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 0评 / 0

一英尺是多少厘米(英尺有多长,英寸有多短?)

高能预警:这篇文章内容既晦涩又硬核,略显无趣,但如果能坚持到最后,信任度会增加不少。

大小作为传统的长度单位,千百年来一直规范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即使今天已经改成了公制,它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口语中。然而,如果我严肃地问你:你真的知道尺码有多长吗?恐怕你真的不一定知道确切的答案。

我的一个朋友刚进木坑的时候,喜欢按大小办事,说按大小找吉利数字,对他做的东西是吉兆。我当时淡淡地说,你比较一下这两只脚。

他照做了,你猜怎么着?两个卷尺的英寸和长度其实是不一样的!

在现代木工领域,有三种尺寸:英制尺寸、日制尺寸和中式尺寸。其中英文和日文比较清晰,中文尺码比较乱,很难整理。所以,中国的木工爱好者可能是各行业中唯一一个接触到各种乱七八糟的长度单位的群体。

一.英文大小

帝国单位诞生于古罗马,由大英帝国在全球推广,大英帝国现在既不大也不英也不皇,但人们现在已经抛弃了。剩下来申请的,除了美国,就是几个没有存在感的小国。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这是一张英制单位的家具图,估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被换算疯掉。比如我曾经尝试过把英文图纸转换成公制,小数点后面无穷无尽的数字直接把我搞糊涂了。

直到我看到了英国统治者,我才发明了它。试图把英制改为公制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从这把尺子可以看出,英制单位和公制单位从底层逻辑上有很大的不同。长度的公制单位为十进制,1厘米以下的单位为1毫米;中国的城市尺和日本的尺都是十进制,尺下有寸,寸下有分,分下有分。

然而,英制的长度是12,1英尺=12英寸,而英寸没有下一个单位。为了进行更详细的测量,我们必须除以2,除以2,除以2...最后除以1/2指数。说,这不是脑回路小说吗?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英制长度和公制的换算很好找,网上有现成的在线换算工具。1英尺=30.48厘米,1英尺=12英寸,所以1英寸等于2.54厘米。

英制单位另一个比较常见的用法是北美进口的木材,异域逻辑更显著。北美木材厚度的单位是英寸,但它是以1/4英寸的倍数表示的。例如,一英寸是4/4英寸,两英寸是8/4英寸。常见的厚度有4/4”、5/4”、6/4”等。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宽度被四舍五入以确定每块板的宽度。例如,对于标记为4”的产品,实际宽度可以在3.5英寸和4.5英寸之间。而日常商用板材的常规宽度一般在4”到8”之间,12”以上的板材宽度较少。

长度的单位通常是英尺,通常在4英尺(1.22米)到16英尺(4.88米)之间。7’、8’、9’、10’的长度最为广泛,长度超过12’的板材很少。

第二,日本人的体型

日本尺码起源于中国。鸟期大宝元年(公元701年)《大宝法》问世,正式将中国尺码引入日本。当时推出的尺子有两种,一种是八寸尺子,一种是十寸尺子。而小尺子在中国和日本很少使用,大尺子从江户时代开始就牢牢坚持现在的长度。

但后来发现民间普遍使用的竹木制成的竹尺与木匠使用的弯尺有4%左右的差距(原因稍后在中国会找到),于是在1875年(明治8年)平均肯定了现在的1尺=10/33米,即约0.303米,1尺=10寸,那么1寸就是3.03厘米。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对了,日本传统的长度单位。日本传统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分为八级,分离为:里、丁(镇)、张、简、尺、寸、分、里(里)。1号房36肘,1号房36尺或60肘,1号房10尺,1号房6尺,1号房10寸,1号房10分,1号房10分。1%是1/33厘米或0.0303厘米。

所以我们常说的实际宽度应该是3.03+3.030.8 = 54.54mm,注意这个宽度是指刨刀刀片与木材接触部分的宽度,也就是刨满后刨花的宽度。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现在的八寸平面的叶片宽度大概是2寸3分5%,六寸平面大概是2寸2分,四寸平面大概是1寸8分。那为什么分离叫八寸六寸四寸?这是另一个关于鲸脚的故事。我们待会单独谈谈。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由于历史原因,台湾省省现在所说的“台尺台寸”,其实就是“台尺台寸”。

