初唐贞观时期最重要的事件。近年来,我们发现了与吐谷浑婚姻有关的红花公主墓,以及吐谷浑东移后与之相依附的相关墓葬。有一些重大发明。至于文成公主的婚姻,虽然吐蕃人曾一度遭受挫折,但吐蕃并没有放弃,继续向唐朝中央表达这种强烈的愿望,希望通过婚姻加强吐蕃这个青藏高原上新兴的统一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唐朝的亲和力与过去不同。它的亲和力是建立在强大的中央政府基础上的,唐朝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这样它在与其他民族打交道时才能有领先优势。基于此,吐谷浑、吐蕃在唐朝就向亲友求亲,唐朝是否允许也成为当时民族关系的温度计。

最后,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吐蕃实现了亲昵的要求。随后一幕文成公主的西藏历史被揭开。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教学系特聘教授、长江学者霍伟,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他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汉唐考古、西南考古、西藏考古、文物艺术史、中外文化交流、博物馆学等。发表论文近百篇,包括《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地区对外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考古新发明及其研究》等。

文成公主在文学上进入西藏

今天,我们可能都知道文成公主,但我们可能不清楚文成公主到底在西藏做了什么,或者她留下了多少考古文物让我们去检验。作为考古学家,我们和一般历史中的文学讨论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方面要浏览文献,以文献为线索和证据;但另一方面,我们要看真实的东西。所以,如果我在今天的讲座后面列举一些与这个时代或者传说有关的考古遗迹,分析文成公主的历史记忆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不一定是在一个时代。

那么什么是历史记忆呢?不完整的历史记忆等于真实的历史。当然,历史记忆可能包括真实历史、虚构历史、传奇历史甚至神话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启发。

先来看看文献记载中文成公主入藏和结婚的情况。当然,正史是我们最重视的材料。在正史特别是中国史书中,这些记载与主要记载相当,可信度很高。打个比方,王璞的《唐姚辉》中有一篇《何畈公主》,记载了文成公主的基本情况:

文成,宗室姑娘。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十五日封。送到吐蕃赞普农赞(松赞干布),奉江夏王命送去。赞美你的亲戚,欢迎你来到河源,见见国王,向你的女婿致敬。感叹大国的服饰礼仪之美,心情沮丧。对你的亲戚说:“我爷爷没有嫁给一个大国。今天,我要做大唐的公主,所以我们应该建一座城市来庆祝后代!”还是把酋长的孩子送去,请他们去国学学诗,学书,跟着学。

在这里,文成公主被称为宗室姑娘。当时有大量的边疆民族向唐朝求婚。他们不可能都把皇帝的亲生女儿视为亲妃,但他们不能降低规格,所以他们从唐朝宗室中寻找女性。例如,李世民在他的宗室里有很多公主和亲戚。在这一点上,边境民族也默许了,因为唐朝公主寻求这种名分很重要。至于公主的血缘关系,并不重要,它是一种政治象征,一种政治象征。文成公主在唐朝去了吐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641年。当时中原王朝还派使者江夏王到河源为她送行,吐蕃派了一支队伍去迎接她。从根本上,我们现在可以确定河源在青海,这也涉及到文成公主进藏的重要路线,那就是唐范古道——从长安出发,先过青海。一般我们认为这条线会经过藏北(今那曲),然后由东向西向南进入当时的吐蕃都城。当时,吐蕃已经从原来的雅砻江流域迁都。这段话的后半部分,是当时汉史家出于当时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而留下的记录。但我想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读到一点,那就是当时的松赞干布能够和这样一个文明程度很高的大国结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而且文献中提到松赞干布要建城庆祝这个事件。关于这个城市在哪里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他选择建城的地方就是今天拉萨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内有王法洞,学者推测该处应该是布达拉宫的早期建筑。布达拉宫延续至今,也与文成公主入藏密切相关。文学作品中最后一句的意义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全唐诗》、《全唐诗》等各种文献中看到,并且相辅相成。——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吐蕃对唐朝文化的诉求就没有停止过,所以把吐蕃的土司子弟送到长安,在唐朝求学,学习诗词书法礼仪,是吐蕃热爱中原文化的核心标志。

这不仅在唐姚辉有记载,在其他唐代文献中也有发现。《旧唐书》中的相关记载与唐中的记载相似,只是稍微详细一点。《旧唐书》前面类似唐姚辉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下面的话说:

