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怎么办?)

/ 0评 / 0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怎么办?)案例:

某医院急诊科,救护车一下接回两个车祸伤患者,皆为男性,都是急(原创www.isoyu.com版权)危重伤患,一个头部颅脑损伤,另一个意识模糊,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不能准确提供性别和年龄。

两名危重患者同时进行抢救,科室值班的医护人员全部上阵,立即开放绿色生命通道。即使来一个“外援”,抢救人力还是捉襟见肘,人力不足,护士长急忙向护理部求援,护理部给急诊科调来一个应急护士。

即使这样,还是忙中出错,这名应急护士忙乱之下,采血时出错,给颅脑损伤的患者采了两次血,延误了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备血患者的抢救时间!

解答

那么,话题来了!

患者身份识别出错,怎么办?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身份识别制度,导致没能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如果科室病人较少,抢救不多,那么,像上述话题中的这种情景,就极少出现。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往往发生在这种病人多,抢救任务重,护士少的紧急时刻。患者身份识别出现错误,后果很严重。

可以想象:一旦出现患者身份上班错误,不是出现医疗护理差错,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威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甚至会酿成不同程度的医疗事故。

分析:

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和医护人员因素两种。

患者因素:

1. 患者属于“无名氏”患者范畴。

2. 患者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身份核对 患者病情危重,不能有效配合护理人员的身份核对工作。

3. 医护人员未能给患者正确佩戴和使用腕带。

医护人员因素:

1.不能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唯一识别患者身份的方法,应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识别方法。

2.对昏迷、谵妄、嗜睡等意识障碍、无自主行为能力及危重患者,沟通障碍患者未能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或核对不认真,或给上述患者的“腕带”佩戴错误,或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没有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发生身份识别错误。

3.腕带信息录入不准确、不及时,护士在接诊入院患者时未能与家属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并予以佩戴。

4、护理人员进行诊疗护理时核对不仔细。

5.患者身份识别程序不正确、不严格,导致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图文无关

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各科室要严格落实患者识别措施,转科交接程序,并记录。尤其是急诊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新生儿科、儿科、专科监护室等重点科室,更要加强监管,急危重症患者手术前或进入监护室前,必须完成腕带信息的填写与核对。

如何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很简单,详见护理核心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但真要执行落实起来,说易行难!

一、《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护理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查对方式、两个查对项目,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2.对住院患者查对方式包括:查看床头牌信息/腕带信息、护患双核对;必须查对项目包括姓名和住院号,禁止以房间、床号、条码扫描作为识别患者的唯一依据。对门诊患者查对方式包括:查看门诊病历、护患双百思特网核对;必须查对项目包括姓名、门诊(ID)号。其他查对项目包括性别和出生日期等。

3.进行护患双核对时,对意识清醒、无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让患者陈述本人姓名,护士确认;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护士确认。

4.新生儿、手术、特级护理、意识不清、无名患者、语言交流障碍等重点患者需使用“腕带”,并严格执行“腕带使用制度”。

5.患者转科交接时,交接双方与患者或陪同人员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做好交接登记。

二、患者身份识别程序

1.清醒患者。操作前查看患者床头卡片(查对床号、姓名、性别),询问患者姓名与其确认身份,无误之后,再执行下一步的操作。

2.手术患者需在术前由病房护士为其佩戴腕带,应清晰、准确填写腕带信息,禁止涂改,须经双人核对腕带信息与患者相符后方可为患者佩百思特网戴。手术当日接患者时再次核对患者身份,进入手术间巡回护士核对患者身份,术前麻醉师、主刀医师及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患者身份,术中执行操作前通过腕带核对患者信息确认身份,术后与病房护士核对信息后交接,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

3.对昏迷、谵妄、嗜睡等意识障碍、无自主行为能力、新生儿、手术及危重患者。评估患者病情,执行腕带识别制度,填写患者信息,家属确认双人核对签名,执行各项治疗护理前核对腕带信息。

接诊、抢救“无名氏”患者,如何进行身份识别?

上述案例中,医护人员就是因为接诊了“无名氏”急危重伤患惹的祸!

无名患者身份标识及查对方法:

(1)护士接诊无名患者时,暂时用“无名氏”替代姓名,如遇多名无名氏患者就诊,在无名氏后按1.2.3……编号,如无名氏1、无名氏2等。

(2)在腕带姓名处填写“无名氏加编号”,在腕带右下角空白处填写无名氏“来源地”,其它信息如实填写,双人核对无误后为患者佩戴腕带,待患者身份明确后,更换标有患者确切信息的腕带。

(3)患者入院信息百思特网、腕带、病历记录、抢救记录、处方及各类申请单上的各项信息保持一致。

(4)查对项目包括:床号(门诊患者无)、无名氏加编号、住院号/门诊(ID)号、性别、来源地。

患者身份识别出现错误,还能怎么办?

不要慌乱,发生了患者身份识别错误事件,立即启动患者身份识别出现错误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立即停止当前操作,通知医生及护士长,采取补救措施。

2.如果发生用药错误,立即停止用药,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备齐抢救用物,必要时配合医生抢救。保留残留尿液和给药装置。其他情况,参照此法应对。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及抢救过程。

4.科室按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上报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5.科室组织相关人员查找、分析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整改。

总之,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腕带制度是保障患者身份识别正确与否的正确措施,在患者身份识别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确保患者身份正确,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