三.繁体中文尺码

与英语和日语系统相比,中国传统尺寸要复杂得多。我查了一下,历史上每个朝代尺寸的实际长度都不一样。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每个朝代,单把尺子又分为很多种类,比如骨尺、铜尺、中尺、王尺、背尺、大尺、小尺、星历尺、裁尺、量尺、建筑尺等等。当年,统一计量,秦始皇想尽一切办法都是徒劳。如果他老人家在天上,估计气得从坟墓里都能坐起来。

前面说过,唐代传入日本的大尺和小尺之间有4厘米的间隙,但上图显示唐代大尺和小尺之间有6厘米的间隙。这就是史料记载的差异,也增加了度量衡的考证难度。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明朝统治者

中国现行的市场制度,即每公斤市场秤制度,建立于1930年1月1日,是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改造原有的建筑秤和库的制度而形成的。

1930年(民国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度量衡法》第二条规定:“中华民国家庭度量衡采用公制,辅助制暂称市制。”第五条:“市制长度为三分之一米(简写为尺),重量为二分之一公斤(简写为斤),容量增加到市制(简写为斤)。一斤分十六两,一千五百尺为一里,六千平方尺为一亩,其余为小数。”

建国后,市政系统仍保留度量衡的用法,但为了适用该法,将每斤16两改为10两。从1977年开始,国家开始淡化市级单位在正规地方的应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全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第二,我国人民生活中目前采用的市政计量单位可以延长到1990年,并应在1990年底前完成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对农田面积计量单位的改造,应在调查讨论的基础上制定改造方案,并另行颁布。”

所以中国科技资源网一平方英尺是一米的三分之一,大约是33.3厘米,那么一平方英寸大约是3.33厘米。但时至今日,除了金、穆还在被民间沿用外,其他市级单位已经很难见到了。

四、物料系统、斗口系统

如果提到传统建筑中的尺寸,就不得不先提到古代建筑的模块化体系。

中国传统建筑有三大法式,相互割裂:宋代的营造法,清代的工程实践法,吴地的营造法。业余爱好者最容易接触到前两种。

宋代的量尺是以建筑尺和材料分级为基础的。宋代尺子约31.2厘米。材料分级系统是以材料宽度为测量单位的模块化系统。

清代建筑测量采用建筑尺斗口制。明尺约31.96厘米,一般为32厘米。铲斗口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系统,以铲斗口宽度为测量单位。

无论宋代还是清代,建筑尺都是用来测量房屋的高度、宽度和高标准的。所谓的模数制,本质上是一种尺度——一种用来掌握建筑范围高低和衡量木质构件大小的尺度。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宋代的分木制度

这张图是材料划分体系的示意图,也是古建筑入门的第一个门槛,也是一个很大的门槛。对古建筑感兴趣的人,估计有一半以上被这张图挡住了。图中可以看到很多具体的尺寸,比如几英尺,几英寸等等,看起来非常清晰具体。但是,当你翻开书页回头看,一系列的技术资源网直接把你搞糊涂了!

而清代的斗口系统就简单多了,所有部件都是按照斗口宽度的倍数来表示的。

《工程实践》第28卷写明,“吊桶、吊桶、吊桶、吊桶等的长度、高度、厚度。应按平身部迎头安桥昂斗口的宽度计算。”

这是一个大水桶,箭头指示的方向是计量单位——桶口: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这是基于斗口的计算方法: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对于古建爱好者来说,斗系统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入门工具。

如果我们把斗口设置为1 cm,那么上面的单上、单下、单上、五步、平身段的总尺寸应该是高11.2 cm,宽18 cm左右。那么,斗拱不是一下子简单了很多吗?

