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的意思 祭祀的时间

/ 0评 / 0

祭祀是什么呢?祭祀的对象和表现都有哪些?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祭祀的意思和祭祀的时间吧。

  一、祭祀的意思和起源

  黄历中祭祀的解释:

  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庙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事。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只、人鬼。天神称祀,地只称祭,宗庙称享。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原创www.isoyu.com版权)》《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只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把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

  祭祀的释义:

  从宗教和民俗意义上按照辞海的解释,祭:指祭神、供祖或以仪式追悼死者的通称。如祭天、祭祖、公祭;祭祀:指祭神、祭祖。

  祭祀,从内容上包括场地、仪式、祭文(祝祷、词)、祭品等内容。祭祀形式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发生着变化,近年新兴网祭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在国家民政部的倡导下,正在被人们采用。预测,未来网上祭祀将成人们的祭祀活动之一。

  祭祀起源:

  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进入文明社会后,物质的丰裕,使祭祀礼节越来越复杂,祭品也越来越讲究,并有了一定的规范。

  二、祭祀的时间都有哪些

  清明节:四月初五,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寒食节、踏青节、扫墓节、聪明节等。清明节扫墓祭祀、祭祖,大部分在这一时间举行。

  端午节:五月初五,是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可以纪念屈原、祭祀祖先。

  鬼节: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所以要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来让他们早早地回去。

  七月十三:地藏王菩萨的生日,据说他将救助一切行善的人。

  十月初一:天气渐凉,民间有给亡人送寒衣的习惯。

  十一月十六:此日祭供有请求佛主超度亡灵的意思。

  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祭祀迎春之日。

  同时,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祭供,以消罪生福。另可按逝者卒日进行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