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辩论赛(1993年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赛)

/ 0评 / 0

大学生辩论赛(新加坡国际大学生辩论赛,1993年)高三最后两次模仿测试都是根据给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草稿作为论据。为了让同学们亲身感受辩论赛稿的特点,我让全体同学观看了1993年新加坡国际大学生辩论赛。和这群十七八岁的孩子一起,我重温了史上最强辩论赛。

辩论赛在复旦大学和台大之间举行。台大赞成,认为人性本善。复旦是反方,持人性本恶的观点。

正反双方都扩大了队伍,争论本身也是一个讨论了几千年没有结果的哲学问题。这的确是一场丰富多彩的辩论赛。双方外行未必能对辩论技巧做出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双方辩手展现出的青春风采和渊博学识令人惊叹。

台大第一场辩论吴,高屋建瓴地引用康德、孟子、佛教建立的“行善是基础,作恶是果实”的哲学理论,获得先机。复旦反方认为,江枫保留了“人性本恶,学善者虚妄”的论点,深刻剖析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用词精炼、有序、有力。

大专辩论赛(1993年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赛)复旦为蒋丰辩解。

台大二辩蔡忠达以西瓜子为例进行论证。比如说很恰当,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进一步深化他的观点。复旦二辩吉翔技术资源网有基本的正面二辩风暴经验,博采众长真的很机智,从荀子、犹太教到天龙八部。

台大大三辩手徐金龙做了一个转折,很有新意,但是没有充分展示出来。复旦大学大三辩手严嘉抓住异军突起的机会,恰当地引用了达尔文、弗洛伊德等圣贤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在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在网络短期技术资源上的联手,此起彼伏,势均力敌,高潮迭起。

在结论阶段,台大针对王信的四项论点是正当且具有攻击性的。反驳复旦四辩的蒋昌建,口若悬河,行云流水,结论不留空隙,圆而不滑。

经过激烈的赤膊上阵,复旦大学反方最终胜出,其中第四名辩手蒋昌建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大专辩论赛(1993年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赛)复旦对蒋昌建的四点反驳

教室里,同学们欣喜若狂,充满了自豪、掌声和欢呼声。这些通常傲慢的青少年完全被辩手的举止驯服了。

90年代,互联网刚刚起步,电脑基本局限于实验室讨论,智能手机还没有出现。这些90年代的大学精英,在接触有限的情况下,获得了如此博大精深的知识。

我查阅了复旦大学队的准备训练资料。那年为了夺冠,他们每天都要训练十几个小时。在100多天的强化训练中,他们精读或泛读了200或300本各种书籍,还听了各种领域的课程。几乎每隔一天,复旦大学最优秀的教授就给他们上各个领域的课。每天晚上,都会有一场正式的比赛,其中有100多个头衔在进行辩论。辩手被训练成平时说话咄咄逼人。

正是这种努力,才让复旦辩手有了出彩、一丝不苟、不攻自破的风度和自负。

历届国际大学生辩论赛都突出了当代大学生的天赋和所在学校的技术资源网络,而其中最出彩最耀眼的无疑是1993年的复旦大学队。他们向我们展示了青春最美的一面。

辩论也让这些辩手名声大噪。蒋丰直奔央视,实现了当主持人的妄想。

大专辩论赛(1993年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赛)主持人蒋丰

蒋昌建留在了母校,后来兼职做央视《最大大脑》的主持人。吉翔在美国学习,严嘉在香港发展。

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上进的人。虽然他们的青春已经逝去,但他们杰出的人生仍将继续。

大专辩论赛(1993年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赛)

作为初三语文老师,我会实时记录教学工作中的趣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