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历史(楚国在历史上是如何辉煌的?)

/ 0评 / 0

楚国历史(楚国在历史上是如何光辉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多姿多彩的时期之一,出现出了无数的明君贤主和豪杰英雄。也正是在这个令人炫目和眼花燎乱的时期,一直被周王朝和中原列国称为“南蛮子”的楚国,在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僭号称王,胜利的脱摆了对周王朝的羁绊,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途径后,快速地突起强大,以至后来的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并一度成为疆域最大,权势最强,人口最大,物产最丰硕的国度。楚庄王能以气呑山河的豪举名列“春秋五霸”,不仅在于他自己具有雄治武功和冲天的抱负,而且在于楚文王和楚成王为其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本,特殊是楚文王迁都于郢为其奠定了楚国的发展基础。

楚文王是“春秋荆楚第一王”楚武王的儿子,名熊赀,于公元前689年即位。当时,楚武王为平定汉阳诸姬之首随国的叛盟,不顾年老体衰,带病亲征,病逝于征途,熊赀被楚国令尹斗祁和莫敖屈重按楚武王临终之言拥为楚王。楚文王是一位具有远大抱负的国君,他以气呑山河的非凡之笔写下了光荣照人的一页。

楚文即位后做的第一事就惊天动地,不仅让当时的楚国人欢欣鼓舞,更让后世的楚国人叹为观止,就是现在研讨楚史的专家们也都把他所做的这第一件事引为美谈。那就是公元前688年,也就是他继位的第二年,将楚国的都城由丹阳整体搬迁到了郢都,也就是2021-09-28 湖北省江陵县的纪南城。

为何要举国搬迁呢?他自有他的道理:楚国阅历代开辟已雄居被中原各国所称的“南土”,特殊是武王称王后,不仅将罗、鄀、鄢、绞等国纳入楚国版图,而且威服了汉东的随、郧等大国,全部汉水流域的中部都被楚国牢牢地掌握住了,全部疆域已经十分广阔,这已引起了以周为首的中原各诸候国的警觉,为了防止楚国向北发展,中原各国都在绞轻脑汁想用各种方法对付楚国。在这种局面前,楚国既要一如既往地向北方开辟,还要确保自身地绝对安全,国都是全部国度的中杻和中坚,无认论是从守土上讲,还是从开辟的同时保安会上讲,现在的国都所在地都已不适应时期的请求了,依照与时俱进的观点来看,就必需打破现在国都丹阳偏踞一地的不利局势,定好本国的基础。所以,几经选址,他最后将都城迁到了纪南。

考核纪南城所处的地理地位后,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有着十分优胜的军事防御环境:纪南城的南面10公里左右就是长江天堑;北面约11公里处有一座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的纪山作为屏障;西面约4公里处有八岭山,从八岭山再往西12公里有沮漳河,河水湍急,又是一道绝好的自然屏障;而纪南城往东不远的雨台(原创版权www.isoyu.com)山低丘和长湖等诸多湖泊也可用于军事防御。在稍远的北部是今宜城南部和钟祥、荆门一带的山区,十分利于屯兵驻守。而东南部则有云梦大泽,往东北约百里处即是汉水天险。再从交通方面来讲,纪南城之北,有通往襄阳、南阳的古大道。南边的长江是楚人赖以向东、向南发展的重要水道。而邻近的汉水、云梦泽、沮漳河等河流,十分利于军事物资的运输和调动部队。

郢都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兼有水陆之便,东接云梦,西扼巫巴,北连中原通衢,南临长江天险,不仅自然条件优胜,而且战略位置主要,楚文王选择纪南城一带作为都城,使得楚国具有四面环水、周围倚山、易守难攻的形胜之都。此后,郢都成为楚国历史上长达411年之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楚国的发展与壮大,起着十分主要的作用。清人顾栎高说:“楚横行南服,由丹阳迁郢,取荆州以立基础。武王取罗、鄀,以鄢郢之地,定襄阳认为门户,至灭申,遂北向以对抗中夏。”

为了承继楚武王“欲观中国之政”的意愿,楚文王志立于开辟中原的通路。他当时进攻的重要目的是汉阳诸姬。在大洪山与桐柏山的西麓,楚文王志在申、吕两国,而伐申、吕必需过楚。邓国在今湖北襄樊市北,是江汉平原达南阳盆地的咽喉之地。由于楚武王取邓曼为夫人,所以邓国事楚文王的母舅之国。文王深深地知道,自己要北上中原就必需拥有邓国这一战略重地,所以他早就将占据邓国作为自己必需实现的蓝图。

