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白盒(黑盒白盒测试方法)

/ 0评 / 0

黑盒白盒(黑盒白盒测试办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1-02-04 09:48:15

编纂导语: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特殊是交换的时候,逻辑是其中主要的一点。很多时候我们都须要逻辑图来解释自己的用意,逻辑图可以赞助我们表达的更加流利和清楚。上一篇文章中作者给大家介绍了描写要素大小的属性(粒度与分层),本篇作者持续分享解释描写要素状况的属性,愿望能够给你带来必定的启示。

看到了“黑盒/白盒”,可能以为在讨论软件的测试工作?错了,在剖析办法中借用了软件测试的黑/白盒概念,应用这个概念可以对懂得逻辑图中要素的表达方法起着很好的赞助作用。当然,这个概念不仅仅对绘制逻辑图有用,它对训练剖析师的思维才能、视察才能和叙述才能也都有着非常好的后果。

属性2:黑盒与白盒,是对要素所处状况的描写。

一、黑/白盒的概念

黑盒、白盒是对要素两个相反状况的描写。

前面讲过,要素是可以再拆分的,当讨论的对象由复数的要素构成时,注意讨论要素的粒度要雷同,将小粒度的要素暂时隐藏起来,避免产生因要素的粒度不同而造成讨论成果难以收敛的情形,为了便于说明这个情形,就引入了黑盒/白盒的概念。

1. 黑盒的概念

黑盒:将盒子盖起来,从外面看不到里面的内容(要素)时的状况。

原指一个只知道输入输出关系而不知百思特网道内部构造的体系或装备的状况。在这里借用了这个概念,意思是指当研讨几个同粒度要素之间的关系时,不须要同时关注其中某个要素的内部细节,此时,就可以将这些“看不到里面细节”的要素称之为处在“黑盒状况”(因为盒子是盖着的,所以看不见盒子里面的内容),参见图1(a)。

图1 黑盒/白盒的状况示意图

比如,以图1(a)为例:从企业管理这个对象中拆分出来了财务、出售、筹划、设计等同粒度的要素(=部门),在讨论部门级的问题时不必去关注财务所包括的“收入”和“支出”等小粒度业务细节,此时可以将“财务”看成是一个整体(黑盒),专注于财务与出售、设计、生产等具有雷同粒度要素之间的关系研讨。

2. 白盒的概念

白盒:打开盒子,让盒子里面的内容(要素)的裸露出百思特网来时的状况。

白盒与黑盒的定义相反,比如,见图1(b):打开财务这个“黑盒”后,里面小粒度的要素就显示出来了,这时财务就不是处于“黑盒”的状况,而是处于“白盒”的状况了,同时财务也就从要素变为了对象,而白盒中的“收入”、“支出”、“预算”等内容又成为了构成财务对象的要素,此时,财务中的诸要素(预算、支出、收入等)之间又可以彼此看成是黑盒状况了。

图1(b)中只有财务盒子被打开处于了白盒状况,其余的出售、生产等要素仍处于黑盒状况。

二、黑盒/白盒概念的作用

黑盒与白盒概念在绘制逻辑图时起着什么作用呢?

在绘制逻辑图,特殊是庞杂业务关系的图形时,要特殊注意图上展现要素要是同等粒度的内容,如果要素粒度不雷同,则图中表达要素间的关系就会变得非常庞杂,传递的意图就可能变得凌乱。下面举例解释黑盒/白盒概念在绘制生产流程图时的运用。

假定一条生产流程上有6个节点,每个节点为一个要素,即:出售、设计、采购、生产、物流、结算,这6个要素是同一粒度的。本案例重点研讨节点“4.生产”分离处于黑盒状况和白盒状况时的不同。

图2 生产流程

研讨一:“4.生产=黑盒”的场景

研讨节点“4.生产”与它的上游节点1、2、3以及下游节点5、6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因为要研讨“4.生产”与其他高低游节点的关系,所以其百思特网他节点也都看作是处于“黑盒”状况。此时“4.生产”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关系表达分离是

图3 “4.生产”节点处在黑盒的状况

研讨2:“4.生产=白盒”的场景

如果要表达“4.生产”内部的情形,就要将“4.生产”节点看成是“白盒”,将它的内部细节显示出来,那么上游的输入(订单、图纸、筹划)就要直接与其内部的内容产生关联,如图4所示:

图4 “4.生产”处在白盒的状况

“4.生产”打开后(=白盒),分离会与输入内容产生如下关系(不限于此)。

  1. 订单:要与“4.生产”节点内的生产流程、装备情形等产生关系;

  2. 图纸:要与生产的工艺、工法、质量等产生关系;

  3. 筹划:要与生产的筹划、交付、材质价钱等产生关系;

可以看出,如何将包含“4.生产”在内的各个节点都看成是“黑盒”,那么图形中要素之间的关系表达就比拟简略,如图3所示。一旦打开“4.生产”的内部,就会裸露出很多渺小的要素,这些渺小要素和输入内容之间的逻辑表达就会变得比拟庞杂,因此在绘制逻辑图时就要思考:黑盒状况是否满足表达请求?如果够了,就不要打开“4.生产”。如果必需进行详细的表达,则就要让“4.生产”处于白盒状况。

三、扩大解释

除去绘制逻辑图,黑盒与白盒的概念在需求剖析时也起着非常主要的作用。

为什么当遇到庞杂的问题时新手会觉得束手无策,而经验丰硕的老手则可以从容地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呢?下面也尝试用黑/白盒的概念来说明一下。

1)没有经验的新手

在视察问题时缺少经验,他们看到问题(对象、要素)的状况,既有呈黑盒状况的、也有呈白盒状况的,成果会觉得问题非常的多、盘根错节,一团凌乱。原因就是新手的眼睛不会“只抓取同粒度的要素去视察”,而是同时看到了所有不同粒度的问题。

2)有丰硕经验的老手

首先搞清晰粗粒度要素(=黑盒)之间的关系,如果关注某个要素的详细情形,则可以将其打开成为白盒状况,再对该白盒内的细节问题进行深刻的研讨,这样就避免了黑白盒同在的状况,大幅度地下降了研讨的难度(当然,有经验但缺办法的老手也会犯与新手一样的初级毛病)。

要素的粒度越粗,懂得时须要的业务知识就越少。反之,要素的粒度越细须要的业务知识就越多。不同分类的黑盒同时打开,不但造成了大批的细节同时涌现,同时须要具有多种多样的业务知识,而且不同黑盒中的要素之间还可能存在着庞杂关联,这就使得断定的工作量和难度到达了难以把握的水平。

因此可以说,懂得了黑盒/白盒的概念,不但可以赞助软(www.isoyu.com原创版权)件工程师准确地绘制逻辑图、而且还可以赞助晋升交换和剖析的程度。

#相干浏览#

如何绘制逻辑图——逻辑图构成的三元素(1)

如何绘制逻辑图——要素的属性(2)

如何绘制逻辑图——要素的属性:粒度与分层(3)

本文由 @李鸿君 原创宣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制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