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历史(北魏的历史其实很简单)

/ 0评 / 0

北魏历史(北魏的历史其实很简略)

众所周知,西晋消亡以后,匈奴、鲜卑、羯、羌和氐等少数民族陆陆续续在中原地域树立了几十个国度,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十六国”。正所谓“分久必合”,随着国度之间的相互兼并,最终他们又重新走向了统一。而笑到最后的,便是我们2021-09-28 要介绍的——由鲜卑拓跋氏树立的北魏。

要说北魏,那就必需要先懂得一下代国。话说西晋末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效忠于晋室,屡次出兵赞助西晋反抗匈奴人树立的汉赵(即前赵)政权,后因功被晋愍帝封为代王,这便是代国的雏形。

西晋消亡后,时任代王的拓跋什翼犍(拓跋猗卢的侄孙)正式树立代国,惋惜不久就被苻坚的前秦所攻灭。“淝水之战”以后,前秦政权土崩崩溃,拓跋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趁机重建代国,不久又改国号为“魏”,历史上称之为“北魏”。

从公元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算起,到公元534年北魏决裂成东魏与西魏为止,北魏的历史一共连续了一百多年,涌现了二十位皇帝(其中有五位不被史书所承认)。

虽然北魏身处魏晋南北朝这个乱世,但其真实的历史脉络并不是很庞杂。这一切还要从有名的“淝水之战”说起,好不容易统一北方的前秦政权因为此战的失利而变得四分五裂。

公元386年,16岁的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重建了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拓跋珪在位时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化改造,将北魏发展成了一个足可以与后燕、后秦等政权争霸的壮大国度。只惋惜拓跋珪晚年刚愎自用,又沉沦于酒色,有一次其次子拓跋绍的母亲贺夫人犯了错,拓跋珪一怒之下要将其处逝世。拓跋绍为了营救母亲,不惜动员政变——率领手下武士机密潜入皇宫将父亲拓跋珪刺杀。太子拓跋嗣(拓跋珪长子)闻讯后,又快速诛杀了拓跋绍一伙,并继位为皇帝,是为魏明元帝。

魏明元帝拓跋嗣在设置六个军事重镇(简称“六镇”)北抗柔然的同时,又出兵进攻南边的刘宋王朝,攻占了不少土地,惋惜他年仅32岁便因为攻战劳顿而病逝了,随之继位的便是以灭佛著名于世的魏太武帝拓跋焘。

魏太武帝拓跋焘雄才伟略,在位时先后攻灭了胡夏、北燕、北凉等国度,驱赶吐谷浑,逐步统一北方并开启了真实的“南北朝”时期。由于拓跋焘晚年嗜杀,不但采用强迫手腕灭佛,而且刑罚严酷,弄得国内政治极为凌乱。当时的宦官、权臣宗爱因为滥权而畏惧被杀,便索性先下手弑杀了拓跋焘,然后立其第六子拓跋余为皇帝。

拓跋余继位后,非常感谢宗爱的拥立之功,将朝廷的大小事务全都交给宗爱处置,导致其日益专权跋扈。不久,拓跋余又畏惧自己位置不保,于是策划剥夺宗爱的权利,不料却又被反杀。短短数月,宗爱竟然连杀两位皇帝,朝野为之震撼。

大臣们得知拓跋余逝世后,决议拥立13岁的拓跋濬(jn,拓跋焘之孙)为新皇帝,是为魏文成帝。拓跋濬在位期间,先是顺利革除了犯上作乱的宗爱等人,然后又平定了若干次大臣及宗室的谋反,对内恢复佛教减轻民负休养生息,对外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交好南方刘宋政权以及北方各国,让北魏重回正轨。

只惋惜拓跋濬年仅26岁便英年早逝了,长子拓跋弘(时年12岁)继位,是为魏献文帝。由于拓跋弘不满冯太后专政,导致两人的抵触不断升级,最终强势的冯太后将拓跋弘囚禁杀戮,另立拓跋宏(拓跋弘长子)为新的皇帝,是为魏孝文帝。

