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历史(淄博的历史以及名称来历)

/ 0评 / 0

淄博历史(淄博的历史以及名称来历)

淄博历史悠长,文化残暴,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 淄博早期文化阅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阶段。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殷商文化等在淄博皆有迹可寻。

  西周树立后,姜尚因辅佐周文王、武王有功,周初分封,首封为齐,为齐侯,封于营丘(后称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首创了"泱泱大风"的齐国文化。淄博市临淄区作为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数百年,被誉为"海内名都",至西汉前期仍“钜于长安”。其作为春秋战国时代"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齐国都城长达800百思特网年之久。在此期间,风云变幻,波涛壮阔,太公望、齐桓公、齐威王、管仲、孙武、晏婴、田单、司马穰苴等名君贤相、英帅良将,不仅创立了“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的这个海内外著名的东方名都,也创立了一部雄浑弯曲的齐国史。在先秦的历史舞台上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悠长的历史,为淄博遗留了大批的文物古迹,如齐国故都及其周围地带,因文物古迹浩繁,被誉为"地下博物馆"。临淄区的后李文化在我国北方属首次发明。

  淄博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有名人物,像“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名相管仲、宴婴,军事家孙武,文学家左思,农学家贾思勰,西汉名医淳于意,唐朝开国元勋房玄龄,清朝文学家赵执信、王渔洋等。他们的早期思想造诣,昭示着淄博的文化渊源。中国最早记述手工业生产技巧规范的著作《考工记》和农学巨著《齐民要术》均出自淄博。清代文坛大家蒲松龄和他的巨著《聊斋志异》以其博大精湛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淄川区蒲家庄,也成为一个风光幽美、宛若仙居的聊斋文化旅游区。清代文坛领袖王渔洋、赵执信和蒲松龄被后人并称为孝妇河畔三名人,储藏深厚的齐文化,使淄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积淀深厚的文化旅游之都。

  兴盛于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进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换的主要通道。拒考证,以淄博为中心的山东地域是当时丝绸产品的重要供给地,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淄博市的周村区是历史商业名镇,与中国南方的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是无水路相通的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这些曾经繁华一时的商业街道作为古商埠文化的见证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是电视剧《大染坊》、《旱码头》故事的产生地和拍摄地。今天,淄博市的丝绸产品和轻纺产品仍然在中国占领主要位置,并且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荣誉。

淄博作为地区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百思特网煤田的开发于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系对淄川、博山两地的简称。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至此,淄博才正式成为政区名称。 1955年3月9日设立淄博市。

张店区:张店城区,古称黄桑店。因地处交通要冲,过往商旅多在此栖身。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门庭大,客房多,生意兴隆,遐迩著名。后来黄桑店之名渐被张家店代替。至元代,称之为张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张店区。

临淄区:临淄原名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更名为临淄。1970年改称临淄区。

淄川区: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1956年称淄川区。

博山区:其一,博山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其二,因境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为县名。1955年3月改为博山区。

周村区:战国前,因此位置于丘陵、平原的交接处,故名为昼,曾因人少聚居而名为昼,后因字音改变和临水居称昼屯,北宋年间演化为周村。1955年4月设周村区。

桓台县: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县。1914年易名耏水县,旋改桓台县。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名。

高青县:1948年,由原高苑县和青城县合并而成,取两县首字而得名。

沂源县:1944年5月建沂源县,因境内沂河发源地而得名。

王士桢在《池北偶谈》中说:“新城(今桓台县)东北锦秋湖上,有鲁仲连陂,传为鲁仲连所居。”

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县。1914年易名耏水县,旋改桓台县。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名。

桓台置县前,分属临淄、长山、高苑三县地。1228年(南宋绍定元年、蒙古拖雷监国之年),置新城县,附属济南总管府。

1260——1263年(中统年间)属淄州路,1265年(元至元二年)附属淄莱路,1287年改称般阳路。

1376年(明洪武九年)属淄州,次年改属济南府。清代,沿袭明制。

1913年(民国2年),废府、州,存县、道,新城县附属济南道。次年1月,易名而(右加三撇)水县。4月,改称桓台县,因齐桓公戏马台得名。1928年废道制,直属山东省。

1938年7月,华北游击纵队第十三支队第十二梯队在棘托置县政府,附属山东省第十专员公署。是年10月,树立长(山)桓(台)临(淄)益(都)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附属中共清河特委。

1940年4月28日,树立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附属清河专员公署。同时,撤销长桓临益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是年底,改属清河行政主任公署清西专署。

1942年1百思特网月,中共清河区委决议撤销县、区建制,成立长桓军政工作团,附属清河行政主任公署清中专署。是年7月,改属清西专署。

1943年8月,复置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附属未变。

1944年1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称渤海行政区,桓台县属渤海行政区第六专署。

1945年8月,改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署。

1949年7月,第三专署改称清河专署,县属其辖地。

1950年5月,撤销清河专署,桓台县隶淄博专署。

1953年6月,淄博专署改称淄博工矿特区,桓台县划归惠民专署。

1958年11月,桓台并入博兴县,附属淄博专署。

1961年9月,复置桓台县,改属惠民专署。

1983年10月,桓台县划归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