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和奇瑞什么关系(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始末)

/ 0评 / 0

这或许是中国汽车整车业最后一家合资公司。他们说,奇瑞这下可有了一头奶牛。确实,可能如此。

10月21日,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正式开业。第一款国产车型极光也随之亮相。

此前一周,捷豹路虎公布2014年前三季度全球销量:两大品牌全球销量提高12%,而在华销量则增加近40%,并已接近2013年全年在华销量。

在中国市场已位居豪华车第四位置的捷豹路虎,风头正劲。这为合资公司未来发展做了背书。

尽管如此,对于这家合资公司,也并非所有人都一致看好。4年来,围绕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各种奇谈怪论一直不绝于耳。

他们说奇瑞搞合资,那是一种倒退;他们说奇瑞为了合资,不顾一切;他们说奇瑞这个品牌,和捷豹路虎不匹配;他们说奇瑞没有人才,进不了合资公司;他们说奇瑞会像某些企业一样,失去对合资公司的话语权。

现在,合资企业建成投产,他们又开始说,这个产品制造质量能行吗?但是当听说国产产品没有搭载奇瑞产小排量发动机时,他们又说当初这么设想是否只是为了加快审批的“话术”?

更有甚者,他们甚至这样来调侃这家合资公司的第一款产品—奇瑞捷豹路虎揽胜极光,仿佛多了奇瑞两个字,一切都变味似的。

但是,拿奇瑞捷豹路虎董事长陈安宁在今年10月常熟工厂开业时对本刊记者所说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奇瑞和捷豹路虎这对合资伙伴之间如同“夫妻关系”,有摩擦,但以平等与合作为前提。

不过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这些。这是一场注定难被很多人理解的合资。这是因为奇瑞背负着早年曾经是中国自主品牌旗手的包袱,同时最近这几年一直进行的调整和销量未再如先前光鲜,导致人们在情感上对奇瑞难以接受。

另外,中国人的劣根性—窝里横、不自信、见不得人好,更比思维定势和头脑简单化,容易导致对奇瑞此次合资事件的各种不当猜测。

或许时间将显现这场合资对于奇瑞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当下能够最大程度还原奇瑞如何同捷豹路虎合资的全过程,无论对于现在还是对于未来的中国汽车业,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2012年11月,奇瑞捷豹路虎在常熟工厂举行奠基仪式。此后,《汽车商业评论》展开了这家中国最后合资汽车公司合资始末的全调查。我们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接触跟此次合资有关的人物,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为我们盲人摸象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这是一个外界所不知道或者说仅仅知道一二的故事,但确实值得我们去了解。

1、去英国

在加盟奇瑞以前,国内媒体对陈安宁几乎没有报道,这位曾在福特汽车公司效力20余年的汽车研发人才,2009年底回到了国内,2010年初,加盟奇瑞。

到公司第二天,奇瑞相关高层就给陈安宁安排了他来奇瑞的重要任务—打造奇瑞的雷克萨斯,希望他能够带着一个团队做奇瑞的豪华车。

陈安宁闻之一惊。他来奇瑞并非是打造豪华品牌,现在这个任务,让他觉得突然。更关键的是,无论是技术占有还是资源积累,奇瑞都不足以向上突破至打造豪华品牌。他不好直接回答不可能,只是说“回去考虑考虑”。

思索再三,陈安宁表示,做一款豪华车会花很大工夫,第一条就是要花很多钱,至少数十亿元人民币,但已经启动高端品牌瑞麒却显然难以为继的奇瑞并不愿意放弃这条路,代价再高,“也要做”。

实际上,相比当时的数字,现在股东双方对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公司的投资在2014年底即将超过109亿元。当然,这里面不仅包括4款产品的研发,还包括工厂建设和研发中心等等。

