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 0评 / 0

腊八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自先秦以来,腊八节就被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好运。腊八也是腊月初八,十二月在中国俗称腊月,所以有腊八一。那么,腊八节的起源和习俗是什么呢?

【腊八节起源】

农历十二月最重要的节日是十二月八日,古代称之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自先秦以来,腊八节就被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好运。除了祭祖拜神活动之外,腊八节人们还得抗击疫情。这项活动起源于古代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期的医学方法之一是驱鬼治病。作为一种巫术活动,农历十二月敲锣打鼓驱魔的习俗2021-09-27 在湖南新化等地仍然存在。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在十二月初八诞生的。因此,腊八也是一个佛教节日,也称为“佛教日”。

【腊八节习俗】

腊八有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又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来自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卡皮洛韦国净饭王的儿子。他看到一切众生遭受生老病死的痛苦,对当时婆罗门的神权政治不满,放弃王位出家。苦行六年,腊月初八悟道,菩提树下成佛。这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的苦处,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作为纪念。

我国有一千多年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始于宋代。腊八节,朝廷,官府,寺院,利民百姓之家,都做腊八粥。到了清代,喝腊八粥的习俗更加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王子等。应该把腊八粥给文武大臣和侍从,把米和水果分发给各个寺院的和尚吃。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给亲戚朋友送礼。

中国各地的腊八粥品种繁多。其中北平最精致,白米中夹杂着许多物品,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子、桂圆、榛子、葡萄、银杏、菱角、青苔、玫瑰花、红豆、花生等。腊月初七晚上,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淘米、泡水果、去皮、去核、精心采摘,然后半夜做饭,再用文火炖到第二天早上。

比较挑剔的人应该先把水果雕刻成人的形状、动物和图案,然后再放进锅里煮。比较有特色的是在腊八粥里放“果狮”。水果狮是由几种水果制成的狮子。它是以枣核为体,半核桃仁为头,桃仁为脚,甜杏仁为尾的酥枣干。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像小狮子一样。如果碗比较大,可以放两只狮子或者四只小狮子在上面。更有甚者,我们用枣泥、红豆沙、山药、山楂饼等各种颜色的食物揉成八仙、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好的腊八粥以前只能在大寺庙的桌子上看到。

腊八粥煮好之后,先拜神拜祖。之后要交给亲朋好友,中午前一定要发出去。最后被全家人吃了。吃剩的腊八粥,吃了几天就保存下来,是个好兆头,取其“一年以上”的意思。给穷人送粥,就是给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也有巫术的作用。如果院子里种了花和果树,应该在树枝上抹点腊八粥。我相信它在未来的一年里会结出更多的果实。

腊八节除了祭祖拜神之外,还有亡国丧。

[其他食品习俗]

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省乾县的民间特产。乾(原创版权www.isoyu.com)县家家户户都要在春节前夕晒豆腐,也就是腊月初八左右。民间称这种天然晒干的豆腐为“腊八豆腐”。

祖母绿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华北,尤其是华北的一种习俗。顾名思义,大蒜是在农历二月初八酿造的。其实材料很简单,就是醋蒜瓣。把去皮的蒜瓣放在可密封的容器如罐子或瓶子里,然后倒入醋,密封嘴,放在冷的地方,也很简单。慢慢的,醋泡过的大蒜会变绿,最后变成绿色,就像翡翠碧玉一样。

煮“五豆”:在一些地方,腊八粥被称为“五豆”,而不是“腊八粥”。有些是腊八节做的,有些是腊月初五做的,有些“酷儿头”是用面条捏的,用米饭和豆子(五种豆子)做的。据说拉巴人吃“麻雀头”,来年不会害庄稼。这种“五豆”,煮熟了,不仅自给自足,还送给亲戚邻居。每天吃饭的时候可以加热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一年多。

腊八面:在中国北方一些不产大米或大米产量少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只吃腊八面。第二天,各种果蔬被做成臊子,面条被卷了出来。腊月初八早上,一家人吃腊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