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规划(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 0评 / 0

城镇化发展规划(新型城镇化的五条发展路径)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活力不足、大城市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关系,走具有大、小城镇特色的发展道路。可以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聚模式、产城融合模式、旧城改造更新模式和新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五种城市化发展路径。

一、工业综合体模式

以生态产业为核心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通过发展和创造一个高效的生态工业综合体,我们可以支持一个乡镇,带动一个村庄,丰富一群农民。包括重要的创意设计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大型企业主导的生态生产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

将农业、农村、农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结合自身特点,以广大农村为基础,依托宽厚的农民,以乡镇、村庄为主战场,以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化、生态化、科技化、文化化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政府注重规划,完善技术资源网络建设和综合服务效果,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兼顾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将企业技术研发、制造、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纳入综合体,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娱乐服务,使产业综合体成为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打造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当地资源人才和特有的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重点培育支柱产业,发挥比较优势,认清发展方向,肯定特色产业,努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显著、产业兴镇”的小城镇产业发展业态。

此外,还要注意塑造建筑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在重视历史真实性、可读性、连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覆盖、发掘和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体现我国小城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名气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坚持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条件。

二、旅游城镇集群模式

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动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宜居养老、旅游地产、名特绿色旅游商品等发展,积极发展公路出行等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优质、舒适、全方位的旅游服务,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又一途径。

根据地方特点,依托自然资源,可形成海滨、文化、温泉、滑雪等特色主题小城镇,大致可发展文化主题小镇、旅游小镇综合体、旅游产业小镇、特色主题旅游度假区四大旅游小镇集群模式。

主题小镇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可打造文化名镇、古休闲小镇、民族小镇、艺术小镇、工艺小镇、商业购物小镇、电影小镇等。

旅游综合体以旅游景区为依托,可建设各类接待小镇,延伸景区泛旅游,建设会展小镇、活动小镇、休闲农业小镇等。

旅游小镇依托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批发市场等。,通过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实现特色旅游与特色产业的紧密结合,并探索城镇化新路径。

特色旅游度假区是建设新型乡村度假区,打造集休闲农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保健居住、农民集中定居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小镇。

第三,产城融合的一体化模式

上一轮城镇化,依托政府,以政策为导向,整合各方资源,涌现出一大批产业带、开发区、新城区,城区空和人口范围跨越式增加,产业结构转型。然而,增长方式单一、发展趋同、过度开发、土地腐败、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导致了单一工业区和“睡城”、“睡城”的形成。

产业、金融、产业一体化的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即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一个组团式的区域可以看作是一个复合型的城市区域。除了产业效率之外,还可以增加相关的城市服务效率,使其基础配套设施完备,包括文化设施、娱乐设施和事业设施。

以政府为主导,将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总体建设序列,把握好规划的整体性、均衡性、持续性,做到思路齐、方法齐、后果齐,使城镇功能完善。

实现“产城互动”,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需要逐步实施“三个一体化”,即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形成产业园区相对集中的“产城融合”共同体;新城规划的产业园区与各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及其重大项目的产业布局相融合;新城要结合当地资源和综合(市场区)开发应用,增强产城互动。

实现“以产兴城”,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重视提高城郊土地利用效益,以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关注有计划吸纳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就业的产业,结合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主要支撑。加快完善商业、文化、居住、娱乐等多元化功能。城市功能完善。

最后,要实现“以城促产”的目标,必须保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防止“农村建城、农民离城”的现象。通过完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鼓励和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促进各产业共同发展。

遵循产业集群、产业运营、产城融合三大理念。构建产业生态、服务生态、环境生态的立体生态。能够共同构建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第四,旧城改造和更新模式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因盲目追求“现代化”、“形象工程”和“经济效益”而拆建旧城,使得这些最具文化特色的区域迅速消失,造成“千城一面”;与此同时,大规模的拆迁建设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拆迁矛盾突出、原有社会网络碎片化等。它可以根据城市的不同功能区进行改造和更新。

城市更新不是对老城区的彻底否定,而是对老城区的不断开发、新建、扩建和完善。将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纳入城市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加强保护、合理运用、适当调整、逐步搬迁、集中指导、统一管理,寻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有经验、资金雄厚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技术资源网络城市的改革和更新,发展综合性社区。通过政企沟通,利用民间资本填补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要严格界定资金用途,加强应用监控,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防止开发项目被民营企业主导,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没有人文关怀。

同时,要立足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在城市更新和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城市体系、城市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实现时间与空在城市各部分之间的和谐。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覆盖与更新中,更需要从战略上解决覆盖与发展的冲突。讨论了城市环境、城市历史、空特征等宏观因素,确认技术资源网络包括城市空结构、经济产业结构、文化延续、自然景观等社会、经济、文化多元性逐步实现的城市更新目标体系。,并指出城市的有序更新。

五、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新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村庄边界,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按照统一要求合并新建住宅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调整产业布局,形成新型农民生活社区,形成新的农村生活方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业态。

与传统农村社区不同,新农村社区不仅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而且连接产业集聚、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是现代城市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重点是转变农民职业和生产方式,提高农民职业素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业转移,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以农民为核心,以促进农村区域发展为目标,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伦理、地域文化、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和出发。,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始终贯彻农民是用户、是受益者的思想,同时,结合农村的发明创造和地域文化特色,建设与之完美匹配的新型农村社区。

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以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效果为主导,以乡村观光休闲业态为特色,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以乡村生活为宗旨,通过土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引入、文化特色涌现、解决农民就业等方式,将独立村进行改造升级,发展成为新型旅游综合社区。

这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融合的努力。

在政府层面,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设立新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优先向新农村社区提供贷款。从政策和资金上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

同时,依托产业发展,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将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企业与新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共赢。

居民要自动融入社区发展,树立主人翁意识,展示自身特长,通过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土地确权等方式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