楚文王在定都于郢后,立即将主攻方向直指南阳,以便百思特网叩开北通中原的大门。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二年),楚文王领兵远攻申国。申国事周宣王所封的姜姓国,是西周王朝掌握荆楚的重镇。攻打申国必需向邓国借道。邓国与楚国近邻,邓人对楚借道攻申是有警觉的,为了绝邓后患,邓国的三位大夫骓甥、聃甥、养甥极力主机伺机杀掉楚文王,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但邓侯不听。楚文王经邓攻打申后,回归时果然又顺路攻打了邓国。十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78年,楚文王正式向邓国发起兼并战斗,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邓国灭除了。楚国灭邓后,南阳盆地的申、吕、缯等国就完整裸露在楚国的面前,这些小国很快就被楚国灭除了。

楚文王降伏汉东诸国后,一直想向中原扩大,但苦于师出无名。恰在此时,地处汝水流域的蔡国(今河南新蔡西南)和地处淮水流域的息国产生了抵触,这给楚文王出兵蔡、息供给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来陈国(今河南淮阳)国君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嫁给蔡侯献舞,小女儿就是息妫,长得如花似玉,嫁给了息侯。蔡候和息候的关系原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担挑”,但是当息妫回陈国省亲,经过蔡国时,色迷心窍百思特网的蔡侯在宫中设宴招待时,见其美貌无双,欲图不轨。妫氏见他无礼,大怒而去。息侯听说后十分愤怒,就派使臣入贡于楚,密告楚文王说:“蔡自恃与齐联姻,不肯朝贡于楚。若楚军攻我,我求救于蔡,蔡侯年青而又大胆,必定亲自来救。我与楚合兵攻蔡,就可以俘虏蔡侯。既俘虏了蔡侯,就不怕蔡国不朝贡。”楚文王大喜,就在公元前684年(楚文王六年)秋天,就兴兵伐息国。息侯求救于蔡,蔡侯果然亲自领兵来救。安营未定,楚伏兵四起。蔡候低档不住,匆忙向息乘奔去,因息候不开城门大败而走。楚兵从后追赶,追到莘,活捉了蔡侯。息侯大犒楚军,亲自送楚文王出境。

后来,蔡侯知道中了息侯的奸计,对他恨之入骨,就在楚文王面前多次以“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措生态之美”等语言赞誉息妫的美貌 ,楚文王听说后感叹道:“我若能得见息夫人,虽逝世无恨。”蔡侯说:“以君之威,要齐姬宁子至之也不难,何况这屋檐下一妇人?”文王朝思暮想得到妫氏,便借巡查各方之名,率军进入息国,先用伏兵之计俘获息候,后又在宫中俘获了息妫,见其脸似桃花,确有沉鱼落雁之貌,就在军中将其立为夫人,称“桃花夫人”。之后,楚文王将息国改为楚国的属地。伐蔡灭息、北图中原的主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扩充了楚国的疆土,而且在于楚文王所采用的办法具的戏剧性百思特网的后果。不仅后世楚人叹为观止,更令当时的中原列国瞋目结舍。

楚文王自得到申、息之后,以此为巩固的基地,向东可取到淮夷之地,向北可以直逼郑许洛邑,进可攻退可守。《史记楚世家》说:“楚强,陵江汉小国,小国皆畏之。”杜预在《春秋》注说:“楚辟陋在夷,于此始通上国。”一向被华夏诸国视为蛮夷小国的楚,以强有力的面孔涌现在了中原的舞台上,为诸夏所侧目,成为中原的壮大威逼。

《史记.楚世家》载:楚,祝融之后。祝融居新郑,其后裔陆毕生六子,“六曰季连,芈 姓,楚其后也”,其后逐渐西迁。商末,季连后裔鬻熊投归周文王,并任“文王之师”,当时楚权势弱小位置低下,在周武王时的歧阳之会上只能“守燎”。鬻熊之曾孙“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当时为第四等爵的子爵,疆土五十里。丹阳地望历来有争议,大的有秭归、枝江、浙川三说,随着考古材质的增多,目前多数学者主意淅川说,即早期都于丹水上游的商县。但此地近周都,受到周的压力,要想发展,只有沿丹水而下向当时距周都较远,经济还比拟落伍的荒蛮之地迁徒,后居于淅川境李官桥盆地龙战。至熊渠时,其应用与江汉间侯国的睦邻友爱关系和相当壮大的军事实力,抓住周王室衰微的有利机会,攻伐与之相邻的江水边上的小国。东北则一直攻到南阳盆地的西北部,后熊渠怕遭周打击,退出南阳。熊渠以后的几代国君应用西周末、东周初周王室虚弱的机遇,对江、汉间诸小国进行军事扩大,灭其国,扩展了楚的版图。楚文王时灭申、吕、息、缯、应、邓、蓼等国,南阳盆地尽属楚有,并在南阳设申县,辖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的气象平和,土地肥美,物产丰硕,人口众多,交通地位十分主要,是个出赋税、兵员的好处所。西周之时,南阳盆地的封国事周的南部屏障,当鄂反周被灭后,周宣王时封其舅申侯于南阳,为申国。南阳归楚后,给楚增加了壮大的活气,南阳作为楚的前边基地和门户,北可逐鹿中原,东可略淮域,退可据关自守。《左传》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载:“楚国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申、吕认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 :‘不可,此申、吕所认为邑也,是认为赋,以御北方, 若取之,是无申、 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

