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伤寒论)

/ 0评 / 0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伤寒论)

导言

一、《 伤寒论》 的历史变更

《伤寒论》 原名叫《伤寒杂病论》 。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 ,考“卒”字乃是“杂”字的误写。

这部书是公元196 年-204 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

张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年-219年,他的业绩汉书无传。据唐《明医录》载.“甫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典,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

东汉末年,连年战斗,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了疾疫风行,逝世的人很多。张仲景家族是拥有两百多人口的南阳大族,在疫情的伤害下,还不到十年时光就逝世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逝世于伤寒的则占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序文中曾哀叹地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从而激发了他著书活人的志愿。为了著书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普遍地接收了汉以前的医学造诣,并给合自己的领会,在前人的基本上而又有所创新。经过了辛勒的劳动和重复的印证,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就遭到了兵火的摧残,致使原书十六卷残缺不全。

公元256年一316年,西晋太医王叔和搜集了一些残存之书,进行整顿并撰次成篇,但只整顿了十卷,对十六卷的原貌已不复见。所以晋以后的《隋书经籍志》 和《唐书艺文志》 只载《伤寒论》十卷,而不再称十六卷。

到了公元1065年,宋朝的治平年间,政府指令高保衡、林亿等人校订医书,把开宝年间节度使高继冲进上的《 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加以校订,同时梓板而颁行于世。在这个时闻,翰林学士王沫在馆阁日,从蠹简中检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也加以校订而刊行于世。

二、《伤寒论》 是一部什么书

《伤寒杂病论》原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接洽,相提并论的一部书。自宋治平梓板简称《伤寒论》,而林亿等人又有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使人误会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而《金匮玉函要略方》则专论杂病,这一意见一直传播至今。

为了准确懂得本书起见,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以及伤寒与杂病的内在接洽,方能对本书作出准确的评价。

先说伤寒: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是指广义伤寒面言,及于狭义伤寒,则只限风寒,而不包含风寒以外的其它邪气。

考《伤寒论》 的内容则是主论风寒,兼论杂病,它虽亦提及温病等证,乃是与风寒进行辨别,作为伤寒类证而涌现。所以,不象伤寒那样阐述全面,也没有体系的治法。因此,还不能说《伤寒论》就是讲的广义伤寒。

再说杂病.汉时对疾病的分科,尚无今日内外科之称,当时对外感发热的急性热病,皆叫做伤寒;对伤寒以外的疾病,包含了许多慢性病,都称之为杂病。

伤寒与杂病。原来是两种不同的发病情势,但张仲景把它们共揉一书之中,而相提并论的理由是和以下几个问题有关的:

1、 因伤百思特网寒单纯发病者少,而与杂病相兼者则多,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全面。

2、人分男女,体有强弱,感邪虽一,发病则异,而且内因是变更的依据,故辨证不明杂病,不明脏腑的寒热虚实,则亦不能明伤(原创版权www.isoyu.com)寒。所以,只论伤寒,不论杂病,则不能曲尽辨证之长。

3、有的病人先患它病,后感伤寒,内伤外感,病情杂沓,难求一致,无法用伤寒一种发病情势而统摄诸病。

基于上述的问题,故柯韵伯对此深有领会的说:“伤寒之中最多杂病,虚实互显,故将百思特网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此简要法也” 。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伤寒论》 是通过伤寒与杂病的具体的事实,以反应它的辨证办法。也可以这样说,伤寒与杂病必需共论,方能显示六经辨证以统摄诸病的意义。故柯韵伯又说:“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不能脱大经,故立六经而分司之。”反应了六经辨证以统摄伤寒、杂病这一事实。

同时应当指出的是,《伤寒论》这部书言简意赅,极尽含蓄吐纳之能事,故在辨证说理中有其潜移默化的沾染力,起到了文以载道的后果。

另外,还应看到作者在六经辨证中,只讲某经之为病,不讲某经之伤寒,把百病兼括于六经而不能离其规模,所以它只在六经上求基本,而不在伤寒上求枝叶,因而突出了六经辨证的特色。

方中行也以为《伤寒论》是论病之书,非为伤寒一病而设,这些提法,确切抓住了《伤寒论》的重要精力。

依据上述理由,解释了伤寒与杂病互相共论以说明辨证论治之理,原来不存在伤寒在前,杂病在后;或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学习《伤寒论》目标是在于辨证论治,绝不可降格以求而满足于辨伤寒之一病。

三、六经的概念

六经的本质:《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毕竟六经的本质是否存在,在伤寒学中也议论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学者把六经为病,归纳成六百思特网类证候,用以概括阴阳表里,寒热盛实等证情,如丹波元坚在《伤寒阐述义》中曾说“伤寒论一部,全是生命之书…… 所谓病者何也?三阴三阳是也。热为阳,寒为阴,而表里虚实,互有不同,则六着之分,于是立焉。”

可以看出,他是把六经树立在阳热阴寒的证侯之上,而不把六经证候树立在脏腑经络之上。为此,他又指出:“至于经络脏腑之言,经中间或及之,然本自别义,非全经之旨。惟以寒热定阴阳,则触处朗然,无不贯通也。”

由此可见,丹波元坚的学术观点,是反对从《素问热论》 的六经理论来探讨六经本质的。这种思潮在国内也大有人在,实有加以澄清之必要。

我以为《伤寒论》的六经,是继承了《热论》的六经学说,而有其脏腑经络的物资基本,所以,六经是物,而并不是六个符号。如果离并中医的传统经络学说而去说明六经那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为从《内经》到《伤寒论》脏腑经络学说,原来是一脉相承的,如本论的太阳病提纲,先揭出头项强痛一证,它和《热论》说的“其脉连风府”的精力而完整符合。

论中除汤液治病以外,还有许多按经取穴的针刺之法。如果象丹波元坚没有经络的说法,岂不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所以,我们不能分开脏腑经络而去讲辨证论治的。

但是,《伤寒论》却又和《热论》不一样。它在六经辨证上比《热论》有了发展。它不但能辨热证和实证,而且也辨阴证、寒证和虚证。可以这样说《热论》的六经只辨伤寒,而《伤寒论》的六经,既辨伤寒,又辨杂病,从而树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系统。

六经是脏腑经络,而辨证则是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的反应和客观地剖析。由此可见祖国医学的辨证思想是树立在脏腑经络的物资上,而决不是空泛和抽象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