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石化企业为了碳中和在做啥?)

/ 0评 / 0

石化行业(石化企业在为碳中和做什么?)

积极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提前参与碳交易(小标题)

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战略下重点行业应该怎么做?近期,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努力摸清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的碳排放情况,为这些行业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好准备。

根据石油化工规划研究院的数据,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3%,约占工业碳排放量的17%。石化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路径是什么?企业开展了哪些工作?

图为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山东LNG吸收站二期工程。个人资料图片

慷慨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石化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工业发展司副司长李永亮表示,目前石油和化学工业碳排放超过2.6万吨的企业约有2300家,碳减排义务难度较大。

由于细分行业众多,能耗高,石化行业的减排面临更多挑战。石油化工生产中85%的碳排放是由能量运动引起的,另外15%是由工艺过程引起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经济中心副主任田雷建议,石化企业应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减少碳排放。

他说,“低碳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必然要求。我国石化企业要在确保油气供应安全的前提下,结合自身优势,突出多能协同发展,加快发展以氢、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和低碳能源供应体系。”

今年1月15日,17家石油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和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协会在北京联合签署并共同公布了《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宣言》,了解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一是推进清洁低碳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天然气产业,加快氢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布局,实现传统油气能源向清洁综合能源的融合发展。

二是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全过程节能管理,淘汰过时产能,大幅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全面提升综合应用效能,有效掌握化石能源消费总量。

三是提升高端石化产品供给水平,积极开发高品质耐用可循环的绿色石化产品,开展生态化产品设计,提高低碳原料比例,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推动高低旅游产业链碳减排。

四是加快安排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和封存项目,并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积极发展碳汇项目,展示生态补偿机的制造用途,践行“碧水青山是无价资产”的发展理念。

五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瞄准新一代清洁高效可循环利用生产技术、节能降碳和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应用技能、化石能源清洁开发、转化应用技能等。,加大技术资源网络科技创新投入,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和症结技能,提升绿色低碳规模。

六是大幅加大绿色低碳投资力度,加快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碳资产管理,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自动参与和引领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建设低碳能源体系是主要路径。

签署《宣言》后,中化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碳技能、能源成本转化、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比如通过企业搬迁、关停、退出,实现结构节能降碳。通过调整锅炉的能源结构,使用更清洁、更绿色的天然气作为锅炉的能源或普遍应用外围替代热源,可以实现能源消耗的绿色转型。

推进清洁能源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是石化企业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高峰碳的主要途径。目前,石化企业已将其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两桶油”已经说了。中国石化在传统化石能源方面重点关注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公司业绩方面,天然气业务不仅能给公司带来更好的效益,还能支撑公司的转型发展。未来三年,公司计划每年将天然气产量提高两位数。

发展氢能技术资源网络能源也被提上日程。今年3月,时任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表示,公司将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重要方向,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座氢加气站或油氢联合建设站;优化油品销售网络,加快打造“油、气、氢、电、非电”一体化能源服务商;大力发展可降解材料、高端聚烯烃、高端合成橡胶,新材料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石油正在深化和细化低成本实现二氧化碳峰值排放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径,其中天然气、风光、氢能是重点发展方向。

中石油董事长戴表示,首先,充分发挥公司天然气资源优势,推动天然气产量进一步增加。到2025年,公司天然气占比将提升至55%左右。其次,充分发挥天然气在未来能源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利用好公司现有采矿权范围内的“风光”和地热能等丰富资源,大力实施风能、电能和氢能产业的产业化应用发展,不断扩大地热资源范围,发展技术资源网络和综合应用,推动公司向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公司转型。最后,积极推进绿色企业行为规划,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清洁替代,尽最大努力减少碳排放。

作为国内最早探索海上风电业务的央企,中海油普遍开展了海上风电开发应用的研究与实践。一是推动海上风电与海上油气田开发相结合,降低油气田开发用电成本,减少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二是有序实现产业协同,为海上风电产业健康发展建立生态链;三是发展海上风电电解水制氢,将现有石油海底管道应用到陆地码头,供应采集、储存、运输,应用全周期零碳排放能源解决方案计划。

利用好碳交易市场,研究应用CCUS

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有两种基础产品,一种是配额,另一种是自愿减排(CCER)。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前,石化协会已经开展了配额分配基准测算、碳排放核算等基础工作。

至于CCER,业内人士认为是一座潜力巨大的“宝藏”,能够有效推动企业从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发展。

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北京绿汇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招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国家注册制,这标志着CCER市场也将加快推进,冯光新能源等CCER项目的开发和认证也将重启,中国碳市场体系将更加完善。

此前,不少石化企业曾参与CCER交易。

中国石化近期公布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公司开展碳清查和碳核查工作已有10年,持续参与碳交易,试点企业累计碳交易量1752万吨,交易金额4.42亿元。

今年年初,中化集团子公司中化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ISLAND星辉号完成了我国油轮碳中和的首次航行。整个航程中,中化石油公司通过碳清查、节能减排、独立第三方机构碳排放核查、购买并注销国家认证的CCER,从登记簿上注销了8583吨CCER,最终获得了北京绿色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随着碳交易市场的扩大,CCUS等前沿技术也在加快研发和在石化行业的应用,可以为企业提前储备碳减排。

CCUS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我国已经开始该技术的试点探索。例如,中国石油的子公司吉林油田的CCUS示范项目,就是业内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项目之一。项目实现十余年安全稳定运行,累计储存二氧化碳170万吨,核心区可提高采收率25%。

同时,业内认为,森林碳汇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碳中和计划,石化企业可以提前储备碳减排,做好规划布局,确定重点碳汇项目。

此外,上海环境与能源交易所高级经理聂利斌建议,石化行业应加强企业碳排放数据管理,做好被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估,在计算投资收益过程中参与碳定价因素。(中国环境报记者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