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的由来)

/ 0评 / 0

清明节的来源(清明节的由来)

春天是新一年的开头,万物复苏,严寒的气象渐渐回暖,一切都充斥了活气。

每年三月初一是清明节,也叫“踏青”这是个传统节日,是古人为了吊唁先祖,吊唁已故的亲人,而渐渐演化成了一个主要的节日。

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奠祖先的节日,古人的作息都是依照二十四节气而运作的,影响着他们的衣食住行。

清明节的雏形好像是古代君王的墓祭礼,后来又被民间纷纭效仿,都在三月初一扫墓,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固定的传统节日。

  据说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皇位,设计害逝世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避免遭到危害,四处流亡,期间忍辱负重,追随重耳的臣子们走的走,散的散,只有几个忠心点的大臣不离不弃。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百思特网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有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后来重耳继位后,也就是晋文公,却忘了介子推的恩惠,介子推愤然离去,晋文公想当年的事后,后悔不已,亲自去请回介子推,百思特网可是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多近了绵山。晋文公怎百思特网么也找不到介子推,非常失落,突然有人出了个主张,放火烧山,介子推自然会跑出来的,可是山已焚尽,也不见介子推出来,后来人们在山上发明了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颗大柳树,都已经被烧焦了,晋文公失声痛哭,安葬了介子推母子的遗体,并在柳树洞里发明了一片衣襟,上面写着一首诗:

割肉奉君尽赤忱,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放火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规定每年这一天制止烟火,只吃寒食。后来晋文公去祭奠介子推时,发明烧焦的老柳又重新长出嫩芽,被晋文公命名为“清明柳”又定这天为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