公主讨厌她的脸,称赞她,让她的国家权力停止。她也放出了自己的毡毛,攻击万琪,逐渐渴望中国风。还是送土司贵族子弟吧,请去国学学诗学书,请中国文人背诵他们的表情。

也就是说,文成公主去了之后,不喜欢当地的面点习俗。松赞干布说既然你不喜欢,那我们就改改习俗,不吃面了。其实白居易在诗中说,自从赭面习俗从吐蕃传入中原后,中原妇女就相当喜欢吐蕃的“赭面”并加以创新。他们不仅在脸上画朱,还在脸上贴金银花饰品,成为一种时尚。但这是另一个话题。还有所谓的“释放毡毛”,意思是开始穿汉服,而不是毡毛。“汉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是唐代进口的丝绸,这些记载获得了考古证据。

正史记载的文成公主的成就非常有限。除了这两段,还有一件事: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唐朝派使臣来吊唁。

青达子宫遗址俯瞰信息图

除了中文的历史记载外,唐范盟纪念碑的藏文碑文中也有记载:

贞观年间,将文成公主嫁给赞普牙帐。

请注意,藏语的“吐蕃牙帐”和汉语的“不要建城”很可能在同一个地方。

在藏文文献的记载中,确实可以算是唐蕃时代。敦煌出土了一些藏文铭文和藏文文字。其中,伯希奥特带走的敦煌藏文书写卷PT.1288明确记载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表现:

赞孟文成公主在加尔东受到赞宋玉的欢迎来到吐蕃...六年后,赤松赞普圣亚与赞蒙文成公主同居三年。......到了羊年(683年)冬天,是祭祀臧蒙文成公主的一年。

从这个角度来看,关于文成公主入藏的汉藏文献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打个比方,故事是这样的:噶东赞(即鲁东赞)收文成公主为吐蕃使,嫁入西藏。之后,文成公主住在京城,大概跟着松赞干布,来到了他的帐下。后来我们研究发现,游牧民族的都城不是一成不变的,夏天和冬天是不一样的。那么文成公主到底住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在文献中有线索,但没有经过考古的仔细验证。这段话还提到文成公主死后有祭祀,文中的赞梦是指吐蕃君主的妻子。

我们看到文献记载中提到了鲁东赞的名字,他是来欢迎文成公主的。在西藏史书中,这个人受到高度赞扬,尤其是他的聪明才智,这首先体现在他对文成公主的欢迎上。后来,一本名为《mkas-pavi-dgav-ston》的藏文名著记录了一个在藏民中广泛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鲁东赞在唐婷的婚宴,唐太宗给他出了一道题,考验他的智慧。唐太宗有七个问题,有的叫七难,有的叫十难,都是民间传说。第一个问题是给他100只羊和100磅酒(吐蕃的计量单位)。这些东西都要一天吃完,羊皮要晒黑,房子要打扫干净。第二个问题是有一个大珠子,像一个小盾牌,上面有两个洞,一个在中间,一个在侧面。如何用丝绸穿过玉的洞?我们需要知道,在今天的制造技术中,翻玉是一个难题。顺便说一下,我们在考古发明中见过这种带转折孔的玉,但在这种玉上交叉丝绸是相当困难的。拼图中还有100只母鸡、100只小鸡、100只母马和100只小马驹。如何识别他们之间的母子关系?切好的木头有100块,要辨别谁是木头的根,谁是木头的尖。唐太宗用这些封号为难使者,说谁想出办法谁就娶公主。只有鲁东赞想出了一个办法,一个一个的回答题目,所以剩下的故事我就不赘述了。这个故事在藏族人中广为流传。其实我最想说的是,卢东赞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松赞干布死后,鲁东赞父子在为吐谷浑而战、控制吐蕃国家大事的时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旧唐书》记载:鲁东赞迎文成公主:

永徽元年(650年),农赞去世。皇帝为此哀悼,并派右将军武侯在朝廷举行追悼仪式。......太宗初许降文成公主,赞普令鲁东赞迎之,召杖而去。唐太宗送了他一份礼物,和所有的粉丝都不一样。

这一史料非常重要,不仅显示了唐太宗与唐高宗高宗、吐蕃之间密切的政治交流,也明确了唐太宗是在这个时代前来迎接文成公主的。鲁赞的聪明和智慧没有讲出中国文学中的那些传说和故事,也就是说,他在和唐太宗对答时,表达得非常恰当,所以唐太宗对他评价很高。这也解释了这个人一定是吐蕃时代的精英人物。后来,鲁东赞在主持吐蕃国家大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先来说说新疆出土的古代藏文文献中关于文成公主入藏的记载:

赞普娶了唐高宗的女儿明妃...官员和贵族、妇女和以上官员...会见吴文庆公主,双方互致问候...并赠送了各种礼物。后来,吴孟琴公主在德邦裕的家中安顿下来。从那以后,我定居在彭约都,措...

