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甘肃石窟寺丨炳灵寺石窟)

/ 0评 / 0

炳灵寺石窟(甘肃石窟寺丨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外景

炳灵寺石窟第171窟大佛(唐)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11龛壁画《说法图》(西秦)

炳灵寺石窟第61窟 弟子像 (唐)

炳灵寺石窟第64窟 一佛二菩萨二天主像(唐)

炳灵寺石窟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35千米小积石山中。炳灵寺是藏语“仙巴炳灵”的音译,意为“十万弥勒洲”之意。唐代称灵岩寺,宋代以后称炳灵寺。依据有关文献和第169 窟内墨书题记,炳灵寺石窟最早创立于十六国时代的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各代都有营造和重修。其中以唐代造像数目最多,可分为初唐、盛唐、中晚唐时代。盛唐时代以宪宗为界,分前后二期。明清时代,对前代窟龛多进行重修。

炳灵寺现存窟龛216个,保留有西秦至元、明时期的造像共近800尊,壁画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及大型摩崖石刻4方、石碑1方、墨书及石刻造像题记6方。洞窟重要集中在下寺,共有编号窟龛184个,散布在南北长350、高30余米的崖面上。代表性洞窟为第169窟,内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书题记,这是目前国内石窟发明最早的纪年题记。该题记为炳灵寺石窟的考古研讨供给了可靠的纪年资料,也为中国早期石窟的断代供给了一个标尺。此外,邻近的佛爷台、野百思特网鸡沟、洞沟(8个窟)、上寺(13个窟)、大崖根、禅堂等处还有一些零碎窟龛、壁画和造像。

炳灵寺石窟所在地临夏,古称河州,处于丝绸之路陇右段南道及唐蕃古道的主要地位,十六国时代,汉化水平极高的鲜卑乞伏氏树立西秦政权,乞伏炽磐统治时代,延请印度高僧昙摩毗为国师,圣坚在西秦从事佛教翻译,佛教在西秦得到极大看重和发展,炳灵寺石窟开凿于此时。北朝时代,炳灵寺持续发展,延昌年间开凿的第126、128、132 窟等受到洛阳佛教艺术的强烈影响。唐代,随着唐王朝与吐蕃关系的不断变更,河州一带成为唐蕃争取的前沿地带,炳灵寺保留有一些反应唐蕃关系的碑刻及造像。唐代成为炳灵寺石窟开窟造像最盛的时代。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陇右一带,炳灵寺成为吐蕃长期留居地域。明清时代,炳灵寺逐渐发展成为藏传佛教寺院,留存有大批这一时代重绘的藏传佛教密宗壁画。

对炳灵寺石窟的文献记录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其中描写炳灵寺石窟的形胜及宗教运动,并引《秦州记》提及两个洞窟:河水又东北会两川,右合二水,参差夹岸,连壤负险相望。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势争高,远望参参,若攒图之托霄上。其下层岩峭壁,举岸无阶,悬崖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上罕有津逮者,因谓之积书岩。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炼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百思特网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托栖焉。故《秦州记》曰:河峡崖旁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笥。亮,南安人也。其中“唐述窟”可能百思特网即今第169窟。

炳灵寺的西秦窟龛重要集中于第169窟,窟内周壁共有佛龛24个,除个别龛像为北魏外,绝大多数为西秦时代。这些龛像多为背屏式摩崖浅龛,以第6、7、8、10、11、17、18龛为代表,据统计,该窟内西秦造像共有15身,其中第 6 龛内无量寿佛像及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三尊像是现存最早的西方三圣造像,龛外侧墨书造像题记,尾题“建弘元年 (420 年)岁在玄枵三月二十四日造”。造像题材有“西方三圣”、单体立佛及坐佛、三佛、一佛二菩萨立像、三佛、半跏思惟菩萨、苦修像等,多体现了受印度、中亚造像影响的特点。壁画题材有说法图、无量寿佛、阿弥陀佛、二佛并坐、七佛、维摩文殊对坐、千佛等。说法图是西秦壁画最常见的题材,构图多为一坐佛二胁侍菩萨,其中无量寿佛说法图多达 4 铺,释迦、多宝说法图共有 3 铺。第 10、11 龛内有根据《佛说维摩诘所说经文殊问疾品》绘制的维摩文殊对坐、根据《佛说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绘制的释迦多宝对坐说法图(原创www.isoyu.com版权),为最早的佛教经变画雏形。壁画作风多为汉族传统线描平涂法,部分壁画人物可见西域凹凸法晕染技法。窟内有十多处西秦赡养人像,具有主要的史料价值,如“□国大禅师昙摩毗之像”、“法显赡养之像”等。此外,在原位于姊妹峰下第 1 窟剥出的与上述西秦作风极为类似的 1 尊立佛及邻近野鸡沟尚存一些零碎壁画,也被以为塑、绘于西秦时代。

北魏时代的窟龛近40个,其中洞窟8个,摩崖浮雕浅龛 30个,开凿于北魏延昌年间(512~516年)。以第2、125、126、128、132等窟龛代表。窟形多为平面呈方形或近方形的穹窿顶或覆斗顶窟,龛形多为小圆拱形浅龛,其中穹窿顶形窟内西、南、北三壁多有低坛基。除第 184 窟内有半中心塔柱外,余无中心塔柱。北魏窟龛内造像以释迦、多宝佛为主尊,南北两壁配以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与二弥勒菩萨或二胁侍菩萨的组合,组成三世佛,还涌现了与七佛、涅槃浮雕相组合者,如第132窟。

隋唐时代,佛教在炳灵寺到达鼎盛,开窟数目占总数的 2/3以上。造像以石雕为主,最大者27米,最小者仅25厘米。以第27、28、31、64等诸龛为代表,造像饱满圆润、衣饰简洁,菩萨像上身裸露,下着贴体长裙,与敦煌、长安地域繁缛华美的装潢情势有别。雕刻刀法简洁流利,线条极少。崖壁上保留有张楚金、王玄策题记及灵岩寺记等,反应炳灵寺在唐蕃古道上的主要交通地位。第171龛摩崖弥勒大像是炳灵寺石窟最大的造像,约雕造于盛唐时代。

元代以后,藏传佛教传入炳灵寺,进行一系列改革运动,重绘前代石窟壁画、修建藏汉式经堂等,树立活佛转世体系,炳灵寺变为藏传佛教寺院。现存藏传佛教壁画以上寺、洞沟区窟龛及下寺区第3、4、70、126、128、132、168、172 等窟龛为代表,占炳灵寺壁画总面积的70%,内容以尊像为主,出现出汉藏交接地带外来佛教艺术与汉地文化联合发展的特点。

1961年,炳灵寺石窟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掩护单位。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炳灵寺石窟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