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什么时候入伏天(三伏热多久?)

/ 0评 / 0

今年什么时候入伏天(三伏热多久?)

小暑后就迎来三伏天了百思特网,但具体是哪一天呢?其实每年的时光都是不一样的。虽然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最热,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入伏。为什么有的年份三伏是30天,有的年份三伏是40天呢?去年和今年都是40天,这有什么预示吗?下半年是旱是涝?农谚有什么说法?

伏又称伏天,是头、中、末三伏的总称,称为三伏。伏又称长夏,表现阴气为阳气所迫藏伏地下。“夏至三庚数头伏”,也就是说,在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即入伏,今年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

怎样断定庚日和入伏时光?

三伏的时光如何设定,首先说说什么是庚日。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搭配来记日子,天干有甲、乙、丙、丁百思特网、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数字。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天干和地支中排在奇数位(单数)是阳,比如甲、丙、戊等,子、寅、辰等;同理天干和地支中的偶数位(双数)为阴。如甲子、乙丑、丙寅、庚午等等用来计数,一个轮回60次,用以纪年、月、日、时辰等。纪日时,每逢有“庚”的日子被称为“庚日”,因为天干是十个,所以每10天便有一个“庚日”。

初伏、末伏都是十天,中伏有的年份是十天,有的年份是二十天。农历历法规定,夏至日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开端进入头伏,立秋日之后的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如果夏至日后的“庚日”距夏至日较远,入伏后20天时,已过立秋日,就开端进入“末伏”,这样“中伏”就是10天。如果“庚日”离夏至日较近,入“伏”后到第20天时,还没有到立秋日,则“中伏”必需延伸10天,增长一个“庚日”的时光,这样,“中伏”就20天了。

也就是说按照干支纪日的排列,夏至节气以后涌现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开端,也是三伏中的第一伏。以此类推,10天后涌现的庚日(夏至后第四个庚日)便为中伏,也就是二伏,那么夏至后第五个或者第六个庚日是三伏(末伏)。到底是第五还是第六呢?这要看立秋,因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才是末伏。如果第五个庚日涌现的时候,已经过了立秋节气的话,那么这个庚日就是末伏的开端时光,这一年的三伏天就只有30天,否则就会有40天。

为什么以庚日的起始来设定三伏?这仍与五行理论有关,因为夏属火,庚属金,五行中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一直伏藏一个长夏(三伏)直至秋季到来。

今年三伏天时光表

初伏:公历2020年7月16日(农历5月26日)-2020年7月25日(农历6月初5);

中伏:公历2020年7月26日(农历6月初6)-2020年8月14日(农历6月25);

末伏:公历2020年8月15日(农历6月26日)-2020年8月24日(农历7月初6)。

下半年是旱是涝?

我们可以从三伏的农谚来预测下半年的年景。“头伏有雨,伏伏有雨”这句农谚是说在入伏的百思特网时候如果下雨了,那么表现在二伏、三伏的时候雨水也比拟多。那么头伏下雨好不好呢?在民间还有“伏雨难求”一说,说的是头伏下雨了,那么预示着这一年的的食粮就会大丰产。还有另一句农谚也可以验证下雨是好事——“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意思是说在农历五月份的时候,就算是涌现了旱情也没事,农历六月份涌现连续性的阴雨气象,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因为此时正是作物生长兴旺须要水分的时候,下雨预示着今年会有一个好的收成。中伏和末伏刚好在农历六月,所以头伏下雨好。

中央气候台:华北大部、黄淮、江汉北部、西北地域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水热条件利于作物兴旺生长,但局地洪涝灾祸风险高。东北地域北部仍将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有产生低温冷害和涝灾的可能,不利春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硬朗生长。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气温偏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高温热害威逼不容疏忽,对水稻生产不利。另外,预计7月将有1~2个带气旋登陆影响我国华南沿海地域,部分农田可能遭遇暴雨洪涝!

俗话说“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候,农村老话:“入伏有六怕”,你知道是哪六怕吗?你的故乡会在入伏的时候吃饺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