目前,学界对文书记载中涉及的时间判断仍有争议。不过,文中提到的“文成公主”是文成公主,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这个记录有些不同。文成公主的居住地比较丰富,但是里面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今天就不展开了。

藏南藏王墓中的松赞干布陵资料图

温公主在西藏活动的相关记载

文公主入藏后,带来了唐与范更加和平、友好、稳定的新型关系,在历史上吐蕃与唐朝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给你举个例子。文成公主入藏后,在中印交通路线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季羡林先生在《玄奘与校注序》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中印交通路线方面,自唐初以来,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陆路还有一条路,就是经过西藏和尼泊尔去印度。过去很少有人走这条路。初唐易经时期,走这条路的僧人较多,主要是政治原因。文成公主嫁到西藏,一方面把中国大陆文化带到了西藏,增进了中国和西藏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了解。另一方面也为僧侣在印度留学创造了条件。......唐初中印交通的另一个特点,走西藏和尼泊尔的路线,在《大唐西域佛教高僧传》中有足够的例证可以解释。

这条从西藏和尼泊尔到印度的路线在过去就已经存在,吐蕃人最早应用了这条路线。但作为国际通道,在吐蕃开发了这条路线,文成公主进藏后,中原王朝开始通过吐蕃政权,特别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这条路线进行拓展和充分运用,最终成为一条主要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新的通道。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大唐西域佛教高僧传》中有足够的例证可以说明。经这条古番尼路赴印度求法的僧人有11位,其中有赵璇、道西,其中赵璇两次途经吐蕃,涉及文成公主。据《大唐西域僧人传》记载:

途经李肃(即苏特),见货,远渡沪江,至图凡国。孟文成公主被发配到北方天空,逐渐移居到兰兰多。四年后,她受到国王的高度重视,留下来支持她。......后来因为唐朝的原因,王玄策回到了家乡,表明自己言出必行,于是被下了一道诏书,关注西天,追着神秘的照片进京。国王派来的鲁尼坡·罗国被派到图凡,又一次见到了文成公主,受到了极大的礼遇,被送到了唐朝。于是我去了西非,去了东夏。九月辞,正月再去洛阳,五月间千里行。

这份材料意味着赵璇曾两次得到文成公主的资助。罩轩的经历是最具代表性的。同时,走这条路线的其他僧人和使臣应该是文成公主赞助的。比如王玄策,作为与唐玄奘同时代的人,他最大的成就是用这种方式三四次到达方尼边疆,并在西藏格隆寺这个地方留下了自己的碑文,就是著名的大唐田朱勇明。

文公主到达吐蕃后,她和松赞干布保证了中原与吐蕃之间的交通畅通,同时也保证了中原有一条通往国际通道的新路线。根据我的研究,这条路线在唐末曾经关闭,在宋代重新开放。后来,它也被用于元,明,清三代。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唐范文化的交流也进入了一个繁荣期。这个时代的唐范和唐范的关系相当和蔼可亲。除了唐高宗赐予的各种礼物和松赞干布作为贡品赠送给唐朝的各种金银器外,还有其他中原流传下来的东西。我认为这个时代有几个值得注意的事件。第一个是造纸术。吐蕃在接受唐朝造纸术后很可能将其传到了南亚,吐蕃成为了文化传播非常重要的中转站。第二个是季羡林先生过去讨论的“石蜜”,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制糖技术。此技艺为王玄策带回,唐代僧人编撰的《法朱元林》中有记载。王玄策通过吐蕃这个新的技术资源网络,在中印之间来回奔波。吐蕃大概是一个中转站。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赞助吐蕃王朝在边疆实现了飞跃。吐蕃王朝的兴盛离不开与唐朝的密切文化交流。

当然,历史上唐朝和吐蕃之间也有过很多战役,有时是战时,有时是和平时期。个人认为,文成公主入藏初期,她和松赞干布应该是幸福完整的,但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经历了唐与范长期争斗的岁月。在这样的情况下,文成公主的处境可想而知。她不仅要维持两兄弟之间的传统友谊,还要面对政治格局变化带来的种种生灵涂炭。她的贡献给中国和西藏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例如,在今天的四川、青海和西藏东部的边境地区,考古学家发明了一批吐蕃时期的佛教造像。虽然可以明确判断这些雕像的年代为公元9世纪初,比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晚了一百多年,但当地藏民仍认为是文成公主进藏时所刻,有的甚至直接称之为“文成公主庙”。如今,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雕像,有反映文成公主入藏和大昭寺修建的壁画,都是文成公主留下的历史记忆。

