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书店(深圳二手书店老板坚守20载 )

/ 0评 / 0

二手书店(深圳二手书店老板坚守20年)

他在深圳经营一家旧书店已经20年了。从鼎盛时期的四家店,到现在的只有一家店,刘金龙依然在那堆旧报纸中坚守着。

今年50岁的刘金龙在他的旧书店里呆了20年。这家被称为深圳最早最大的二手书店,只是蛇口南水村一个不起眼的小店。为了节省租金,刘金龙还把铺面分成了8平米,租给了卖彩票的老艾。这么多人在南水村住了很久,却不知道这个技术资源网的老书店的存在。

24年,他在工地打工,在夜市摆摊。

湖南人刘金龙高考失利后,在家乡烧窑搬砖。1994年,他和姐夫来到深圳工作。起初,他在龙岗的一个建筑工地做苦力。“我当时不知道原来的‘厘米’是‘厘米’,我总是因为工作不好被工头骂。”老刘说当时没钱,买不起高质量的鞋子。他在工地上穿了几块钱一双的胶鞋,地上全是钉子。有一次指甲扎破脚底,血流如注,他试图用手捂住伤口,没有去医院。血止住了,工头催促他继续工作。

(书店的走廊里全是外国文件)

在工地上,老刘利用业余时间看书,他梦想在深圳创造自己的世界。“在建筑工地工作没有前途。我喜欢读书,我想我有一些想法,我不想被安排做这做那。”于是,1997年,老刘辞职,和亲戚一起在蛇口开了一家科技资源网店。他捐钱,他的亲戚传授技术。没想到,我已经几个月没工作了。因为意见不合,我的亲戚都走了。理发店开不了,但是店是租的。老刘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去买了一套金庸全集,转而做起了租书的生意。这就是“洋家”老书店的前身。

但是租书的微薄收入还是让人难以相信,于是老刘从店里退休,拉下脸,去夜市摆摊卖旧书。他的一个老同学从湖南老家带来了两袋蛇皮旧书,他们合伙摆摊卖旧书。从1998年到2001年,在同学、妻子和一些亲戚朋友的参与下,老刘的书摊越做越大,在夜市上红了起来,每天背着1000多公斤的书卖。

到2001年,深圳夜市的流动摊点已被拆除,城管检查更加严格,不允许随意摆摊设点。老刘租了这家店,“洋家”的旧书店已经开了。这么多年,摊位积累了人气,老刘在深圳二手书市也有点名气。他说,书店在2006年达到顶峰,当时他开了四家实体店,有四五名员工。周末在南水村的店里,多达50人来看书买书。书店二楼几乎被旧外文文献占据,语种有英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我这里有大量的外文图书,语种也很多,这在全国各地的老书店都很少见。”老刘自豪地说。

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我们依然面临生存困境。

(老刘工作台)

如果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老刘的生活应该很滋润:守着自己喜欢的书,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赚钱养家,这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职业。然而,2006年后,商业形势急转直下。老刘发现,和以前相比,把书店业务形容为“技术资源的悬崖”并不夸张,更不用说来买书的人很少,即使在这里闲逛的人也不多。近年来,老刘的四家店只有一家店。“现在生意不好,一周内50个人都不会来店里买书。”

除了书店,还有老刘家。老婆一直不理解老刘逆势而上,想把老书店做大做强的幻想想法,终于在三年前和他分道扬镳。门被冷落,一家人散了,遭受双重打击的老刘也没想过退走。他辞掉所有的员工,独自在蛇口店和坂田仓库工作,照顾五六万本书。书店的收入只够维持房租,所以租不起,就住在店里。白天在店内打理书籍和店铺事务,接受线上订单,招待线上线下的顾客,努力做读书会的各种运动,晚上一个人睡在旧报纸堆里的沙发上和几万本旧书聊天。一周有几个晚上,他会坐11点的公交车去坂田仓库检查整理分类。"他到达仓库时已经是凌晨了。"

当被问及是什么让他坚持下去时,老刘讲了一个故事:几年前,有一个河南独臂人来书店找《唐人故事》等四本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旧书,当场为他找到了两本,另外两本是从网上找来的,寄回给顾客。“这就是保持旧书店开放的意义。它就像一个被大社会遗忘的孤岛,但总有一小群人依附于它,生活在这里。”

老刘说,以前是为了好玩,为了生存,现在却背着这个书店,似乎肩上多了一点义务——“每隔一段时间,书友们就会过来看看我还在不在,看看书店还在不在,好像我是他们的能量支柱。”正是这些三三两两的顾客给了他巨大的动力。他不时在二楼开个小书友会。每次都有十几个书友从深圳各个角落赶来,在那堆旧书堆里聊天谈心。

以后,老刘说他会继续坚守书店。“人在,志在,书在,店在”,这听起来有点悲壮,但却是老刘一辈子待在书店的心愿。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书店似乎一直处于夕阳的余晖中。幸运的是,还是有人愿意守护这一亩地,继续培育种子供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