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收藏的目标和兴趣具体是什么

/ 0评 / 0

艺术品的收藏体现文人的审美和喜好,那么究竟艺术收藏的目标和兴趣具体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就一下吧。

  一、艺术收藏的目标和兴趣解析

  当代艺术收藏:商业价值是其核心

  以一个当代艺术中最具影响力的也最受争议的英国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的作品《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为例。只看标题,很高深、很哲理、很高大上的样子吧?其实,它就是泡在福尔马林液里的一条虎鲨标本。

  这条鲨鱼是1991年由广告界大亨、收藏家查尔斯·萨奇以5万英镑的价格委托赫斯特制作的,赫斯特花了6000英镑,找人在澳大利亚将这条虎鲨捕获,然后运回伦敦,请人制成标本。在这之后,他们给作品开出了天价:1200万英镑。

  于是,艺术界的收藏大家们开始积极响应,这其中包括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馆长尼古拉斯·塞罗塔爵士和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史蒂夫·科恩。最后,科恩如愿以偿,把鲨鱼收入囊中。

  到底是谁有能力把这一条鲨鱼标本卖出这么高的价格?是艺术家本人吗?当然不是。这就不得不提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角色——经纪人。

(www.isoyu.com原创版权)

  中国古代收藏:注重文人的趣味

  我们回头看看中国收藏家,听听他们的收藏理念。在中国古代,收藏家其实还身兼着批判家、赞助人的身份,以至于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艺术史是收藏家的历史。

  项子京,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人,祖籍浙江绍兴。喜好收藏历代名品,为明代着名收藏家、鉴赏家。

  现在我们去博物馆,很多重要的收藏品上,都能看到盖有“项子京”、“子京”、“项子京家珍藏”、“项墨林鉴藏章”、“神品”等印章。这些都是项子京的收藏印。说明这些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都曾是他的囊中之物。可以这么说,在中国重要的书画作品上,除了清代皇帝的印章之外,就数他的印章最多了,他个人收藏的书画,现在任何博物馆都望尘莫及。连后来的乾隆皇帝,都是他的粉丝。

  古代收藏家,除了良好的家学背景和雄厚的财力外,还需要个人独特非凡的眼光和品位。作为文人,他们当时的收藏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文人的情趣和品位。正是由于项子京、潘正炜等收藏家,中国文人画的品位得以流传,并构筑了中国美术的独特风貌。

  二、艺术品收藏法则

  1.上涨初期入手:收藏时机完美抓牢,

  2.不要转手太快:天价艺术品往往在面市前被长期“雪藏”,

  3.进驻博物馆“圣殿”:博物馆犹如圣殿为艺术品提供了具有公信力的背书,以及向公众展示的机会,即便是知名艺术家,也以此为至高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