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卧底(假如让你冒充高中生,卧底校园一个学期, 你能“幸存”下来吗?)

/ 0评 / 0

校园卧底(假如让你冒充高中生,卧底校园一个学期, 你能“幸存”下来吗?)

星爷也是拍过青春校园片的。

说名字你确定知道——

《逃学威龙》。

飞虎队头号杀手周星星,为找回上司丢枪,被迫履行一项特别埋伏义务:卧底校园,假扮学生。

堂堂飞虎队队员,还搞不定高中生?

嗯,有点。

不信Sir再讲一出,现实版《逃学威龙》。

假如让你(已经成年),冒充高中生,卧底校园一个学期。

你能“幸存”下来吗?

试试看——

《高中卧底》

Undercover High

字幕起源:Classic字幕组

你也许做过这样的梦,梦见自己回到高中课堂,或者是高考考场……

为什么还会梦到?

这解释高中虽然过去了,但你心里总有道坎没过去。

也许是想 ,再给你一次机遇,必定要奋发考上清华北大;也可能是,身为空巢老人的你,懊悔着没有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早恋……等等等等。

现在机遇来了。

但,不是给你的……

美国一档真人秀,邀请7位成年人,更换身份,回高中卧底。

也就是说,开学第一天,老师会介绍:“这是我们班上新转来的同窗。”

但这“同窗”的真实身份啊,社会社会。

他们年纪在21到25岁之间(太老了容易穿帮),来自各行各业,有非公益组织CEO、牙医助手、教会老师等等。

他们重返高中,不是去玩的,而是去解决每个人心里留下的那道坎。

有高中时爱好欺侮别人的大姐大,长大了才意识到,自己好渣啊。

有的因为高中出柜,被同窗欺侮。

有的是受移民问题困扰的拉拉队美少女。

还有高三就怀上孩子的早孕妈妈。

他们共同的心声是:

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啊不,是我要飞得更高!

那就来吧——

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市,高地公园高中。

这是一所公立学校。

某种水平上说,也是一所……穷人学校。

这里往往学风差,升学率低,少数族裔多,父母是工薪或更低阶层。

在高地公园,每个人都一样

我们都是穷人

说白了,这就是一群成人带着问题去卧底问题学校。

怎么卧呢?

首先要解决的是外形关,扮嫩。

原来就显嫩的,胡子一刮、头发一扎,90后立马变00后。

至于那些长出抬头纹的,整容、拉皮是来不及了。

别怕,牙套一装,笑得闪亮,显小七八岁不在话下。

再换一身高中生的打扮。

套个活动卫衣,背上骚粉色小书包,高愉快兴上学堂。

外形关是过了,这帮具备社会经历的成年人回到高中,就会如鱼得水?

真正回去了,他们也不得不感慨,现在的高中生啊,社会社会。

你也许还不知道,但现在的高中和以前很不一样了。

每个人都在玩手机。

中国的情形估量也差不多,所以像这种没收手机、扔水桶、锤子砸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可是在美国,老师不敢砸,侵占私人财产啊。

《高中卧底》的数据显示,美国超过88%的青少年都有手机,其中89%的都玩社交媒体。

不仅课间玩,上课也玩。

有上着课用手机视频通话的。

甚至公然在课堂上放音乐。

请问你是忘却带耳机了吗?

就像如果你不想听课,睡觉可以,但睡觉还要打鼾影响到别人就比拟过火了吧。

在老师提示过后,这位同窗非但没有收敛,还把音量调得更大了……

-没叫你调大声,快关掉

-大家一起嗨起来

老师能怎么办,老师也很无奈啊。

而玩手机的学生百思特网,自己就很嗨吗?

也不见得。

每个“卧底”,都在节目组的支配下换了新手机号,注册了新的社交账户。

为的是融入高中生的社交圈子。

而他们的圈子,你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拉拉队小姐姐第一天进学校,就吸引了很多男同窗的注意。

被莫名拉进了很多群聊,新资讯一直biubiubiu地弹出来,看都看不完。

其中不乏对她身材的评价,还有邀请她一起吸毒的,甚至有人扬言要强奸她。

这真的不须要报警吗?

隐蔽在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中,是危机四伏的校园问题。

一些十六七岁的女孩对要孩子非常着迷,怀孕变成了一件很酷的事情。

未成年性行动、约炮、性骚扰现象也越来越频繁。

学校里一个黑人小同窗对着镜头夸耀:

我现在有三个女朋友

校园霸凌也越来越残暴。

男同窗的霸凌,在脸书被辱骂,会晤就遭到肢体暴力。

女同窗百思特网的霸凌,经常爆出各种“艳照门”事件。

《高中卧底》又给我们一组数据:43%的学生曾遭遇网络霸凌,全球规模内超过70%的学生曾在学校中遇到过霸凌现象。

一开端,“卧底”们只是抱着解决自己的问题回到学校。

没想到,学校里还有更大的问题期待解决。

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还有毒品、移民、枪击……

看得不少弹幕直呼:

都是作业太少给闲的

《黄冈题库》《五年三年》懂得一下

这样一比,中国高中真的好多了。

突然想狠狠赞一下我大中国

不过Sir也要提示的是,先别盲目乐观。

不要疏忽了以下几点:

第一,样本特别。

挑选的是一所美国公立学校,而且是公立中的问题学校,换言之,我们比拟的是人家的“劣等马”。

第二,背景差别。

中国事9年责任教导,很多不盘算读书、问题严重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就没有进入高中,这从一开端就为高中过滤了一层“社会气味”。

第三,能见度不同。

《高中卧底》以摄像机为手术刀,直切问题的病灶。

而在我们问题最严重的的学校中,是否被许可安插摄像机呢,安插了摄像机是否又能保证硬盘的完好无损呢……

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高中卧底》里,中学的教诲主任说了一句话,令人启示:

想知道高中生涯如何

除非你设身处地

否则当真无从知晓

“设身处地”百思特网。

今年Sir春节回家,刚上初一的侄子,不再像往年闹着要吃零食、要买炮仗了,而是整天低着头,见人也不说话,拿着台破手机……

玩王者农药。

实在看不过去,Sir忍不住说了几句,真有那么好玩吗?

他说,班上的人都在玩,我不玩,和别人聊什么……

事后回忆,Sir没认为自己批驳错了。

只是,大道理谁都会讲,可我们真的深刻调查过问题的关键吗,真的设身处地懂得过他们的真实想法吗?

或许不知不觉中,我们也长成了曾经自己眼中的,“那种大人”:

伪装自己没年青过,伪装没上过学,伪装没暗恋过同班女生,伪装没有放学偷偷跑去打游戏……

说真的,我们太缺一部《中国高中卧底》。

对00后、对中国教导品头论足再多,都不如回到校园,去认真地去看一看。

当然。

假如我们也能拍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