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要用什么药好?)

/ 0评 / 0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高血压应该用什么药?)

如何治疗高血压最经济?

高血压需要终身服药,对于大多数中老年患者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选择药物,如何做到最经济,是宽大处理患者想知道的。当我们说“经济”时,当然是想降低药品成本,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应该使用廉价的药物。无论医生还是患者,技术资源网不仅要关注药品成本本身,更要关注治疗的后果。

不考虑药价而考虑后果是不可取的,如果只考虑药费而不关注后果,对患者没有好处。既要关心降压药的费用,也要考虑如何节省不必要的转诊和随访费用,减少并发症(如脑卒中、心梗死亡、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的治疗和住院费用。),也就是要把患者可能支付的所有费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有人对几种治疗单纯性高血压的一线药物费用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其中初始治疗费用占20.8%(换药占65.1%),维持治疗和随访费用占48.1%,药物暂停和不良反应治疗占31.1%。

因此,从患者自身特点出发,不仅要考虑高血压本身,还要结合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或汗管并发症,因此选择用药是有意义的。只有在成本和后果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成为最经济的选择。在医学中,有一门学科专门研究这类问题,叫做药物经济学。

【—线治疗药物的选择和组合】

临床上,约2/3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用药。合理的药物组合不仅可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从一线降压药的特点来讨论一下这个观点。

1.噻嗪类利尿剂

优点:是传统的降压药,价格低廉,降压效果确切,也是联合用药的必备药物。低剂量利尿剂可作为中重度高血压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无并发症。噻嗪类利尿剂也非常适合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的患者。

缺点:这些药物对心脏的屏蔽作用不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制剂和受体阻滞剂,对代谢有不良影响,包括低钾血症、血尿酸升高和血脂异常。如果长期单独使用或与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不良反应明显,导致部分患者中途放弃用药。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克制剂(ACEI)

优点:是一种新型降压药物,可降低血压,治疗心力衰竭、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高血压并发症。是有心肌梗死死亡和卒中史及冠心病高危因素的高血压患者的一线用药。对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者,长期治疗可以减少新发展的糖尿病。

缺点:患者咳嗽比例高,费用高,应用受限。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优点:是一种新型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特点是不良反应率低,有利于患者维持治疗。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制剂一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也非常适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治疗可以减少新出现的糖尿病。

缺点:在心脏保护方面略逊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克制剂和受体阻滞剂,药费较贵。

4.受体阻滞剂

优点:该长效制剂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肌梗死患者非常有效,被认为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最佳药物”;也适用于心力衰竭和糖尿病患者。旧的P受体阻滞剂更便宜。

缺点:在降低压力和预防中风方面,其后果不如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禁忌症相对较多,对代谢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5.钙拮抗剂

优点:长效制剂降压效果突出,疗效高,对代谢无不良影响。特别是对老年压迫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突出的预防脑卒中作用,也是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常用药物。

缺乏:与利尿剂相比,钙拮抗剂的心力衰竭风险略有增加。

因此,为了有效降低血压,老年人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应选择长效钙拮抗剂或噻嗪类利尿剂,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应选择受体阻滞剂。肥胖或易患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由于五种一线药物各有利弊,药物的准确组合不仅可以严格控制血压,还可以抵消它们之间的不良反应。虽然药物的增加增加了治疗成本,但却减少了药物转换、随访、不良反应治疗、实验室监测次数和治疗并发症的费用等。,因为血压控制的好而且不良反应少。

还需要注意的是,药物联合,如分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克制剂,联合利尿剂,实际上只是增加了少量的成本,让技术资源网络可以很好地掌握血压,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不同高血压人群药物的成本-效果比】

药物经济学研究表明,影响高血压治疗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医生在初始治疗时推荐的降压药物是否合适。适宜性取决于药物的选择是否正确,药物的价格是否可以由患者承担,血压是否有效,是否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是否可以继续服用药物。初始药物选择不当会直接导致患者不愿意继续治疗。

在我国,药品价格在确定药品选择的适当性时不可忽视。目前一线降压药按每种药物平均价格由低到高依次为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制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以单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为例。由于这些患者属于脑积水的中低风险人群,只要控制好血压,脑积水的风险就可以降低。所以,只要服用的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当然越便宜越好。如果选择噻嗪类利尿剂或受体阻滞剂作为这类患者的初始治疗,将节省大量费用,并产生更好的成本-效果比。如果使用昂贵的新型降压药物,会加重单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也是治疗率低的原因之一。

患者能否按照医生的方案坚持服药,也会影响到所有治疗环节的费用,因为停药换药肯定会增加患者的复诊次数和化验次数,增加的费用也不容忽视。

从国外最新研究数据来看,治疗因药物本身而停药,按停药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制剂(二者相似)、钙拮抗剂和利尿剂。

中国约有3亿高血压患者。虽然多为单纯性高血压,但仍有部分患者合并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等。因此,我们不应该只考虑药物对这一群体的价格。以昂贵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长效钙拮抗剂为基础治疗,在高血压高危人群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本-效果比(即每种后果所需的费用)。虽然药物费用增加,但并发症和住院费用下降,导致总费用下降。别人的“用什么药”的经验不能分享。如果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疾病特点的药物,能够长时间掌握自己的血压而不出现重大不良反应,无疑会为持久战找到根本武器。

总之,降压药物的经济评价不仅涉及药物的价格,还包括患者的风险程度、降压疗效、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所以,只关注药品价格是不够的,还要关注整体成本和性价比。总之,性价比越小越经济,而不是药费越便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