文公主的最终归宿

在西藏从事考古这么多年,一直想找到文成公主的最终归宿。关于这个问题,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来看看松赞干布的墓地。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因为儿子的英年早逝,松赞干布的孙子龚赞继位。赞干布死后,他的命运相当明朗。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松赞干布陵墓是今天西藏自治区山南琼结县的藏族王陵。文成公主于公元641年入藏,与松赞干布同居约三年。她死于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在西藏生活了近40年。关于文成公主的死因,藏文文献中有不同的说法,很多都说她死于天花等恶性感染。关于她死后的定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应该单独下葬,因为当时吐蕃有一个习俗,生病的人被认为是不洁的,不能葬在祖坟里。但也有文献记载,文成公主的葬礼是个例外,最终与松赞干布合葬。据说她和尼波的尺尊公主葬在一起。这些都是后来藏族史书或民间传说中的俗语。我们在中国史料中找不到可靠的证据。然而,在吐蕃时代的历史文献中,只有对文成公主顶礼膜拜的记载,而只是没有埋葬地点的记载。

那么文成公主的最终归宿在哪里呢?有两种可能。根据西藏史书的记载,提到了两个地方,一个是琼街藏王陵,另一个是藏王陵对面的青瓦达孜。几年前,我和四川大学考古队一起,在藏王陵做文物的掩护,对这两个地方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考察。目前藏墓墓葬的围封还没有完全保存下来,但仍可以看出其围封形式与唐墓非常接近。对了,这几年我们在藏陵工作的时候,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在陵墓周围有一个陵园墙,和唐陵一样。墓园内还有石碑和石狮,也体现出类似唐陵的制度特征。

那么文成公主有没有可能一起葬在松赞干布陵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松赞干布的陵墓在他去世多年后,有没有可能重新开放,让他们葬在一起?从实际出发,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小。首先,在检查了这些坟墓后,我们没有看到任何重新开放的迹象。第二,当时吐蕃的葬俗中确实有对感染者的限制。

第二种可能在青瓦达孜,藏陵河对面的那座山。这座山上有非常显著的遗址,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山脊上有宫殿遗址,中间腰部有一个用夯土夯成的堡垒状遗址。它和砖建筑之间有一种考古学上的重叠关系。这个要塞遗址的围墙,无论从土质、夯法、层次感,还是里面的杂质,都和对面的藏陵非常接近。所以我一直在想,是只有一个城堡还是另一个坟墓?假设有墓,与藏王墓分开葬的情况也意味着是专门为特殊死者建造的墓。根据当地的民间传说,这个地方被称为金城公主墓,据说后来亲金城公主被葬在青瓦达孜,这在西藏史书中有记载。

那么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这个圈地到底是城市的遗址还是古墓的遗址?或者说是城与墓之间有一个转化,在前期,墓的后面变成了城,还是一开始就有城堡和墓?到目前为止,这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根据敦煌吐蕃文献记载,青瓦台技术资源网大齐是吐蕃人的早期行宫,后来迁到拉萨。为什么后来又回到这里建祖坟?就是考虑到这是他们祖先的城堡。如果是这样的思维方式,青瓦台子会有墓葬吗?这是另一个问题。

当然,考古的可能性和不可能都存在。近年来,我们发明了一些古老的、对公主友好的历史遗迹。比如在甘肃清嘴喇嘛湾,就发明了红花公主墓志铭。唐太宗的女儿红花公主嫁给了吐谷浑的可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最近又有一项重大考古发明,那就是刚刚公布的青海都兰热水2018年1号墓。从出土的印章来看,这是吐谷浑王(阿钗王)嫁给吐蕃,与吐蕃结为“侄女叔叔”的墓。有了这些重大发明,或许在未来,随着考古发明的不断进步,我们也会发现文成公主最后的踪迹。

综上所述,在我们对文成公主的历史记忆中,保存着许多汉藏民族共同的文化背景。这些文化背景是任何方法都抹不去的深厚历史记忆。今天,我们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历史、文成公主和吐蕃历史,我认为这一点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唐与范的关系,以及中华民族如何形成统一的共同体意识,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