恭敬不如从命。陈安宁迅速在奇瑞内部成立代号为NGX的工作组—NextGenerationX(未知的下一代车型)。尽管如此,面对当时的情况,他还是有点无从下手,根据多年的做车经验,他判断,“我们自己做这个事儿是不行的,要找豪华品牌一起做”。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奇瑞萌发合资想法,实际是陈安宁的临时起意。毕竟靠自己做高端困难重重,只有与高端品牌合资,才有可能实现奇瑞的梦想。当时他们分析了一圈,发现也就还有捷豹路虎没有在中国合资。

彼时的捷豹路虎刚被印度塔塔集团收购不久,尚未复苏,但是无论技术抑或品牌,根基都比较深厚。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久在海外的陈安宁动用了私人关系,很快联系上捷豹路虎,遂决定立即与奇瑞常务副总经理郭谦一同前往捷豹路虎英国总部面谈。

当时,恰逢冰岛火山爆发,导致很多航路中断。原定的会面被推迟到2010年5月28日。

当天上午,在伯明翰附近的总部,陈安宁与郭谦一起会见了捷豹路虎母公司塔塔集团的时任CEO卡尔•彼得•福斯特(Carl-PeterForster),以及捷豹路虎全球CEO施韦德(RalfSpeth)。

这次历史性的见面,奇瑞捷豹路虎现任常务副总裁朱国华曾经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简单提及,但未见更详细的报道。但是显然,这项合资诞生的最初动力是来自奇瑞。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陈安宁和郭谦向对方说明了来意,而双方针对中国豪华车市场,各自谈了自己的观点,最终得出一致的结论——中国豪华车市场不错,很有潜力。但不能令中国来客尽兴的是,虽然福斯特与施韦德表示确实要在中国制造捷豹路虎,但不能确定是否要和奇瑞合作。

事实上,2010年5月,捷豹路虎母公司塔塔集团行政总裁在伦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塔塔计划在中国生产捷豹路虎,并利用一到两年的时间来选择中方合作伙伴及建厂地点。

陈、郭此行只能说是让捷豹路虎更加确信在中国投资的价值。

2、初选

2010年7月,捷豹路虎结束之前在华长达7年进口总经销商代理制度,成立自己的销售公司,统一负责两个品牌的销售渠道管理,原本在华相对独立运作的捷豹和路虎品牌实现统一协调管理。

一个月之后,英国人高博(BobGrace)被任命为捷豹路虎中国区总裁。这时,捷豹路虎是否要在中国合资的话题被包括《汽车商业评论》在内的媒体提出。

9月,福斯特在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演讲时表示要启动捷豹路虎中国项目。这是捷豹路虎第一次在正式场合表明要在中国制造,但根据他的说法,他们不过是在中国投资进行散件装配(KD组装)以及销售。

2010年11月,英国首相率领史上最大的代表团访华。期间,施韦德表示,捷豹路虎计划在中国投资1亿英镑,建造一个年产量为5万辆汽车的新工厂。

当捷豹路虎即将在中国选择合作伙伴的消息传出后,长城、江铃、长丰、吉利、华泰等多家企业都相继与捷豹路虎传出所谓的“合资绯闻”。

此前,现在的奇瑞捷豹路虎总裁,当时的捷豹路虎采购部部长百润(ChrisBryant)已经带队在陈安宁和郭谦访问过英国之后,对奇瑞进行了回访。

这是一次正规的项目考察,英国人见识了奇瑞的工厂、研发设施和团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奇瑞“不过是安徽一个小山沟里的小汽车工厂”的印象。

2010年,奇瑞表面上还是风光无限。它的年销量已经接近70万辆,投资14亿元的亚洲最大汽车试验技术中心也于7月正式挂牌。而尹同跃、郭谦和陈安宁等诸多高层的职业背景、管理视野和英文能力也让捷豹路虎感到“不一般”。

不过,奇瑞还是没有理所当然地被捷豹路虎作为唯一的合资对象看待,此间观察人士告诉《汽车商业评论》,英国人的合资工作组制定了筛选合作伙伴的方案,意在通过三轮评估,完成“八进四”与“四进二”的初选工作。

