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雕的历史演变 骨雕保养有哪些要则

/ 0评 / 0

1982年陕西省西乡县何家湾出土的骨雕人头像距今约6000年,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骨雕作品。下面我们来看看骨雕的历史沿革和保养要点。

一、骨雕的历史演变

随着历史的变迁,骨雕逐渐从日用品演变为装饰品。古人用骨头制作针和刀,并在上面刻上文字和图案。我们看到的骨雕是一件非常精美的工艺品,它不仅在骨头上刻字,而且用不同的刀法雕刻出栩栩如生的立体人物、花鸟等作品。

雕刻研磨动物骨骼,如牛骨、骆驼骨、鱿鱼骨等。,通常指通过雕刻和研磨制成的雕塑工艺品。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骨雕产地主要是北京、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等地。北京骨雕以牛骨为原料,制作手镯、粉盒、切纸刀等。,其中一些是彩色染色的。浙江宁波,用牛骨雕刻浮雕山水、亭台楼阁等图案,镶嵌在家具上。内蒙古包头的骨雕是用骆驼骨头做的。福建仙游以牛骨为原料,结合宫廷牙雕、莆田木雕和李庚山水画,继承传统,发展现代,制作宫廷龙灯、军舰、渔船、关公、马车、龙虾、螃蟹等美术作品。广东佛山以白鱿骨为原料,雕刻人物、山水等题材,精雕细琢。

二、骨雕保养有哪些要领

第一,骨雕材料多为由磷酸钙和生物体组成的动物骨骼。当温度不稳定时,容易产生热膨胀和冷收缩的影响,容易导致变形、开裂和碎裂。尤其是冬天,气温变化大,气候干燥,所以骨雕的保存尤为重要。如果条件允许,温度可以调节到15-25℃..在光线的作用下,骨雕容易发生化学变化、变色、脆化,尤其是紫外线的破坏力最大,会使骨雕分解损坏,红外线和可见光会引起温度急剧上升。所以骨雕要避光。

其次,骨雕对湿度的变化也非常敏感。骨雕不仅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还具有吸水的特性。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吸收或释放水分,体积也会膨胀或收缩,导致器皿因过度膨胀和收缩而开裂或变形。因此,存放骨雕的环境湿度应保持在55%-60%之间。对于一些大型饰品,我们可以用博物馆的方法用玻璃罩盖住它们,然后在封闭的盖子里放一杯水,以保持它们的湿度环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骨雕藏品不宜放置在通风的地方。

三、骨雕平时要注意防蛀,软胶囊盒里可以放一点防蛀药。如果表面沾有灰尘,可以用刷子轻轻刷掉。骨雕保养不当会出现霉斑,应及时清除。更专业的处理方法是用柠檬酸和草酸(蒸馏水)的稀溶液清洗,然后用稀氨水中和残留的稀酸,最后用蒸馏水冲洗,用干净的干布轻轻擦拭,放在阴凉处慢慢晾干。

第四,开裂的骨雕不能用水冲洗,可用含1%肥皂的白酒精或三氯乙烷溶液涂于表面干洗。溶液挥发后(原创版权www.isoyu.com),表面附着的微量肥皂用溶剂擦去,再打蜡抛光。如果没有化学清洗条件,有几种简单的处理方法:如果沾有油渍或顽固污垢,需要用温肥皂水轻刷但千万不要浸湿;也可以用牙刷用牙膏清洁,但时间不宜过长。清洗后,应及时擦干,防止器皿抬起或打开。不要让骨雕粘上洗涤剂之类的刺激性液体,因为骨雕表面的光泽会变暗,颜色会变黑。一般来说,旧的骨雕不需要用水清洗,然后重新涂上石蜡。最后,多余的石蜡可以用精细的白色棉布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