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七八糟的产生与什么有关(乱七八糟”的来历 )

/ 0评 / 0

乱七八糟的发生与什么有关(乱七八糟”的来历 )

乱七八糟”的来历 知道吗 本来源于两个趣味历史典故

七国之乱

乱七八糟是一个成语,形容毫无秩序及条理,乱糟糟的样子,出自清曾朴《孽海花》。可是谁知道,成语“乱七八糟”源自史上两大有名内战:西汉时代的“七国之乱”与西晋时代的“八王之乱”。

七国之乱形势

“乱七”指的是产生在西汉时代的“七国之乱”。

刘邦

西汉初,刘邦在革除异性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附刘氏宗族的力气,作为皇权的羽翼。但是,随着诸侯王的权势不断扩展,其弊端和隐患也渐渐显露出来。经过几朝的演化,到景帝时诸王权势越来越大,其中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天下之半,严重威逼着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大臣晁错建议景弟进行“削藩”,以减少诸王的封土,从而巩固中央政权。汉景帝采用了晁错的建议,下令在众同姓王中推行“削藩”政策。

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吴王刘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向西度过淮河,与楚兵汇合,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刻肴渑地域运动。吴楚联军度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刘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由于刘濞早有预谋,所以七国部队在叛乱之初进展顺利。

刘濞

汉景帝闻知资讯,和晁错磋商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曾当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献策诛杀晁错,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请求以换取他们退兵,景帝采用了袁盎之计,封袁盎为太常,要他机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同意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

晁错

但杀逝世晁错并没有让七国部队停下进攻的步伐,七国联军反而以为景帝脆弱无能,于是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拒见袁盎。汉景帝这才下决心武力镇压叛乱,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领兵抵抗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督齐、赵的动向。

袁盎

吴楚联军东进,行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刘武的倔强抵御,吴楚联军并力攻城,攻下梁国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梁王刘武向朝廷告急,周亚夫以为吴楚联军势大,正面决战难以取胜,献策用梁王部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机会切断对方补给,然后乘机击溃叛军,百思特网景帝赞成了周亚夫的筹划。于是周亚夫绕道进军,走蓝田、出武关,快速达到了雒阳。

窦婴

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派部队向东,屯兵于梁国以北的昌邑(在今山东巨野西南),坚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最后梁王写信给汉景帝,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支援,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梁王于是任命韩安国与张羽为将军,拼逝世抵抗,与吴楚联军僵持。

刘武

梁国城池防守周密,吴兵无法西进,转而奔向周亚夫的部队。周亚夫坚守壁垒,不肯与战,私下却趁机轻兵南下,牟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苏洪泽境),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军断粮,士兵饥饿,几次挑衅未果,于是夜里袭击周亚夫军营,佯攻东南面,周亚夫命令于西北面守备。吴兵果然从西北强攻,未能攻破,吴兵大败,士兵多半饿逝世或投降走散,周亚夫率军追击,大破吴、楚联军。

韩安国

吴王与其麾下壮士数千人乘夜逃走,度过淮河逃至丹徒(今江苏镇江),退守东越,并派人招集残兵。汉廷派人以利引导东越,东越王骗吴王出去慰问部队,用矛戟刺逝世吴王,献其头于汉朝。吴军溃散后,楚王刘戊自杀而逝世。

周亚夫

当年三月,吴王刘濞残部数千人退守丹徒冲江苏镇江,被东越人所杀。其他诸王也战败自杀或被杀。至此,历经三个月的七国之乱遂被平定。“乱七”一词,便发生于此。

刘戊

七国之乱平息后,同姓诸侯王的权势受到致命打击。汉景百思特网帝趁势收夺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归朝廷所有,并进一步(原创版权www.isoyu.com)采用办法,减弱诸侯王的权利以增强中央集权:持续推行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筹划,先后分封了诸皇子为诸侯王;撤消诸侯王任免封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权利,诸侯王不得持续治理封国,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造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利;规定诸侯王不能自治其国,无权过问封国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

平叛战斗的成功,中央集权的巩固,使得西汉王朝的实力愈发壮大,汉族人对匈奴的反攻,也逐渐拉开序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起到了卓著的成效。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原诸侯王权势下百姓艰难的生涯,让文景之治的利端真正的笼罩向全国,可以说为后来汉武帝时期的雄风和多年战斗打下了牢固的基本。

“八糟”则是指另外一次更恶性的历史事件。

八王之乱

两晋是一个充斥外戚、宦官、后宫乱政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事件要数西晋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所指的八王,是晋室的八个宗亲: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作乱的原因,是普通的王室为了争权夺利而引发的,不过这其中牵涉的不仅仅是宗亲,还有后宫与外戚之争。

八王之乱

晋武帝

杨骏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临终时命自己的老岳父——弘农大姓出生的车骑将军、杨皇后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其即位后,皇后贾南风(即贾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控制政权,于元康元年(291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动员禁卫军政变,杀逝世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然后反诬楚王司马玮改动皇帝诏令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逝世。贾后于是执政,于元康九年(299年)废太子司马遹,软禁于金墉城,次年杀之。从此,诸王为争取统治权,展开极其凶残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晋惠帝

贾南风

司马玮

司马亮

司马遹

“八王之乱”初始,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结合齐王司马冏起兵杀贾后。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百思特网马伦废惠帝自立,帝位还没有坐稳,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造反,将惠帝又推上台,并且杀了司马伦。隔年,河间王司马颙从关中起兵讨司马冏,但被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抢先一步杀了司马冏,夺得政权。

司马伦

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再次合兵讨长沙王司马乂,屡次被司马乂打败。次年正月,二王结合东海王司马越与部分禁军,终于除掉了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担负丞相,左右朝政,此举招来了司马越的不满,司马越便从洛阳将晋惠帝挟持,攻往北方邺城。

司马冏

司马颖见状不妙,立刻出兵击败了司马越。与此同时,河间王司马颙派张方率军占据洛阳,与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弟)和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司马颖只好带着晋惠帝去长安回避。

司马颖

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又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河间王司马颙。

司马颙

306年,东海王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东海王司马越手中,他又毒逝世了惠帝,拥立司马炽做皇帝,史称晋怀帝,改年号为永嘉,八王之乱到此终于停止。

司马越

“八王之乱”比“七国之乱”时光长、范围大,人民遭遇的灾害也更为深重,同时也严重地减弱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力气,所以称之为“八糟”。

司马乂

“八王之乱”整整连续了16年。而内乱之所以产生,有两点原因:第一个原因便是晋室未能涌现一个真正具有气魄、能力、英明且长命的君主。晋朝帝王不贤能,也无法任用贤能,只会被小人左右。第二个原因是中央集权制度不完美。晋朝的皇权、相权、处所长官权、外戚权等各种权利并不明晰,所以给了各方权势任意干预朝政的方便条件。

后来,人们便把“七国之乱”(乱七)与“八王之乱”(八糟)这两个旷日持久的恶性决裂事件接洽起来,称为“乱七八糟”。这个成语也就逐渐风行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