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的钟声(苏州枫桥的钟声)

/ 0评 / 0

枫桥钟(苏州枫桥钟)

天啊,你和我,如何重复昨天的故事,这张旧船票能登上你的客船吗?"

曾经风靡一时的歌曲《涛声依旧》,让许多中老年人的怀旧思绪,听起来像海浪拍岸,敲响了不眠之夜的回忆。这首歌的歌词充满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元素,既有唐诗《枫桥夜泊》的意境,也有现代词曲作者的乡愁。它总是让我想起依然涛声依旧的太湖和乔峰旁边的寒山寺。歌词里的“客船”好像停在江南某处。

枫桥的钟声(苏州枫桥的钟声)

“霜夜,江枫渔火眠。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唐诗,以空的意境传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路历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让苏州寒山寺成为一座名刹,被无数佛门弟子奉为圣地。据日本学者考证,早在日本南北朝时期,枫桥附近就流行一种夜泊,当时的知识分子都喜欢。元代《枫桥畔夜泊》被收入三体诗,由来华访问的日本文僧中山带回日本,对巫山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并由此在日本广泛流传。在日本江户时代,唐风开始流行,枫桥附近的夜泊也越来越受到日本人的欢迎。到了清末,连日本的孩子都熟悉这首诗了。目前《枫桥附近的夜泊》已经作为日本学生的必读作品之一被列入日本中学教科书,可见这首诗在日本的影响力。由于受到日本“枫桥夜泊”的影响,日本游客对寒山寺着迷,很多人特地来苏州瞻仰心中的圣地。

我曾多次陪同外宾参观苏州郊外的寒山寺,对1990年元旦前夕陪同日本客人参观寒山寺的情景印象特别深刻。

到上海后,几位日本软件专家表示:希望周末工作之余去苏州寒山寺看看,因为他们在中学课本上学习了中国唐诗《枫桥夜泊》,现在还能用日语背诵这首诗。没想到,这些“科技人”这么珍惜中国古诗!所以,导游命令我做翻译,陪这些客人去苏州。那时候没有高铁,我们从上海坐快车到南京到苏州。软座后备箱里,这些年约40岁的日本专家不禁喜出望外,一遍又一遍地用日语背诵《枫桥附近的夜泊》。

这是经典之作。枫桥附近的夜泊不仅在中国流行,在日本也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唐朝有七绝,也有很多佳作。为什么这是传日的必经之路,而的妇孺几乎都直诵它呢?在成千上万首中国诗歌中,为什么只有《枫桥夜泊》在日本广泛流传?关于这个问题,我问了几位日本客人,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枫桥附近的一个夜泊的意境,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意境。接着又吵吵闹闹地解释:中学语文课上,他们的老师都深情地说:“情景交融是《枫桥夜泊》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枫桥的钟声(苏州枫桥的钟声)

在《枫桥夜泊》中,张继描绘了天空中的残月、乌鸦悲伤地啼叫、寒夜的霜天、江峰的渔火、孤舟的乘客等天气。,把游子的心事烘染透了,透露出淡淡的孤独感和漂泊感。这种含蓄朦胧的美,就是日本人看重的审美趣味。这些日本客人年轻时受到中国古典诗词和日本文化的影响。他们认为枫桥附近的夜泊中的28个字似乎也描述了日本的自然天气,每个字都可以是一幅画。人到中年,经常出差,漂泊海外,感受“夜深人静”“夕阳西下”的孤独,体会秋冬“江枫渔火愁眠”的感觉。尤其是来到那首名诗《中国天生科技资源网》写的地方,仿佛看到了“枫桥”之前那座长满枫叶的古桥。没见过寒山寺,听过寒山钟声。正是这首诗中的旅途情感,给游子蒙上了一缕忧郁,而这种忧郁代表了日本文化中的那种感伤、隐逸、孤独的潜意识,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缠绵情怀,产生了心理上的游子之思。这种普通人对诗歌的理解、共识和感悟,通过吟诵代代相传,早已嵌入日本文学和文化的精髓,所以日本民众对这首唐诗评价极高。好诗真的是没有国界的。

那一天,我们去了苏州寒山寺,正好过年了。寒山寺因枫桥附近的一个夜泊而闻名于日本。之前对日本人为什么喜欢枫桥附近的夜泊,寒山寺为什么在日本流行缺乏深入了解。但之后,我开始注意学习这些信息。多年以后,我看到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份研究材料,里面介绍了以下情况。

