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回(大释西游第十回唐僧之谜第三节!)

/ 0评 / 0

西游记第十回(大释西游第十回唐僧之谜第三节!)

大释西游第十回《唐僧之谜》第三节

《大释西游》500年来最忠诚于《西游记》原著的解读

不料温娇善意的提示倒是触发了陈玄奘的灵感,陈玄奘有了一个借刀杀人之计。

陈玄奘来到万花店找了母亲张氏,当年陈光蕊和温娇接了张氏一起去江州,在途中张氏偶感风寒,住在万花店,躲过了被艄公刘洪,李彪掠夺杀人一劫。后来她无钱垫付房租,已经沦落街头,在破窑里安身。张氏听到陈玄奘的声音就知道是自己的儿子回来了,陈玄奘斩钉截铁的告知她:“我是你的孙子。”婆婆眼睛瞎了,陈玄奘用舌头舔舔母亲的眼睛,婆婆就能看见了,说:“果然与儿子陈光蕊形容无二”。张氏也认为陈玄奘和陈光蕊一模一样。

陈玄奘安置好母亲张氏后,只身来到了长安,进了丞相府,取出信来,殷丞相看过信后对夫人道:“这和尚是我与你的外甥。女婿陈光蕊被贼谋逝世,满堂娇被贼强占为妻。”

这封信是陈玄奘模拟温娇的笔迹捏造的,他故意编了刘洪图谋造反的资讯,是怕殷丞相不看重。殷宰相在启奏唐太宗时候是这样说的:“今有臣婿状元陈光蕊,率领家小江州赴任,被稍水刘洪打逝世,占女为妻;假冒臣婿,为官多年,事属异变。乞陛下立发人马,剿除贼寇。”“事属异变,剿除贼寇”,就是说刘洪意图谋反。

唐太宗闻言大怒,马上发了六万兵马由殷宰相统领,布阵奇袭,却不知刘洪被抓的时候还在睡梦中。

所以发六万兵马确定不是要缉拿刘洪一个人的,殷开山和唐太宗都被陈玄奘应用了。

抓住刘洪后,陈玄奘挖了刘洪的心肝来祭奠自己,报了当年打他下水谋杀夺妻之恨。

之后李彪也归案了,李彪是被钉在木驴上处以极刑的。古代木驴是用来处分谋杀亲夫的女性的,因此李彪是个女人,而且是陈光蕊的妻子,这也是原著作者说“也合该光蕊前生有此灾害,撞着冤家”。陈光蕊的这个冤家不是刘洪,而是李彪,也就是说温娇把绣球抛向的是个有妇之夫,但陈光蕊贪恋富贵和温娇的美貌,没有谢绝,更没有解释自己已经有老婆了。

当时陈光蕊见了朝廷颁下的皇榜,他想应试科考,对他母亲说:“倘得一官半职,显亲扬名,封妻荫子,光耀门闾,乃儿之志也。”其中“封妻荫子”就解释陈光蕊在中状元前就有妻儿,如果陈光蕊是个单身青年,应当说得了一官半职后就娶妻生子,光耀门闾才对。

在上任江州前,陈光蕊带温娇回家接母亲,他妈妈说:“恭喜我儿,且又成了亲来。”老妈妈是说“又”成亲来,证明陈光蕊是已婚的人。而书中把陈光蕊两个老婆都作了比拟,温娇,当然是温顺娇小,李彪,虽然不是真名,但可以看出陈光蕊的第一个老婆身体要粗夯一些,性情也要彪悍一些。

李彪能轻易就被缉拿归案,正是陈玄奘泄漏的地址信息,不然当年李彪自己撑船走了,之后和刘洪再无接洽,谁能知道她在何处?这样一个不留蛛丝马迹的罪犯,即使是现在通信发达,高科技侦察手腕的年代,时隔十八年销声匿迹的人,要找她也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可见陈玄奘是心硬如铁,毫不留情的揭露了结发妻子的下落。

刘洪是怎样和李彪认识的就应当纯属偶合了,但温娇是刘洪心爱的女人,陈光蕊是李彪的原配丈夫,一个为了爱情,一个为了报复,两个人就不谋而合了。只是李彪也没想到刘洪如此勇敢,杀了陈光蕊,当初她只是想教训一下陈光蕊那种陈世美般的行动,让刘洪带走温娇,让陈光蕊回心转意别摈弃自己。