最后说一个八卦吧。有人说,清朝之所以把木材分配制改为斗制,是因为经过几千年的消耗,工匠们在清朝以后找不到足够的木材。不知道这个说法是真是假。

动词 (verb的缩写)建筑尺

之所以把施工尺子单独列出来聊天,是因为施工尺子的应用范围太闭塞,很少有人懂。二是因为施工尺子太特殊了,尤其是到现在都没有准确的长度标尺。

构造尺子有时被称为鲁班尺,但并非所有的鲁班尺都是构造尺子,原因解释如下。

东南大学研究生石在2005年发表的硕士论文《小木作苏南浙南传统建筑工艺研究》中,通过对当地20多位老工匠的调查,细致研究了苏南工匠的工具和工艺,其中对建筑尺有详细记载。

苏南传统的建筑尺是鲁班尺,也叫苏南大木尺,即弯尺。据苏州张银根大师介绍,关于苏南鲁班尺的标准尺度,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建筑法》中的1尺=27.5厘米,另一种是1尺= 27.9厘米;而李师傅金铭说他用的鲁班尺是1尺=28.2厘米。可见苏南地区没有绝对统一的鲁班尺,大致在28厘米左右。只要一个施工队的内部是以做第一高手为尺子的,我面试的高手都在28 cm。

但是浙南的鲁班池和苏南的鲁班池不是很统一。比如泰顺张来朴大师的鲁班尺是1米=3尺6寸,芙蓉村陈继田大师的鲁班尺是1米=3尺7寸,瑞安缪西堤大师的鲁班尺是1米=3尺7寸,一般来说浙南的鲁班尺大概是1米=3尺7寸到3尺6寸,也就是1尺=27-28厘米。

因此,在传统的建筑类别中,英尺和英寸的比例绝对是一个糊涂账。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情况才逐渐被公制仪表取代。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工作没有一个准确的大小,如何实现多人合作呢?

在每一个古建筑施工现场,都会有一个领头人,被视为匠人之首,也被称为掌纹大师或墨线大师,通常由技艺高超、德高望重的老匠人承担。在开始工作之前,工匠会用自己的经验制作出同样的粘贴工具-杆。从此,无论多大的工地,所有的尺寸都由这根杆来确认,杆的尺寸就是工匠套用的施工尺子。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浙江大学木材厂使用的杆

哎,你不是说不同的工匠用的施工尺长度不一样吗?

不一样,但是别忘了,一个工地只有一个工匠头,手里的尺子是一样的。确定一个斗口的宽度,剩下的就按照这个宽度的倍数来完成。所以同一栋建筑的构件可以互换,但不同位置的建筑不需要固定。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说,虽然中国古代建筑已经极其成熟,一切都有套路可循,但正是这种完备性阻碍了创新和完善,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几千年来从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至于有没有意义,还是自己去品味吧。

不及物动词现代鲁班卷尺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网上卖鲁班尺的商家很多,这是我在网上随便找的一张图。根据卖家的说明,尺子有四种。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上面的文章,你会发现其中至少有一个严重的问题。

首先,图中标注的台湾省尺子,也就是日本尺子,是错误的。10寸的日本尺子,公制应该是30.3厘米,这里只有25厘米多一点,所以上寸应该是英寸。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在这张图中,1英寸的位置对应的是3厘米多一点,所以这是日本的英寸。当然,如果是3.3厘米,就是中国寸。

其次,很难说第二行的人物是鲁班赤还是门米特。门计,也叫门灯尺,专门用来计算门窗的吉祥数。在网上也有人把门计叫做文计,说文公是和鲁班齐名的能工巧匠,他们还编了一个两个能工巧匠互相较劲的故事,就是要一字一句的传下去。

1尺是多少厘米(尺有多长,寸有多短?)

丁兰池三线分为大路和小路。主街用于建庙,小街属于“你懂的”等用途。

门米和丁岚尺不是基于数学的可量化的计数和测量工具,而是基于原始哲学的神秘规范。他们的应用逻辑是:我不需要知道技术资源网络有多广多长,只要达到这个规模,我心里就踏实了。

这是典型的感性思维,而世界的本源是数学,基于数学的理性思维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有力的武器。在这方面,现代科学不可能发生在传统中国是理所当然的。

我对鲁班尺、门计、丁岚尺了解不多,但这类东西现在已经很少用了,没必要研究透彻。

好了,今天的话题到此为止。我是爱说木头的老阎,关注我,一起了解木头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