春秋时期,楚国的三军,中军是王族,左军是县师,右军是附庸。论战役力,中军最强,左军次强,右军较弱。左军的师徒多数取自申县,少数取自息县。申、息之师是楚在申县、息县的处所部队,在楚军中起主要作用,申公、息公亲率申师、息师随楚王楚令尹、司马征战,如《左传》中记: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4 年)秋,秦晋伐郢。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 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战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

战国已降楚实力不断受到减弱,楚北部的韩、魏等国不断南侵,西边日渐强大的秦国开端车逼于楚,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楚大败,斩首8万。楚失去淅川以西地及汉中郡,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发兵攻楚,取析15城而去, 此时内乡县以西归秦,楚顷襄王降,秦攻楚取宛,南阳全归秦有。

楚昭王时,吴军一度占据郢都,践踏江汉平原。南国盆地则仍为楚军所据守,吴军不敢问津,不过半年多,楚军在秦军支援下,击退了吴军,恢复了失地,怀王、顷襄王时,失去了南阳盆地。从此,楚国一蹶不振,以至郢都陷落,南楚消亡,如果说江汉平原是楚的腹心,那么,南阳盆地就是楚的咽喉,得南阳盆地则楚存,失南阳盆地则楚亡。南阳境内的现存比拟著名的城邑有3处,分离是宛城、 龙城、析邑。

宛城的前身是申城,即周宣王封其舅申侯于南阳时所筑的申城,楚灭申后设申县,为申县治地,至春秋晚期开端逐渐改为宛城,秦汉为南阳郡治,汉宛城较大,是在楚宛城或申战的基本上扩筑的,楚宛城较小,约在汉宛城的北部。

龙城,位于淅川县李官桥盆地丹江东2800米,南距丹、汉汇流处30多公里,现被丹江水库吞没。据七十年代一次库水下落刚露出城墙时调查,龙城东墙长730,南墙长1030,西墙长915米,北墙长974米,墙宽约8米,残高1-3.3米,夯土筑,夯层厚7-10厘米, 平面圆夯,夯窝直径8-10厘米,夯土中含西周时代的陶鬲、陶罐、陶至及其它绳纹陶片。汉代的板瓦、花纹砖散看法表。此城可能曾是楚的都城--丹阳。

析邑故城,位于西峡县城东北的莲花寺岗上,该土岗南北向,西邻淅水。城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700米,南墙长500米,西墙长750米,北墙长400米。夯层厚约8厘米,城内文化层厚1米多,有战国时代板瓦、筒瓦、瓮、罐等,经常在城周发明铜镞,有时铜镞成束,每束10枚,在北部发明战国时墓葬,出土有铜鼎等,此城为楚析邑,又名白羽城,时期为春秋,省级文物掩护单位。

楚长城。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是个三面环山南部启齿的地,东北部的方城缺口为江汉通向中原的孔道,西部是江汉通向关中的咽喉,楚在东、北、西三面依山势地形筑城自守,东墙北始自方城山(又名黄石山,今名小顶山)东麓,越盆地东北缺口至桐柏山的泌阳县,在这些险要地段筑城设关,其长度约100公里,北面以山为城,山谷间设关, 在春秋时代当以设关为主,齐桓公以“八国联军”伐楚,楚屈原“以方城认为城,汉水认为池”,阻拦齐人南下,齐只能在方城外虚张声势。战国中期进行了完美。今方城山西麓山谷中的黄家村尚存大关口遗迹。在山谷狭道东边有并列的两座东西向的土垣,垣残高1.5--3米,顶残高1.5米,底宽10米,其中北垣长810米,南垣距北垣250-380米,东西长640米。狭道西亦有两道近东西向的城垣, 仅存下部基本,北垣有成排的石墙基,南垣称跑马道,西垣共长1419米。楚长城西墙北始自西峡县二郎坪乡的汉王城,南入邓州境。汉王城筑于沙帽岭山北麓,南北长约480米,东西宽约250米,西墙大半依一小山梁筑。残存城墙顶宽1.5-4米,底宽10-18米,东北角残高3.4米, 城墙上散落许多战国时的板瓦、筒瓦。汉王城以南依地形而筑,“无土之处,累石为固”。在袁店东南的八里岗处,丹水(古名菊水)流经此处后叫长城河,岗下有长城铺村,长城驿,此处为南阳通向关中的要道,楚长城西城经此处,楚长城西段当筑于战国中晚期,以防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