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服饰文化及特点

/ 0评 / 0

哈尼族人多居住在云南省的西部,是一个开垦梯田种植稻谷的山地农耕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介绍下哈尼族服饰文化。

    哈尼族服饰文化

    哈尼族服饰“简之隽永,繁之丰韵”。服装色调以青黑色为主,显得朴质、稳重、深沉,其染料均来自蓼蓝叶,浸染次数少呈青色或蓝色,浸染次数多呈黑色。在以黑色为基调的服装上进行点缀装饰,使哈尼族服饰显得异常鲜明出众,令人过目不忘。并且透过服饰的简约与繁复之美,让人深刻感受到来自山野的洒脱、朴质。

    哈尼族各个支系的服饰有明显的区别,男女成年前后的服饰也有变(原创版权www.isoyu.com)化,因此哈尼族服饰显得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效果。

    哈尼族男子的服装较简单,上衣为无领左衽衣,裤子为大裆宽腰裤,均用黑布制作。年轻时,在上衣胸部佩戴银扣、银链和彩色绒线花,结婚后,饰品逐渐取下,转赠给儿子。

    女性服饰变化较多,制作业比较复杂。总体而言,哈尼族女性喜穿短裙,裙上装饰各种饰物,色彩艳丽。16岁以前,穿有少量饰品的无领对襟衣和胸衣,着短裙。16岁以后,上衣后部、前襟、袖口和胸衣前部用彩线精心绣上图案,裙子后部加褶皱,腰间系五彩斑斓的腰带,腿上绑绣花的护腿。头上戴帽,帽子和上衣缀满银饰、珠贝、彩羽、彩穗。再配上一只缀着彩穗、珠串的挎包,全身五彩斑斓,花团锦簇,妩媚动人。妇女胸前佩戴的银饰牌,形似小锅,有翔龙飞凤、长身细鱼、小六瓣花、十二角大花等图案,极富装饰性。这些富于生命力的饰物所展现的万千丰韵,显示了哈尼族在服饰艺术上的奇思妙想和哈尼族女性服饰的繁复之美。

    哈尼族妇女穿短裙的历史由来已久,以至于所有的老人都无法说清从何时开始穿短裙。但有一点,哈尼族女性的短裙是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发明的。在山地里劳动,短裙可以保证微风尽快地将身体散发的热量和水分带走,使人感觉舒适凉爽。褶裙上端褶纹美观,下摆开合自如,便于走动。

    哈尼族服饰特点

    哈尼族崇尚黑色,哈尼族无论男女,其服装均以黑色为主基调,这是其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沉重感和审美的心理要求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程度及哀牢山自然环境和梯田稻作农业所决定的。哈尼族以梯田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黑色,对高山农耕生产者来说在保暖、耐脏、耐磨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另外,这一习俗也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的封闭以及“避世深隐”的民族心理、落后的传统原料和印染技术的客观体现。

    哈尼族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哈尼族服饰无论在原料、色彩、款式、装饰手法等无不与梯田农耕生产密切相关。以梯田农耕生产和哈尼梯田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决定了其服饰的改良、发展均以反映梯田文化内涵、适应梯田生产需要为原则。

    如今,这种既能表现民族风格,又能表现粗犷健美的服饰,已不局限于哀牢山谷之中,它已做为一种高尚的服饰文化,被搬上了文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