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的真实起源)

/ 0评 / 0

端午节的来源(端午节的真实来源)

学者如何讲解端午来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风闻为屈原。”今人一提起端午节,总会把它和屈原、龙舟和粽子画上等号。那么,传统的端午节毕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节日?又发生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呢?值此端午佳节来临之际,特对近代以来端午节令的相干研讨择要爬梳,以飨读者。

无论就端午节的性质、内容还是主题来说,传统的端午节都与今人观念中的端午节大相径庭,而且它的纪念、娱乐及社会来往的意义也并非“与生俱来”,都是随着时光的推移,后人不断衍生、附丽上去的。

民间有关端午节来源和习俗的说法,重要有消百思特网灾防疫说、趋吉避凶说、吊唁屈原说、清扫卫生说、调理阴阳说及龙的节日说等,而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传说。近代以来,学术界仅把传说看作是节日风气的一部分,而且众多学者试图从端午节的产生时光和风气习惯动身,科学地探讨端午节的真实来源。

赛龙舟简笔画

江绍原:公共卫生说

《端午竞渡本意考》(原载于1926年2月10日、11日、20日《晨报副刊》)一文,是有名宗教学家、民俗学家江绍本来生的一篇力作。全文重要分五个部分——“竞渡是吊屈原吗”、“竞渡本是一种用法术处置的公共卫生事业”、“竞渡起于送灾”、“命舟遣灾何故变成竞渡”、“古人为什么选定五月初五为命舟遣灾之日”。在此基本上,江先生提出了“公共卫生说”。

全文在剖析历代竞渡文献(尤以《武陵竞渡略》为主)的基本上,重要摸索的是传统的龙舟竞渡毕竟要转达什么意象。江先生以为,龙舟竞渡的原始意义并不是为了吊唁屈原、伍子胥或勾践等人,而应当是送灾逐疫,只是随着岁月流逝,它产生了一系列嬗变,变得有些面目全非。追悼屈原乃是读书人的误会,龙舟竞渡比楚人纪念屈原、吴人纪念伍子胥、越人纪念勾践都要早,它来源于送灾、镶灾,其本意乃是用法术处置的公共卫生事业。

江绍原:端午竞渡的本意(晨报副刊)

闻一多:祭龙说

闻一多所著《端午考》(原载1947年8月《文学杂志》第2卷第3期)和《端午的历史教导》(原载1943年4月3日昆明《生涯导报》第32期)两文,重要提出了“祭龙说”,而且在近代端午节令的研讨史上占领十分主要的位置。

闻一多

先生重要从五行、五方、五色的观念以及“五”与“龙”的特别关系动身,来讲解古人为什么会选择五日这天过节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端午节俗。据闻一多考证,端午节民俗涌现的时光比屈原早得多,他以为,五月初五应当是“龙的节日”,重要来源于南方吴越民族部落举办图腾祭的日子,赛龙舟则是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至于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闻一多看来,一方面是因为吃粽子和竞渡是端午节最主要的两个运动,并且他们都与龙相干。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竞渡用的也正是龙舟;另一方面还因为竞渡和古代吴越地域有亲密的关系,而且依据西汉刘向《说苑奉百思特网使》中的记录,吴越之地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表明吴越先民很早就把龙作为图腾;再者还因为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气,这也与“像龙子”的文身习俗遗迹相符。

扬州端午龙舟竞渡

从图腾主义的研讨视角动身,闻一多还以为,龙舟是文身从身材扩大到身材以外的用具,而龙舟竞渡应当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他更进一步推测到,端午节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风气,东汉以来,随着吴越地区逐渐被开拓,在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互相融合中,端午作为节日才渐渐流传到了长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

对古人会选择五日当天过节而形成端午节俗的这一说法,后来学者通过诸般考证,多以为闻一多先生的立论稍显穿凿附会。

闻一多:端午考(文学杂志)

黄石:夏至说

现代民俗学主要领军人物之一黄石先生,首倡端午源于“夏至说”,著有《端午礼俗史》一书,是学界公认的研讨端午习俗的优良著作。全书除了梳理端午节的源流外,特殊重视个人的视察实践和对文本史料的深刻分析,而且重点剖析了端午习俗的各种物象。

