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的歇后语(历史上三国人物歇后语!)

/ 0评 / 0

历史人物的歇后语(三国历史人物的歇后语!)

最近有个朋友写了一本书,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恶人传,流传甚广,是中国民族腐败的源头,造成了中国人的丑恶。看完《三国演义》才知道,曹操的奸诈,刘备的阴险,孙权的狡诈,周瑜的别有用心,诸葛亮的阴谋,司马懿的奸诈妄想症,最后,我满心都是坏事,心怀歹意,奸计诡计,让中国的政局变得奸诈多变,左手翻云,右手下雨,视若无睹。看完《水浒传》,了解了流氓强盗的心理。打着做好事的幌子,鼓动工农翻身,抢房子,咄咄逼人,冷酷无情,杀人如麻,伤害无辜。拳打关西镇,把血洒元阳府,处处血洗江州城,视人命如草芥,无天良生之德。他说,最好不要读这样的“糟粕”,而要读中国古典小说和《红楼梦》中寻求玄幻世界的“精华”,这样才能净化中国人的心灵,促进内心的美好事业。

其实历代很多道教老师都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认为小说戏曲在民间催人奋进,不是“偷”就是“淫荡”,有很大的治安隐患,应该禁止。但是古代人的视野比较狭窄,缺乏朋友们所强调的现代性,缺乏西方文化启蒙后的情欲解放观念。重要的攻击目的是《水浒传》和《红楼梦》,说《水浒传》是贼,《红楼梦》是淫。根据王锐编著的元明清禁书小说戏曲史料、孙殿起的《清代禁书识记》和丁的《清代禁剧史料编年史》,你会发现,传统社会从来不认为《三国演义》是腐败的根源,是统治阶级传播封建遗毒的“源头活水”。要禁绝,只有《西厢记》、《牡丹亭》、《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禁绝,《三国演义》也没办法。所以,在对朋友有了全球视野之后,我非常确信自己有一个好眼力,看透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点。

然而,无论是在传统还是现代的中国社会,从过去的封建意识到21世纪的后现代想象,在普通人眼中,刘桃园三愿的象征意义是奇妙的友谊和生死之交。刘备、关羽、张飞在人们心目中一般都是正面形象,没有任何负面联想。至于诸葛亮,是一个被历代称赞的完美人格。是智慧和忠诚的结晶,是“尽力而为,死而复生”的典范。杜甫的诗中感叹他“未出道即逝,英雄眼中满是泪水”,但在参观武侯祠后,他给了他一个历史定位:“诸葛之威盖世,宗臣之画像拔高。然而他的意志,在三国交战中,是一根永恒的羽毛。伊尹、吕上难分伯仲,不可同日而语,指挥的军事行动沉着冷静,让萧何防住了曹参。他虽知汉室无望,却一心求之,舍生取义。”这也是出现在中国传统小说戏曲舞台上的诸葛亮。他摇着鹅毛扇,风流倜傥,指引江山,赢得千里之外的胜利,让不懂现代民主的普通人信服。

我收集了全国各地的歇后语,希望能一窥普通人日常思维的脉络,看看他们是如何通过戏谑巧妙的语言游戏应用来对待历史人物的。他们可能把历史真实与小说、戏曲的虚构混为一谈,但这些人物是他们职业意识和日常思考比较的历史经验中极其真实的部分。关于三国人物,刘、关、张、诸葛亮是歇后语中最常见的人物。下面我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大家看看。先看看刘备:

刘备编织草鞋:这条技术资源网线。

刘备卖草鞋:软货不硬。

刘备的江山:哭,越哭越稳。

刘备的婚姻,刘备的婚姻:弄假成真。

向刘备借荆州:借而不还,借而不还。

刘备:拜托,诸葛亮。

刘备抛出一个阿斗:赢得人心,赢得人心。

纵观关羽,称呼有多样化的趋势,包括直接称呼、敬称和绰号。故有关羽与关云长、关公与王官、关夫子与关老爷、关二爷之称。但是,没有人逾越,敢叫他二胎:

王官卖豆腐,王官卖豆腐:人硬货软,人强货软。

关大师放屁:我不知道怎么脸红。

颈部肉瘤:脸红脖子粗。

公共场合流鼻血:又红又红。

关战李悝jy:大胆。

关战秦琼:混乱的时候从哪里开始,受不了?

