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满族风俗(东北方言中的满族风俗)

/ 0评 / 0

东北方言满族风气(东北方言中的满族风气)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处所,

东北方言的形成受多种民族语言的影响,

其中满族语言占领主要的位置。

满族语言对东北方言发生了必定的影响,尤其在词汇方面,渗透更加显著。许多词经过长期的沉淀成为汉语方言中的底层,却为今天的东北汉族人民普遍运用,循习不察。满语中的许多词进入东北方言中。而汉语中接收满语最多应该数满语俗语,不仅汉代迁徙的清代人用它,而且至今仍坚持着兴旺的性命力,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涯。

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东北方言中的满族风气:

装大瓣儿蒜

意为装腔作势,装一把手或处所老大, 满语名玛查。啥是大瓣蒜?就是小根蒜,俗称大脑瓜儿,中药四百味称其为薤白,有去毒,除温之功用,吉林乌拉街打牲衙署曾经以其为贡品进贡大内。因为小根蒜是独头,被称大脑瓜,满语为昂邦乌朱,似蒜不是蒜,借喻某些人,像小根蒜一样,自称独头老大,装大瓣蒜。

歘(chua)嘎拉哈

满族游艺运动。嘎拉哈为猪、牛、羊、鹿、狍等后蹄骨制造,呈六面体,仰卧倒翻总有一面朝上。去掉两头,四面为珍、坑、抱、驴等称呼。嘎拉哈玩法有弹、抓、搬、泼、赶几种玩法,即弹珍儿,抓对儿,掷珍儿,抢抱子,大把抓,赶羊等。症结是歘,歘为何意?歘为迅疾。你想铜钱儿码头甩在空中,在即将落炕的一瞬间,要接住,还要把炕上的嘎拉哈搬出或珍儿、或坑儿、或抱儿、或驴来,不是歘这样的迅疾,如何完成。

歘字生涯中常用,如说那猪不爱吃食,上糟子歘一口就走了。又说,薄暮外面蚊子太多,刚出去,就被蚊子歘了一下。而人们经常说的是,这几天我在家,歘空儿请你来一趟。

推饸饹车

意为相互推诿。饸饹,古称河漏、合络、合酪,北方一种传统煮制面食。王桢《农书荞麦》“……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或做汤饼,谓之河漏。河漏涓细如粉,亚于麦面,风气所尚,供为常食。”河漏是由荞麦面加水等和成面团,放入河漏床内,经压挤成条。煮熟后浇以佐料即成。

饸饹床上有细眼,一锅清水如河,加工出的食品最初被称河漏,后取左形右声且谐音为饸饹。饸饹床,又称饸饹车,生产河漏时需将荞面放入饸饹车重复挤压,故又称推饸饹车,或推饸饹船。引申为办事不负义务地相互推诿,用今天的话叫“踢球”。

开面

就是给面子,不开面就是不给面子。源于满族婚嫁习俗,对新娘面部润饰。女子生来只开面一次,表现已婚。一般在婚嫁当日上头之落后行。届时由有德行、儿女双全的“全福”老妇人,用合好的彩色线铰去女子面部和脖子上的绒毛,铰细百思特网眉毛,然后修齐鬓角,涂脂粉,以此象征别开生面,这叫开面。

开面引申为给不给面子。如“这人倒是挺开面的,谁求都行。”

耍花丽棒儿

花丽棒儿,一种儿童玩具,引申为衣着华美,但没有真本领的人。

花丽棒儿,又称花凌棒,花拉棒儿。花丽棒至少有三种情势,一是将柳条扒皮并缠绕,放入火中熏烤,柳条显出花纹;二是木棒中间镶入三组每组三个乾隆大钱,摇起来哗哗作响,东北大秧歌大拉花的往往执有一根花拉棒;三是改乾隆大钱为彩色玻璃球,耍起来耀眼夺目。