《枫桥夜泊》中提到的“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是指南朝时期修建的位于苏州的寒山寺。相传寒山寺之所以取“寒山”二字,是因为诗人和尚寒山曾在此居住。寒山爱在山林石壁间写诗,流传至今的诗有300多首,全部收入《寒山子诗集》。寒山的诗在东方传到日本的时候,是日本镰仓时代末期。当前局势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寒山诗中的无常思想和隐逸情怀,与当时日本文人逃避残酷现实、摆脱能量的愿望不谋而合。寒山诗中山野热爱自然、隐居的奇幻境界也让日本文人艳羡不已。寒山诗和《枫桥夜泊》在日本广为流传和认可,同时寒山寺的说法也得到广泛宣传。

清代苏州著名诗人叶燮曾感慨道:“唐代的《月落啼啼》诗,除了之外,人人都是孩子。有庙之兴亡,无诗之兴亡,以诗知寒山。”现实中,寒山寺可能会因朝代更替而经历沉浮,但《枫桥畔一夜泊》这首诗,却能在后世子孙的口中跨空流传,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正如所谓“诗不升反降”。提起枫桥夜泊,人们会想到寒山寺的美景和诗中的高僧寒山,找到传说的人都会向往这座名寺。日本人甚至仿照苏州寒山寺,在东京郊外的梅清山上修建了一座寺庙,又名“寒山寺”,并在附近的小溪上架起了一座“枫桥”,以恢复人们对寒山寺的美好遐想。《枫桥夜泊》这首诗,因其奇特的魅力,不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也使姑苏外的寒山寺以其古刹闻名于中日。

日本人信佛,当天到了寒山寺,看到黄墙黑瓦的寺墙,立刻肃然起敬。我们的主人是楚光的长辈,他当时负责寺庙。这位70岁的老人曾去过日本,并与日本佛教学者交流过。楚光老人拿出了他在日本时拍的照片,赢得了日本客人的赞赏。然后,长辈的徒弟们铺纸研墨,长辈们为日本客人题字书法条幅。最后,楚光长老给我写了一面锦旗,四个大字:“寒山钟”,落款是“武庚冬月苏州寒山寺70岁老人楚光”。当时家里唯一的一幅书法真迹是寒山寺长老赠送的书法条幅,是技术资源网挂在客厅墙上的。

年底,临近元旦时,老楚光邀请我们去敲钟。除夕夜,成群的朝拜者会踏上山门,迎接新年的“午夜钟声”会在姑苏城外彻夜敲响。我们来到寒山寺钟楼,在人群到来之前,我们推着撞钟的木桩,敲钟提前迎接新年。“咚——咚——咚”,古朴淳朴的古寺钟声响彻寺内外,诠释了前辈楚光笔下“寒山钟”的意境。

在枫桥附近的一个夜泊里,寒山寺的钟声传递着空一种孤独、辽阔、寒冷的忧郁。诗中的钟声不是可感的听觉体验,而是诗所营造的孤独感伤的审美意境。先听钟声再看寺庙。钟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寒山寺神秘而偏僻。现实中,寒山寺的新年钟声不仅传达了古诗词的意境,也在元旦来临之际带来了快乐。它唤起了远道而来的日本客人的思乡之情和团聚之情,提醒他们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是海外旅行者回国的时候了。

走出寒山寺,日本客人在寻找“乔峰”。当地导游告诉他们,唐朝的乔峰已经不在了。在张继写诗的时候,这个地区还是非常荒凉的。离寒山寺不远的地方全是“枫桥”。夜晚,江风中传来涛声,远近都能听到寺庙的钟声。停泊在“枫桥”旁的客船,伴随着“月落鸦啸”在静谧而深远的夜色中。现在,这风景看不见了。日本客人都很惋惜,他们不愿意离开这里,于是赶到太湖去听“江枫渔火”的声音。一首穿越技术资源网的唐诗《枫桥畔夜泊》,创作了90年代的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可以说:诗,诗,有诗的地方就有歌。

十年后,2000年5月,我再次来到寒山寺拜见楚光长老,但寺里的和尚告诉我,他老人家已经退休,离开寒山寺了。

“月落总有千年风霜,涛声依旧。我看不到原来的夜晚,今天的你和我。我怎么能重复昨天的故事?这张旧船票能登上你的客船吗?”

哦,涛声依旧,故人难见。(訾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