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六大基本特征是什么?(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将呈现六大特征)

/ 0评 / 0

新华网北京9月18日电 “在信息化的时代,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众化教育面临的问题。”日前,由新华网、优学教育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基础教育信息化论坛”在京举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党总支委员、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张海昕出席本次论坛现场并作题为《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的主题演讲。

该计划主要包含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据她介绍,该计划聚焦基础教育领域,在新环境下,应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面向未来推动学校形态变革和全方位改革创新,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据介绍,计划中的未来学校主要呈现出六个特征: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灵巧教育及创新的思维百思特网-能力场构建,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系统。

张海昕表示,之所以做这个计划,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在理论上实现推动对教育、学习和创新的本质性问题的研究,建立推动学校这一教育的基本载体形成、发展、演化的理论框架,深化对教育发展和创新规律性认识,把握教育和学校发展的趋势;二是,在政策上,通过实施该计划,推动形成对于未来学校的社会共识,为未来学校的时间创设有利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最后,在实践上,希望通过该计划的实施推百思特网出一百思特网批未来学校或者建设未来学校的示范。

为促使该计划的实现,“我们成立了未来学校研究院”,搭建了未来儿童教育创新与发展集团。据她介绍,《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成果汇编(www.isoyu.com原创版权)工作共有三个阶段,目前已完成第一工段(规划设计类)。下一步将继续完成第二工段(教学与课程)及第三工段(后勤于装备)的课题、条目成果汇编,并完成“未来学校(中小学、幼儿园)2020指南”汇编及发布工作。

张海昕透露,未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还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投入创新基金,用于儿童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并将设立儿童发展投资基金,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实验项目和专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1000个以上示范性试验项目和创新项目,这些成果将惠及10万个以上的学校、幼儿园和儿童中心,成为未来学校建设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