在冯太后的影响之下,魏孝文帝拓跋宏(也称元宏)保持汉化改造,将各少数民族姓氏纷纭改为汉姓,比如说将“拓跋”改为“元”姓,这便是北魏前半程的皇帝姓“拓跋”,而后半程的皇帝姓“元”的原因。为了便于进一步汉化改造,魏孝文帝不仅以“南伐”的名义迁都洛阳,还为此不惜处逝世反对汉化的太子元恂。

或许也正是受到百思特网汉化的影响,作为一代明君的魏孝文帝愿望天下能够早日重归一统,所以不断向南方的南齐政权发起进攻,以至于连其本人都逝世在了南征的途中。

魏孝文帝逝世后,17岁的太子元恪继位,是为魏宣武帝。魏宣武帝不但笃信佛教,还撤消了“子贵母逝世”的制度,从而让太子元诩的母亲胡太后得以存活。元恪在位期间继承并巩固了父亲的汉化结果,不仅北攻柔然获取大片国土,还攻取了南齐的益州,将北魏的国势带入极盛。

另一方面,由于北魏在汉化的路上走得太快,还有部分鲜卑人不愿意甚至排挤汉化改造,特殊是一直负责镇守北方,以对付柔然的六镇军事将领(均为汉化较少的鲜卑贵族),他们认为皇帝太过汉化以致于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从而直接引发了北百思特网魏后期有名的百思特网“六镇之乱”。在镇压这些起义的进程中,尔朱荣、高欢、宇文泰等军阀一步步站上了历史的舞台。

公元515年,33岁的元恪不幸病逝,5岁的太子元诩继位,是为魏孝明帝。元诩长大后因为不满母亲胡太后淫乱专权,密诏军阀尔朱荣进京勤王,提前得到资讯的胡太后大怒不已,很快便将元诩废杀,改立元诩才一个多月的女儿——元姑娘(对外宣称是男孩)为皇帝。

元姑娘即位当天,胡太后见人心并没有大的浮动,诏称元姑娘本位为女儿身,又改立临洮王元宝晖之子——3岁的元钊为新皇帝。不过仅仅过了十几天,军阀尔朱荣便以“为魏孝明帝元诩报仇”为由,进军洛阳,将幼主元钊及胡太后等一干宗室大臣全体沉入黄河(史称“河阴之变”),并拥立拥长乐王元子攸即位,是为魏孝庄帝。

魏孝庄帝元子攸本就是尔朱荣所立的傀儡,但由于尔朱荣步步相逼意图称帝,忍无可忍的元子攸最终动员政变除掉了尔朱荣。不久,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以及堂侄尔朱兆一边发兵讨伐元子攸,一边拥立北魏宗室——太原太守元晔为皇帝,用以与朝廷对抗。

后来,尔朱兆率军攻入洛阳,杀逝世元子攸,又废掉失去应用价值的元晔,改立血缘较近的皇室——广陵王元恭为新皇帝,是为魏节闵帝。

同时,反对尔朱兆等人的高欢为了打出一面旗号与之对抗,先是拥立安宁王元朗为皇帝,等击败尔朱氏以后,又废掉元朗,改立平阳王元修为帝,是为魏孝武帝。

公元534年,魏孝武帝元修因为不满大将军高欢专政,往西投靠军阀宇文泰,同时高欢又另立元善见为新的皇帝,是为魏孝静帝。从此以后,北魏正式决裂成西魏和东魏,北魏也彻底宣布消亡。

可以这么说,北魏作为北方一个少数民族树立的政权,既因为实施汉化改造而快速变得壮大,又因为汉化不均衡而逐渐走向虚弱,“(原创www.isoyu.com版权)六镇之乱”便是其中的症结节点。有一句话叫做“胜利的企业总是各有各的不同,失败的企业总是雷同的”,几乎每个朝代的消亡都是因为军阀的实力太强,“六镇之乱”以后,北魏毕竟还是没能逃过这个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