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毛虫的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

/ 0评 / 0

马尾松毛虫危害后容易招引松墨天牛、松纵坑切梢小蠹、松白星象等蛀干害虫的入侵,造成松树大面积死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马尾松毛虫的形态特征和防治方法。

马尾松毛虫的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

分布和危害

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省、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重庆、江西、河南、安徽、陕西。主要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幼虫以松针为食。种群密度高的时候,针叶像火一样被吃光,严重影响生长,甚至死亡。当人们接触到松毛虫的毒毛时,就会患上“松毛虫病”,这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森林害虫。在中国,松毛虫最早出现在1720年。据《礼县志》记载,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五月初,昆虫在礼县吃了松叶,秋天就解决了。

生活习惯

河南一年2代,广东3-4代,外省2-3代,以幼虫在针叶树丛或树皮缝隙中越冬。在浙江越冬的幼虫在4月中旬成熟,第一代每年定期发生。生活史见表。油松毛虫繁殖能力强,卵量大,卵多产于未受害幼树针叶上的块状或串状。1-2龄幼虫在恐惧中有集群、旋转、下垂的习性;第三纪以后,受到干扰时有反弹现象;幼虫一般喜欢吃老叶。成年人有趋光性,20点时活动最高。成虫和幼虫扩散迁移能力强,周边山区要注意联合防治。马尾松毛虫容易发生在海拔100-300米的丘陵地区、阳坡和10年左右密度较小的纯马尾松林中。各种混交林都可以减少虫害。在5月或8月多雨、湿度大的情况下,有利于马尾松毛虫卵的孵化和初孵幼虫的生长发育。天敌:卵期赤眼蜂和黑卵蜂,幼虫期红头茧蜂和双色瘦蜂,幼虫期和蛹期捕食性天敌如吉峰、粉虱、螳螂、黄蜂和食虫鸟,寄生真菌(球孢白僵菌)、细菌(马尾松毛虫等)。)和病毒。

预防和控制方法

1、加强预测。全年应有专人负责观察虫情,有重大发生迹象时及时采取措施。

2.造林技术控制。造林,密植,疏林密灌,合理修剪,针阔混交林,依次封闭,保持郁郁葱葱,形成对天敌有利,对马尾松毛虫不利的森林环境。

3.生物控制。(1)球孢白僵菌粉(每克含100亿孢子,每亩含0.5公斤),球孢白僵菌油溶液每毫升含100亿孢子,每亩含100毫升,球孢白僵菌乳剂每毫升含60亿孢子,每亩含150毫升。

(www.isoyu.com原创版权)

(2)昆虫纲6号液体制剂或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每亩100克。

(3)赤眼蜂在马尾松毛虫卵期释放,每亩5-10万只。

(4)用黑光诱捕成年人。

4.化学控制。狠抓越冬代的防控。马尾松毛虫越冬前后抗药性最差,是一年中化学防治最有利的时期。常用药物有50%马拉硫磷乳剂或50%马拉硫磷乳剂、90%晶体敌百虫2000倍液、2.5%敌百虫粉剂每亩3公斤;超低量喷洒可使用2.5%溴氰菊酯1ml/亩,20%氰戊菊酯或20%氯氰菊酯1ml/亩,50%敌敌畏油剂,25%乙酰甲胺磷油剂或杀虫网(40%敌敌畏+10%马拉硫磷)油剂,用量150-200ml/亩。也可以用20%伏特每亩杀10 ml。20%溴虫腈1号凝胶混悬液10000倍液,即原药7-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