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传统中秋习俗

/ 0评 / 0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月圆的中秋,大多数家庭,老老少少都会吃月饼,赏月。除了吃月饼,赏月外,中国民间中秋节传统习俗还有哪些?

1吃月饼

据《罗钟志》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觉得很好吃,所以他命令御厨在红绫包月饼,奖励给新学者。这可能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录。到了宋代,月饼被称为“荷叶”、“金花”、“芙蓉花”等,制作方法更加精细。诗人苏东坡在一首诗中赞道:“小饼如嚼月,内有薯片饼。”酥是酥,糯米是糖。它的味道是甜的,脆的,香的,美的。

欣赏月亮

赏月来自于向月亮献祭,严肃的献祭变成了轻松的快乐。民间中秋活动始于魏晋,但并未成为习俗。在唐代,中秋节赏月和赏月相当流行,诗人的许多著名诗歌都包括关于月亮的诗。直到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节,正式定名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对月亮的欣赏更多的是多愁善感,往往以阴晴圆缺为特征,意为人情。即使在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也掩盖不了宋人的悲伤。但对宋人来说,还有一种形式的中秋节,即中秋节是一个世俗的、欢乐的节日:“中秋节前,各家商店都卖新酒,你家装饰亭台楼阁,民间各家争相到馆子里玩月亮,唱千里,玩坐到天亮”。宋代中秋之夜是一个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陪游客在月亮上玩耍。

向月亮献祭

【/h/】古代有“秋暮月”的习俗。夕月,即拜月神。用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搭起一个大香桌,其中月饼、西瓜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西瓜要切成莲花形状。

【/h/】月下,月亮的塑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切人提前算算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和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切的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大小也要一样。

4盏燃烧的灯

【/h/】中秋夜灯的内燃蜡烛,用绳子绑在竹竿上,挂在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建成字形或各种形状,挂在房屋的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一个富裕家庭挂的灯有几英尺高。家人聚在灯下自娱自乐,普通人竖起一根旗杆,两盏灯笼自娱自乐。这座城市充满了灯光和玻璃世界。似乎从古至今中秋节烧灯笼的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节。

看潮汐

“我知道玉兔很圆,九月一直结霜,很冷。消息是关门关门钥匙,夜潮留月。”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观潮八月十五》诗。在古代,除了中秋赏月,观潮是浙江的又一项中秋活动。中秋节观潮习俗源远流长,汉代梅城的《齐发赋》对此有详细描述。汉代以后,中秋节更加流行。朱明廷焕的《武林旧事补》和武松子木的《梁璐梦》也有观潮记录。这两本书所描述的观潮盛况,说明观潮在宋代中秋达到高峰。

6扮演男妓

男妓是中秋节时孩子们玩耍和娱乐的粘土玩具。它的形状是人,有兔子嘴和耳朵。头上有两个长耳朵,嘴巴是三瓣兔嘴。目前普通市场没有男妓的痕迹,只是作为民间文物在民间博物馆等场所展出,或者在工艺品店出售。年轻人不太了解,老人却津津有味的说着。

去月球

【/h/】中秋之夜还有一个赏月活动,叫“走月”。在皎洁的月光下,人们打(原创www.isoyu.com版权)扮得花枝招展,三月五日互相陪伴,或者在城市里漫步,或者在秦淮河上划船,或者上楼看月华,有说有笑。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戏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迎月楼,是游客走月赏月的景点。解放后修建的莫愁湖公园月亮楼,成为市民赏月的新景点。旧社会,南京人也有一个特别的“月行”愿望:已婚无子的女人,应该去逛逛夫子庙,然后过桥。据说他们可以做一个“梦见一只熊”(意思是一个男孩)。

偷洋葱和蔬菜

【/h/】相传,如果一个未婚少女在中秋之夜从其他菜园偷菜或洋葱,就意味着她以后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有句话叫“偷葱嫁郎;偷吃嫁个好老公”指的就是这个习俗。

吃鸭子、蜗牛和芋头

西南仫佬族在这一天讲究买饼杀鸭。南京的桂花鸭、板鸭、樟茶鸭经常在这个时候卖得很好。找不到的话,带个北京烤鸭回家吃。大概还不错。人们相信中秋节的蜗牛能明目。经调查,蜗牛肉中含有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觉色素的重要物质,由此可见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吃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螺蛳空的时候,腹部没有小螺蛳,所以肉质特别肥。现在广州很多家庭都有中秋节炒螺蛳的习惯。

喝桂花酒

【/h/】每到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明月,闻阵阵桂香,想起在吴港砍桂树,喝一杯桂花酒,庆祝一家人的甜蜜,聚一聚,成了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可以食用。屈原的《九歌》中有“助计都Xi饮桂江”和“饮桂Xi椒江”的诗句。可见,我国喝桂花的年龄是相当长的。但是现在,人们大多用红酒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