花丽棒儿又引申为浑身带有花纹的松鼠、青蛙和翅上带斑的蜻蜓及衣服过花的女人等等。如:别看她衣着华美,充其量就是个花丽棒儿而已。

耍花丽棒儿,意为摆花架子。

扯拉拉狗

满族儿童游戏,引申为不干正经事,扯闲白。最初源于满族老鹞子(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抱子(老母鸡)领一帮鸡崽子(加入游戏者)与老鹰对擂,每诵一段歌谣,如:两个小孩打锁链,锁链花,买咸瓜,咸瓜苦,买咸卤,咸卤咸,摆大船……老鹰向鸡崽子动员一次进攻,直到把一串串鸡崽子一个个捕捉下来而告终。

呜哇嘡

本意娶媳妇。满族婚俗,满族人家结婚,要请几伙吹手,进行吹喇叭比赛,重要旋律是呜哇嘡。呜哇嘡成了结婚娶媳妇的代称。满族儿童游戏,模拟结婚场面,两个孩子,四只手搭成马莲垛,抬起男孩或女孩,举办结婚典礼,一边有人口喊:“呜哇嘡,呜哇嘡,娶个媳妇尿裤裆……”

八杆子打不着

杆子,满族人家四合院东南角立长至九尺索罗杆子,上有锡斗,盛装碎米,供乌鸦、鸟雀啄食。传说乌鸦曾救过叫小罕子的清太祖努尔哈赤。那时,小罕子被辽东总兵李成梁追赶到一片旷野,突然天降神鸟,漫山遍野,罩住了无以藏身的小罕子。满族人得了江山,不忘乌鸦救主,院中立神杆,饲俸乌鸦鸟雀。平时我们说日上三杆,或说谁谁太慵懒,睡到太阳一杆子高还不起床,指的就是索罗杆。八杆子打不着,引申为关系太远,或走得不近。至于“有枣没枣打三杆子”,是闯关东带来的话,与索罗杆子无涉。

保裉儿

保准,确定的意思。裉儿,是上衣靠腋下前后襟相连的接缝。这是一件衣服症结之所在,也称裉劲的处所。衣服破坏,从裉开端,工艺如何,体现于裉。做衣服煞了裉,即大功告成。衣服做得好,被称为保裉儿,引申为控制了症结,可以保准。

摆谱

摆门面,摆架子,意在显示自己的势力、位置。谱是排场百思特网。形容某些人刚刚有了位置、财富或权势,“这回可来谱了”,或“谱可大了”。“瞧人家,真够个谱”。这个“谱”多半是 “摆”出来的,是无谱硬装出来的。

十七世纪,满族突起于东北,继之入主中原,随同着与中原文化接洽的日益紧密,使得满族修谱之风较之中原汉族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家家有谱,户户有乘”。

每逢龙虎之年即京城点状元的大比之年,或新粮即将入仓的丰产时节或祖宗诞辰,满族人家要进行祭祀运动。第百思特网一项内容是将谱书或谱单挂出,这叫晾谱,也称摆谱。大家坐在一起摆谱,看看谁家的谱大。

摆谱原来是东北满族在祭祀中一项庄严的运动,被东北方言借用为摆架子,撑门面,略有贬义,但无伤大雅,却有丰硕的文化内涵为依托。

啷当

搁置、闲置。比喻说这个事啊让你啷当了二十来天也没办成,大概的意思,左右的意思,如这盘饺子二十啷当个;悬挂或悬吊,或者耷拉的意思。说啊,那个人一天没有个笑模样,一天啷当个脸子给谁看呢?又如那只狼啷当着大长尾巴就进山了。

啷当源于东北满族生育习俗,满族人家生了孩子,在子孙绳上记上数,一根很长的绳子,生男孩呢系一个小弓箭,表现满族人崇尚武功,生了女孩呢就系上一个红布条,这个红布条就叫红布啷当,也叫布啷当。引申为一个人没什么用,也不能不要他,放在那个地位上啷当去吧。

不得烟抽

不被重视,不受看重,不吃香。东北有三大怪,反应了土著民族满族人的生涯习俗(窗户纸糊在外,赡养孩子吊起来,十七八的姑娘叼个大烟袋)。满族人管烟叫巴不巴古,十七八姑娘,将大烟袋装上巴不巴古,自己抽吗?多半不是。家里人来去客,她给装上烟袋,抽上两口通气了,就交给客人抽。

抽别人递过来的烟袋,是被人重视的表示,东北方言就叫得烟抽。反之,那就不得烟抽。不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