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风俗习惯

/ 0评 / 0

清明节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的熟悉了,这是一个传统的祭祖的节日。其实除了清明节以外,拜扫祭祖的节日还有一个,那就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都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那么您知道寒食节有什么样的习俗吗?

  寒食节介绍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一百零五天。现在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烧掉,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节,后来又转化成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其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

  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人放火烧山,原意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曹魏时下令取消这个习俗。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之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原创版权www.isoyu.com)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推广全国,寒食节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2021-09-28 ,民间禁火寒食习俗多为一天。时日,用糕面或者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或圆块,晒干后用火炒黄,称为炒奇,作为寒食日的食品。寒食节前,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寒食节习俗大全:

  1、拜扫祭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2、寒食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3、寒食咏诗:

  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4、寒食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

  5、寒食蹴球:

  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

  6、禁烟冷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7、寒食秋千:

  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