李彪见刘洪杀了陈光蕊,事情搞大了,刘洪还胆大妄为去冒充江州州主,李彪只好自己走了,因为李彪是个女人,所以她对温娇不感兴致,没有在事发船上猥琐温娇。

殷宰相带兵擒拿住刘洪后,“丞相直入衙内正厅坐下,请小姐出来相见”。温娇是“羞见父亲,就要自缢”。温娇十八年来都未曾见过父亲,此时殷开山来到江州府衙,为何温娇“羞见”于他?当初殷开山让温娇绣楼招亲,其目标是不愿望她和刘洪在一起,但现在殷开山擒拿住刘洪,就知道温娇用尽心机最后还是和刘洪厮守。温娇“羞见”父亲,是认为自己拂逆了父亲的心意,不尽孝道。

温娇道:“吾闻妇人从一而终。痛夫已被贼人所杀岂可靦颜从贼?止因遗腹在身只得忍耻偷生。今幸儿已长大又见老父提兵报仇为女儿者有何面目相见!惟有一逝世以报丈夫耳!”温娇说“妇人从一而终”是要告知父亲,当初绣球砸中陈光蕊是个无奈之举,如果可以从一而终,她自然选择和刘洪在一起。现在刘洪(夫)已被陈玄奘(贼)所杀,我是不会再和陈玄奘(贼)在一起的了。只因我现在有了身孕才忍辱偷生,所以温娇当时又怀上了刘洪的孩子,只是十八年后的这次怀孕,最终也没能生下来,人啊,摈弃什么也别摈弃自己的儿女,生下了再苦再难也要抚育。

温娇为什么在抓了刘洪后要说“一逝世报丈夫”呢?因为她知道律法必定判刘洪逝世刑,自己百思特网也不想活了,因此温娇说的这个丈夫乃是刘洪也。

丞相道:“此非我儿以盛衰改节,皆因出乎不得已,何得为耻!”殷开山见事情已经如此,做父亲的总归还是偏袒自己的女儿,不愿望温娇以此为耻要寻逝世寻活的。殷开山说温娇“不以盛衰改节”,就是嘉奖温娇一心爱刘洪,不因为陈光蕊是个状元做了大官就不要刘洪了,或许殷开山年纪渐长,有些事情也看开了吧。

把刘洪挖心肝祭奠陈光蕊后,“却说殷小姐哭奠丈夫一番,又欲将身赴水而逝世,慌得玄奘拚命扯住”。此时温娇哭奠的是刚被处逝世的刘洪,丧夫之痛让她也想赴水而逝世。时隔十八年,即使温娇再专情,也不会剧烈到要为先夫陈光蕊殉情。

在温娇眼里,陈光蕊实在比不上刘洪。

杀逝世刘洪让温娇悲哀欲绝,十八年来温娇和刘洪在就两情相悦,形影不离,否则她不必见刘洪逝世后又要自缢又要赴水的寻逝世。

殷宰相带兵来到江州,也知道所谓的刘洪“图谋造反”是陈玄奘编造的假话,但他既然在唐太宗面前启奏了事情的原委,又得皇帝圣旨发兵,他已经没有盘旋的余地,只能将错就错把刘洪当成造反的强盗给处理了。

“仓促之际,忽见水面上一个逝世尸浮来”。就在刘洪被处逝世,温娇伤心欲绝,仓促之际的时候,陈玄奘决议要试探一下温娇,他想知道温娇在见到陈光蕊的时候是否也会这样情深义重?是否还会对回生的陈光蕊尚有余情?于是陈光蕊重回龙宫,穿上旧时的衣冠,在水上浮出,上演了陈光蕊回生记。

陈光蕊水性好,在龙宫时还当过都领,所以他能在水里来去自由。陈玄奘如此折腾,只是想看看温娇是否依然爱他。

陈玄奘永远不知道女人的真诚只能给一个男人,温娇爱刘洪是她一辈子无悔的选择。

陈玄奘用一封假冒笔迹的书信轻易的搬倒了情敌和仇人,但事情并没有朝好的方向发展,接下来陈玄奘须要温娇承认他,甚至,陈玄奘愿望借助殷开山宰相一家的实力,来实现自己的仕途,获得大好前途,填补前十八年的丧失。

“光蕊睁开眼,早见殷小姐与丈人殷丞雷同着小和尚俱在身边哭泣”。这时,在陈光蕊温娇和殷开山中间,多了一个小和尚。

后又写道在万花店门口道“只见店门外,光蕊父子齐到。小和尚指道:‘这不是俺婆婆?’”这时陈光蕊已经恢复身份,带着一个小和尚去万花店接他母亲,这时候小和尚说:“这不是俺婆婆!”

