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鼓乐器的起源与特点

/ 0评 / 0

铃鼓,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汉等族的打击乐器,也是西方管弦乐队的重要打击乐器之一。维吾尔语称纳格曼达卜(意为歌唱用的手鼓)。朝鲜语称平高。

  铃鼓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蒙以羊皮、马皮或驴皮,皮面周围用铁钉绷紧,鼓框上开有扁圆(原创版权www.isoyu.com)形小长孔,装有5~7对铜制或铁制小钹,另有一不装小钹的圆孔作为手握部位。

  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维吾尔语称纳格曼达卜(意为歌唱用的手鼓),朝鲜语称平高。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

  铃鼓规格

  铃鼓有大、中、小三种规格,鼓框高4—4.7厘米,鼓框厚1.2—1.3厘米,鼓面直径20—25厘米。塔吉克族的铃鼓,形制独特,多用旧筛子边框制作,还蒙以狼皮或牛皮,框内装3对小铁钹,发音低沉浑厚。

  铃鼓演奏

  演奏时,多用左手持鼓,以右手手指或手掌击奏。摇动鼓身,可使小钹同时作响。多用于歌唱或舞蹈伴奏,也可用于器乐合奏。

  结构组成

  由鼓框一圈鼓框上开有若干长条型孔,每个孔中安装有一对小钹;有的铃鼓还在一圈鼓框上悬挂几个。使用材质:鼓框:一般为木质结构;小钹:铜制;鼓皮:多用羊皮制成。

  瑶族铃鼓起源

  瑶族铃鼓产生于湘粤桂三省(区)边界的瑶族地区,已有近500年历史。演唱者一律采用最具瑶族特色的铜铃和长鼓伴奏,通常用系在手腕或手指上的铜铃拍击鼓具,既伴奏,又作道具,拍击时发出铿锵、清脆的节奏,在琵琶、三弦、二胡等乐器演奏的乐曲声中,产生出鲜明而独特的艺术效果。历史上,歌是瑶族文化传承的最主要的手段和形式。由是,坐歌堂的习俗便在瑶家形成。代表作《钟声阵阵》。

  在瑶家坐歌堂的演唱中,铃鼓为其中的一种,因歌唱时伴以手铃手鼓,故称铃鼓。由于铃鼓所演唱的多为叙述历史故事,篇幅往往相对较长,故事中的人物,由演唱这跳进跳出来表现,与一般的民歌既有曲调上的相同和相似,又在内容和演唱方式上(一般民歌为在场人既是演唱者又是听众,铃鼓则一般由一人或几人演唱,而众人为听众)有很大的区别。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曲艺形式。该曲种流行于广西恭城、灌阳、平乐等县瑶族集中居住的区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