大众经营店:正品。

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在关帝庙前耍大刀:不知道自己有多丑。

关玩大刀:他的专长。

离开麦城:死亡迫在眉睫,离死亡不远。

关大师参加会议:开门见山。

关云长说《三国志》:只说“五关”、“六将”,不要说“麦城”。

说到张飞,有很多特别的歇后语,经常拿来取乐。好的技术资源网认为张飞比较呆,开玩笑也没关系,这样不会得罪张翼德,手工制作的八蛇矛:

作为女生的张飞:我不这么认为。

张飞唱歌,张飞唱戏:粗暴。

吃张飞的体重:待定。

张飞吃豆腐:不麻烦。

张飞穿针引线:粗与细,盯着对方的眼睛,强与无用。

张飞胡子:胡茬。

张飞缠足:难上。

张飞吐槽:阿谀奉承(需要)。

张飞举杯:胡(锅)来了。

张飞开店:鬼不上门。

张飞开酒店:没人敢上门。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刺猬:人用硬货粘手。

张飞卖豆腐:黑白、硬货、软货。

张飞卖锤子:人和货都硬。

张飞卖锣鼓:人硬货响。

张飞卖针:粗而精,强人强货绑手。

张飞骑虎难下:壮士壮马。

对待张飞:我不敢去。

张飞讨债:谁敢不给?

张飞:刺绣:太厚了,不好看。

张飞vs李悝jy:黑vs黑。

对比刘,我们可以看出,在民间印象中,桃园结义的三兄弟性格迥异。刘备卖草鞋是“软货不硬”,关键是强调他脆弱的个性。关公和张飞卖豆腐,都是“壮士软货”,凸显了他们强悍的技术资源网络。说到关公和张飞的区别,就突出了一红一黑。于是,不尊重的“关老爷放屁”“关公脖子长肉瘤”“关公流鼻血”等比喻就出现了。至于张飞的黑,那是理所应当的。不仅与白豆腐搭配,还出现了“黑白”歇后语。他们也被用来和《水浒传》中的黑人李悝·jy比较。

有趣的是,在刘的歇后语中,有一些不礼貌但神韵的隐喻,这表明人民的智慧来自不时。和钱钟书先生一样,只在乎嘴,不在乎仪态。比如刘备的江山,刘备的征婚,刘备借荆州,刘备的相斗,不仅一针见血,还割喉。说起关公,他一点也不避讳,敢于调侃,说了“关公去麦城”“关云长说三国”之类的话。对于张飞来说,没有什么好回避的。你不仅把他比作一个女孩(打扮成女孩,唱歌,穿针,缠足,刺绣)来突出他粗犷的个性,还形容他凶残(敬酒,开店,骑虎难下,邀客,讨债),行事莽撞。

看来三国时聪明绝顶的诸葛亮、周瑜并不太重视,反而强调骗术和奸计。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有很多,比如“诸葛亮唱空万不得已”、“诸葛亮借东风:运筹帷幄”、“诸葛亮六下祁山:不劳而获”,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就像三村冬晒书生的笔迹,毫无泥巴味。只有几个相关的歇后语,很有趣,和普通人说的很相似,比如:

诸葛亮迷:永远不要离开你的手。

诸葛亮掉进井里:无能为力,英雄无用武之地。

诸葛亮叫周瑜:假,假慈悲。

诸葛亮向周瑜致敬:装模作样。

诸葛亮舌战儒家:一口全。

诸葛亮皱起眉头:我在算计。

当然,最流行的与周瑜有关的歇后语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战,一个愿受。”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谐音转折的应用:“周瑜招手(或招手):杜杜(省长)打来的。”我要来看三国戏,看周瑜在舞台上的表演,挥挥衣袖,开始唱歌,唱出尖厉的,高亢的少年尾巴的歌声,就像唢呐一样,所有人都在大声尖叫。类似的情况还有《诸葛亮的扇子:永不离手》,这也是剧中诸葛亮出场的永恒舞台形象。也可视为歇后语中的郁亮情结,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