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外向孤独症有多可怕)

/ 0评 / 0

余杰说:“孤单就是篱笆。有了篱笆能力有自己的园地。”

孤单的人,总是把自己的心坎封锁起来,在他的面前,有一堵无形的高墙,把自己圈起来,外面的人进不来,他自己又不愿意走出去。

有人以为,孤单是一种享受。一个人偶尔独处几天,孤单一段时光,是愉悦的,是有一种远离喧嚣的快活。但是一个人长期孤单,就会活得很无趣,甚至有心如逝世灰的感到。

一个孤单的人,往往有这几个特点,看看你有没有。孤单感,重要来自于心灵深处,有的人把这样的感到当成享受,有的人畏惧这样的感到。

1.站在人群中,认为自己是被世界遗忘的人。

一个人最孤单的时候,不是独处的时候。因为独处的时候,是自动分开熙熙攘攘的人流,过安适的生涯。

一个人最孤单的时候,是身边有很多人,但是自己却连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找不到,感到自己被世界遗忘了。说什么都没有人理解自己,一启齿就是说百思特网埋怨的话。

当你走进生疏的城市,站在人来人往的车站广场,却没有一张熟习的脸,连一个笑容都没有看到,你是不是很孤单?

一个孤单的人,在越人多的处所,越感到孤单,认为自己是百思特网“过剩的人”,他自己也不愿意自动融入社会大家庭。

2.每天抱着手机过日子,但是打开手机,多半是和生疏人说话。

孤单的人,无聊的时候,就看手机,看几个小时都可以。也许他在网络里爱好和生疏人说话,因为彼此都不熟习,可以随意说,还可以发怨言。万一对方和自己聊不到一块,那就不聊了,互相拉黑,就当什么都没有产生。

孤单的人,抱着手机看无聊的视频,随意翻看文章,能够打发时光就行了。他没有想过,打开手机可以做什么,有什么目的。有时候,他也会想和熟人聊几句,但是打开微信的时候,忽然认为什么都想说了,他畏惧打扰别人,也不想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3.越来越不想出门,可以在家里待好几天。

我的朋友文都,他今年三十五岁,还没有成家。他找过两个女朋友,但是因为没有共同语言,就分别了。恋爱失败之后,文都越来越孤单,可以几天不出门,饿了就吃泡面,困了就睡觉,也不管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

有一次,文都的手机没有电了,家里人到处找他,成果找了几个处所,都没有见人影。后来,到他的出租屋敲门,足足敲了半个小时,才听到门“吱呀”一声打开。看到文都睡眼朦胧的样子,他的父母是又爱又恨。

孤单的人,不是百思特网独处一段时光,而是长期一个人待着,不与人接触,他还常常想一个人去深山老林里隐居。也许,他的潜意识里,想要逃离这个社会。

4.在单位,总是默默无闻,有没有来上班,别人都不在乎。

我们单位有一个叫阿恒的人,可以说是“来无影去无踪”。他什么时候来上班,什么时候下班,都没有人发明。他走路的脚步很轻,说话的声音很小,做事也是不急不慢。

有一次开例会,等到会议要开完了,阿恒才姗姗来迟,轻手轻脚坐在最后一排地位上,谁都不知道他迟到了。散会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他,认为特殊生疏,我们都在一个单位上班,居然几天都没有碰面了。

阿恒是孤单的人,他妻子前几年带着孩子分开他了,他也一直没有找女朋友。他的手机一天到晚都没有电话,除了几个同事,他连朋友都没有。他也许是把自己的世界,用围墙围起来了。

阿恒还常常在周末一个人出门,去邻近的景区瞎转悠,也不和谁说话,不正眼看谁。有人向他投来异样的眼光,他也(www.isoyu.com原创版权)伪装没有看到。

5.遇到事情了,总是一个人扛着,不愿意打开“心结”。

一个孤单的人,是不会去依附别人的,他遇事了,就是一个人扛着,扛不住了也要逝世扛。因为遇到事情了,他的心中有很多的想法,也有一些疑问,但是他不愿意去问谁,只是一个人慢慢想,想不透,就算了,任由事情自由发展。

孤单的人,不是心中没有懊恼,而是把懊恼藏在心底,慢慢寻找懊恼的出口。也许他一辈子都过得不如意,但是他也不会表示出来,脸上总是没有什么表情,遇到快活的事情,不会大声笑,遇到苦楚的事情,也不会诉苦,看到社会上一些奇异的事情,他也是冷眼相待,好像都和自己无关。

孤单的感到,和“不言悲喜”的感到不一样,是有一些苦楚的感到,而不是轻松自如的感到。太孤独的人,往往心中有“解不开的疙瘩”,只是他不愿说出来而已。

6.没有什么朋友,看谁都认为不是好人。

孤单的人,是不擅长交友的,也是很不合群的。他总是把一些群体,当成“乌合之众”,不会信任群体的力气。因为他不自动去懂得别人,就情不自禁与人坚持距离,甚至是排挤别人。

自己的同窗、老师、表姐妹、同事......都慢慢被疏远了,如果是同窗聚首,都想不起有这样一个同窗了,就是看到了,也想不起他的名字。他在同窗群里,一直都不发言,同窗们就当他不存在。

孤单的人,和抑郁的人、独处的人,是不一样的。孤单是心灵深处有一股“寒意”,是慢慢封闭了自己。如果你也有以上几种特点,那就是孤单的人。

其实,一个孤单的人,愿意敞开心扉,那么孤单感会慢慢消逝。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起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