古往今来,“为屈原招魂”是对端午节意义最有力气的讲解,而这一讲解理论的两大支柱就是角黍和竞渡——角黍为祭屈原,竞渡为招忠魂。因此,作者详细考证、剖析了这两大事象背后到底有何意义。通过与秦汉以来采百草、合众药等端午古礼相比拟,黄先生找到了很多推倒角黍和竞渡的反证,并最终得出结论,端午节的实际意义就是“逐疫”百思特网,集中表示了送瘟镶灾的欲望,也表示了生存的愿望,一切端午礼俗也都环绕这一中心展开。

徐扬端阳故事册之裹角黍

角黍和逐疫本来是分属于两个系统的物事,角黍原来是荐新之祭,逐疫是禳灾之举,待荐新之礼破除后,因为时光偶合,时食也可以通用,角黍也就与端午产生了直接接洽,自然而然地传播下来了。龙舟实际上是法船,端午划龙船的第一要义是送瘟禳灾,而且竞渡真正的动机,还是为了到达保护性命的最高目标。瘟疫是五月里对性命最大的威逼,非驱赶不可。正是因为五月是一年中“万物满长,初实有成,阴气萌作,疫病风行”的特别节气,端午的诸多礼俗从文化脉演化上来说,也都是“顺时气”的具体表示。

李亦园:季节适应说

台湾中研院院士李亦园先生,在20世纪末提出了“季节适应说”。在《端午与屈原神话与典礼的构造关系再探》一文中,李先生从文化人类学构造主义的角度动身,剖析了端午节和屈原传说之间的相互关系,他重要着眼于端午节产生的时光点来研讨。

自古以来,老百姓特殊看重冬至和夏至,因为它们代表了季节交替的主要节气,而自然界万物生长也是在这两个日子之后才涌现的转折性变更。为了适应这一至关主要的季节转化,人民发明性地把所能应用的一切知识和技巧都调动起来,通过对龙、水神的信仰运动来应对洪水频繁的问题,通过中医药的办法来防治蚊虫、疾病损害人体,也就形成了风气多样的端午节。

随着对端午节令的研讨视角和研讨深度的推动,民俗学、人类学以及历史学各个范畴的学者渐渐达成了共鸣,大多以为,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随同着时期背景和生态环境的转变,端午风气在不断地被润饰和附丽改革,文化意蕴也在不断被转注,这也是传统端午节令的主题不断改换的原因所在。

李亦园:《宗教与神话论集》

王利华:防疫保健说

生态环境史研讨专家王利华教授,从文化风气与生态环境的历史关系上着眼,重新摸索了端午风气的内在意蕴,提出了“防疫保健说”。在《端午风气中的人与环境—基于社会生态史的新考核》一文中,他以为,古人之所以在农历五月制作出一个“卫生防疫节”,重要是基于传统社会中把五月等同于“恶月”的说法。不能拿今人的观念把它当作是“迷信”,重要是因为古人感知到了仲夏季节来自于生态环境中的种种威逼,而这些威逼确切是真实存在着的。

在王教授看来,防疫保健才是端午风气的主题,透过端午风气可以清晰地看到,环境既给古人造成了严重的威逼,同时也为人们供给懂得除威逼的自然条件,季节变更导致环境因素的转变,迫使人们不得不采用种种方法予以应对。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以来,随着医疗技巧和生涯条件的改良与进步,转变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强了人们应对各种环境威逼的才能和信念。也正是因为这种转变,传统中充斥恐惧与害怕氛围的端午节,越来越增加了诸多喜庆的颜色,乃至于现今完整演化成了一个娱乐休闲的节日。虽然仍旧保存了竞渡、吃粽等古老的习俗,但古人所赋予端午的止恶、驱邪和防疫的意蕴,却逐渐消退到了历史记忆的深处。

总的来看,端午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民俗文化聚合体,而且它随着时期和地区的变更也在不断地分异着。因此,对于端午节的来源乃至端午风气事象源流问题的考辨与审察,仍旧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