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弱不堪(身体羸弱读音)

/ 0评 / 0

羸弱不堪(身材羸弱读音)

两次鸦片战斗时,清军的兵器设备和人员都很丢人。

"这些鞑靼骑兵没有弓箭,每个人肩上都背着一百思特网杆火枪,他们的火药看起来非常粗糙。在他们的弹夹里除了子弹,还有一些小小的铅块。每个人的长筒靴里,都插着烟斗和扇子。"(《纽约时报》)

手握烟斗的大清,被列强们轮番狂扇耳光,打醒了李鸿章、奕䜣等人,终于发起了洋务活动,重整军事。

在大批的真金白银下水之后,确切先进的军工装备有了,但清军却依旧羸弱不堪。原因有很多,朝廷接到剖析的折子,从寥寥数语到长篇大论,多到可以当集中供暖的燃料。

▲李鸿章

但在朝中好处的牵扯之下,大多不客观。看一看局外人眼中的晚清军事,可能会有所启示。

1899年,英国退役的海军少将贝思福爵士,受英国总商会的委托,来到大清国,考核经济发展情形,用以评估未来英商在大清国的投资是否可以得到保障。

▲清末的巡防营 就是从绿营军队中精简出来的

贝斯福在1898年9月3日抵达香港,1899年1月9日分开上海。

在三个多月时光里,他拜访了北京、天津、汉口、广州、厦门、上海等城市。

在拜访期间,他不仅仅考核了市场,还侧重看了各地的兵工厂、部队和海防要塞。当时国内有7个重要的兵工厂里面,他就拜访了6个(只有四川的没去)。

▲洋务

贝斯福回到英国后,出版了他在中国的见闻:《细述中国》报告。

在报告中,他对参观的六家兵工厂均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以及清军羸弱的另一个视角解读。

首先是装备很顶级,但是生产的东西很多都没用。

以南京的兵百思特网工厂为例,装备和工具极为富余,重要是英国造,还有部分德国造和瑞士造。工厂中没有欧洲的参谋,大清的管理者们,似乎不清晰他们在制作什么,也不清晰这些军械的作用是什么。

他们用这些世界顶级的装备,生产着只能发射大约1磅炮弹的小炮。尽管也能生产一些克鲁伯型式的5磅炮,但居然没有炮车,炮手们要自己想方法如何携带基本拿不动的炮弹。这在战场上是不切实际的。

第二,装备闲置,糟蹋严重。

以汉阳兵工厂为例,工厂内到处都是昂贵的重机械,但是没有一部机器是装设完整的。大批制作火药的机器,也没有装设起来。另外还有大批闲置。

工厂内有一个很大的焦炭厂,但是燃料用的焦炭却是从北方的唐山煤矿运来的。

福州兵工厂糟蹋更加严重,厂内明明有一个很好的汽锅厂,但所有汽锅所需的物品,都是从法国进口。

第三,工资程度远低于英国。

以天津兵工厂为例,他们有海量的资金投入,有一个1200吨的冲压机、4个铸造容量为20吨的熔炉、多个熔矿炉,还有德国西门子建造的锻床。另外,还有一个12吨的吊炉和一个40匹马力的驱动引擎,都是由兵工厂自行建造的。

贝斯福去的时候,现场还有一个130匹马力的引擎正在制作,用的工具都是英国、德国的现代化产品,而且带有维修及制作小炮所需的全套器材。

工厂的空间也很大百思特网,有足够整体大清陆军应用的兵器设备。

但是,在这些"大制造"的背后,却是低廉的工资。工厂的管理者是苏格兰裔的史迪特先生,他的工资约为21英镑/月(折合之后),一年大概是250镑多一些。但是,(www.isoyu.com原创版权)在英国可以拿到2800-3000英镑的年薪。

第四,管理程度落伍。

兵工厂大多由总督直管,比如天津兵工厂由直隶总督管辖、上海兵工厂和南京兵工厂由两江总督管辖、汉阳兵工厂由两湘总督管辖。

尽管有的工厂请了欧洲的管理人员和领班,但是在这些传统旧式官员的打压之下,先进的管理程度基本无法施展作用。

▲清朝处所官制

贝思福以为,如果有适当的欧洲式管理,这些工厂可以在同样的经费下,到达本来三倍的产能。

以上。

参考资料:《细述中国》、《纽约时报》、《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