为了拿下这个合作伙伴,奇瑞也成立了一个由陈安宁、朱国华等5人为核心的合资项目组,在2010年9月至12月之间,捷豹路虎与奇瑞一直进行着技术交流。

捷豹路虎试图详细了解奇瑞的各个方面——有哪些供应商,供应商管理流程、体系,研发的组织架构,实验室开发手段,发动机研发测试以及生产措施等等。

包括陈、朱在内的所有项目组成员都非“全职”,比如陈是奇瑞研发负责人,朱是战略规划部部长,因此,加班成为那时期他们最为平常的状态。

那段时间正是秋冬季节,南方的夜晚越坐越冷,奇瑞的合资项目组成员经常在奇瑞总部的“一号会议室”熬夜加班。在一些知情人士看来,项目成功已经不在话下。

孰知,世事难料,就在奇瑞认为他们当仁不让的时候,捷豹路虎合资工作组的想法却与他们不一样。

3、被弃

尽管一直未拿到桌面上来谈,但是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设想的确如外界所言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焦点则集中在销售、百思特网品牌、经销商渠道由谁负责,以及是否建立研发中心、发动机工厂。

2012年12月,捷豹路虎向包括奇瑞在内的潜在合资伙伴发出了一张“调查表”。而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确认销售将来由捷豹路虎来负责”,“是否确认品牌由捷豹路虎百思特网来负责”,“是否确认经销商渠道管理由捷豹路虎来把控”等50项关键问题。

这张表,决定了未来正式合资谈判的方向与框架。如果奇瑞同意了这些要求,那么未来的合资公司就成为捷豹路虎的“代工厂”——没有研发,不干涉品牌,也没有销售,只负责装配并将车辆卖给捷豹路虎中国的销售公司。

显然,如果那样原则性的问题都同意了,那么合资的性质就变了,而且对于奇瑞合资的初心——想要做豪华车,没有任何的帮助,因为奇瑞几乎不参与它的任何过程。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在这个问题上,奇瑞一开始立场就非常明确,如果要做,就做真正意义上的合资公司,包括国产化,包括研发,包括销售整个全价值的工作,不能仅做KD装配。

实际上,这也跟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背道而驰,不建设研发中心、不建设发动机厂,合资公司将无法通过审批。因此,对于那张表格,奇瑞选择了“搁置”与“不回答”。

但对奇瑞极为不利的则是,有其他潜在合作伙伴痛快答应了捷豹路虎的一系列要求。也因此,2011年1月,捷豹路虎与奇瑞的联络日渐减少。

大约1月30日,春节前两天,陈安宁带领项目组成员朱国华和丁函一起来到了捷豹路虎中国总部上海作最后的努力。

这次会谈只进行了不到半小时,对于双方争议的问题,捷豹路虎方面客气却坚决地表示,如果不同意,就不谈了。奇瑞只能不谈。

这个春节,陈安宁在美国,朱国华在南充,尹同跃在芜湖都应该过得有些不悦。当时,外界则已盛传,尽管合资进入“二选一”阶段,但奇瑞已经“出局”;而另一家合资潜在对象长城汽车,则极为可能获选。

春节过后,奇瑞获得了来自捷豹路虎内部的消息——(原创版权www.isoyu.com)时任塔塔集团CEO福斯特以及捷豹路虎全球CEO施韦德,即将前往中国,对最终进入“二选一”的两家企业进行拜访。

两位CEO乘专机到中国天津,2月14日,前往保定的长城;2月15日,转往芜湖的奇瑞。

奇瑞当时得到的信百思特网息,福斯特与施韦德的到访,实际上是出于一种“礼貌”——感谢奇瑞在过去寻找合作伙伴期间做的配合工作,但是他们已经选择其他伙伴,实际上就是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