这里两次涌现的小和尚是谁?如果这个小和尚是陈玄奘,既然“光蕊父子同到刘家店”,为什么在说“这不是俺婆婆”这句话的时候是写小和尚说,却不写玄奘说呢?所以这个小和尚身份可疑,如果是陈玄奘见到张氏,他不久前是见过婆婆的,还百思特网医治好了她的眼睛,此时见到婆婆,却说这不是俺婆婆(古代写书是没有问号的,小和尚说的就是“这不是我婆婆”),所以这个小和尚绝不是陈玄奘,那么这个小和尚又是谁?

这个小和尚是陈光蕊和李彪的儿子,也有十八九岁了,因为小和尚从未见过张氏,所以认不得婆婆,才说出了那句“这不是俺婆婆”。

刘洪和李彪在打劫陈光蕊的时候虽然有乔装改扮,但陈光蕊还是看到了李彪,知道是自己的妻子在报复他。后来在金山寺邻近定居下来的十八年里,陈光蕊确定回过老家,并找到李彪理论,但他一个文弱书生,也奈何不了彪悍的李彪,成果李彪还把他们的儿子也交给陈光蕊,让他自己抚育,李彪对陈光蕊深恶痛绝,一刀两断了。

陈光蕊之后把儿子交到寺庙里出家做了和尚,江州有两个寺庙,即金山寺和焦山寺,陈光蕊自己后来在金山寺出家,他儿子应当在焦山寺。

张氏因为一直流浪在万花店,小和尚没见过张氏,故此不认识,才有那句“这不是俺婆婆”。

接了张氏后,陈光蕊,温娇,殷开山,小和尚这一行人出发回京,“光蕊同殷小姐,婆婆,玄奘都来见了夫人”。此时温娇和婆婆还有殷宰相都知道陈玄奘就是陈光蕊,搞的那些花招只是为了复仇。他们一起回到京城,却要瞒着宰相夫人,故此现在小和尚的身份就变成是玄奘了。

那夫人见女儿,女婿,外甥和亲家都来了,自然欢乐不胜,殷宰相把宴会称之为“团圆会”,“团圆会”的确不负虚名,此时陈光蕊和温娇夫妻团聚,小孩也在身边,诚可谓是一家团聚了,可是这光鲜的表面哪里掩饰的了内在的残缺呢?掩饰的太平涌现不了真诚的幸福。

十八年前的温娇就因为情势所迫抛绣球砸在陈光蕊身上,那时她已经有了身孕,作者才说她“未曾婚配”,殷丞相急于让温娇嫁人,他知道新科状元走马游街要路过宰相府,于是让温娇早早预备绣楼招亲,陈光蕊很“荣幸”的中奖了。可是温娇的身心都有所属,陈光蕊得到的只是名义上的婚姻。原来陈光蕊是妻子儿子,官位功名都有了,但却因为温娇的这个绣球,导致自己遭人谋害,身份和官位被百思特网盗,自己艰难困顿的过了十八年,最后落得出家为僧的成果。

这也解释了人的情感是不能勉强的,一个绣球并不能保证两个人的幸福。

后来温娇“究竟从容自尽了”,一个“究竟”“从容”,就把温娇那种纠结和无奈写了出来,也解释温娇对陈光蕊已经没有任何迷恋,宁愿以逝世来摆脱这样的悲剧。

陈玄奘依然青灯礼佛,十八年了,他终于报了仇,而自己当年的儿子江流儿和老婆李彪及小老婆温娇都逝世了,于是他把自己当成那新生的江流儿,出家为僧从头修行,忘却以前的恩恩怨怨,纷纭扰扰,认为中间从此再无挂念,可是陈玄奘做了这些惊世骇俗的事情,他还隐得了吗?

附录的题目很明确的告知读者“陈光蕊赴任遭灾,江流僧复仇报本”,所以陈光蕊上任遭到灾害,江流僧出来报复自己的仇,本人的怨。

这就是《西游记》附录要告知我们的故事,也是陈玄奘的身世,这个后来接收唐太宗派遣去取经的圣僧,其实有一个弯曲的阅历和扭曲昏暗的心理。虽然附录很简短,但传递的信息却很多,时光跨度也很大。许多《西游记》版本都没有采取这一节附录,以为情节不合理,抵触的处所太多,有画蛇添足的嫌疑,有些版本干脆不刊登附录。如果没有附录这么症结的一节,读者怎么能懂得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