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原理?(什么是认识论?)

/ 0评 / 0

认识论原理(什么是认识论?)

心理学是一门源于哲学的科学,旨在研究整个世界。它以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为研究对象。心理学是在哲学基础上研究人类思维和心理的科学。所以心理学和哲学有一定的联系,就像物理学是从自然哲学中诞生的一样。

“心理过程”在哲学意义上被称为认识论。心理过程以客观事物为对象,表现为人脑在一定时间内空对客观事物做出反应的运动过程。在哲学中,这个过程被表述为意识的发展过程。黑格尔把这一过程称为“能量现象学”,在胡塞尔之后,就简称为“现象学”。

在心理学研究过程中,重要的课题是“我们的想法和认识是怎么来的?”它们是如何发展的?这两个问题是心理过程的两个阶段,即认知的来源过程和认知的发展过程。它们是认识论的核心问题,任何哲学家都无法回避。

认识论是任何哲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认识论范畴中的哲学家争论

自笛卡尔以来,在现代哲学史上,几乎每一位著名的哲学家都对认知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形成了各种阵营。

认识论问题的答案最初将西方哲学家分为两个学派,一个是经验主义,另一个是禀赋主义。柏拉图是捐赠概念学派的创始人。他率先指出,知识是在过去被赋予和存在的,学习只是对已有知识的反映。亚里士多德是经验主义的先驱。他反对柏拉图,认为人心就像光滑的蜡块。所有的想法都是外界对人心的反应,是印在蜡块上的印记,并没有禀赋的想法。中世纪经验哲学一般采用柏拉图的禀赋概念,因为它有助于解释基督教教义诞生于人们的头脑中。一千年后,培根成为现代英国哲学的鼻祖。

培根是英国经验主义的创始人。他强烈批判经验哲学的禀赋论,认为认知的起源是经验而不是禀赋。正是从培根开始,“理性”成为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比培根晚一点,笛卡尔、培根和笛卡尔都看到了感性的欺骗性缺陷。为此,培根的想法是给予认知辅助的工具论,而笛卡尔则想到怀疑一切,抛弃感性,建立自己无基础的形而上学思辨大厦,从而再次复活禀赋论。

17世纪,形而上学在欧洲大陆盛行,笛卡尔、马莱布兰奇和莱布尼茨是一个阵营,而霍布斯和洛克的阵营则出现在英国大洋彼岸。洛克写了一本书《人类理性论》来批判笛卡尔。莱布尼茨立即作出回应,针锋相对地写出了新的人类理性理论,并坚决为笛卡尔辩护。此后,认识论成为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认识论分为两部分:认知源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

18世纪,伏尔泰在《哲学交流》中向法国人介绍了经验主义。后来,大多数启蒙思想家,包括狄德罗、康迪莱、赫尔维蒂乌斯和霍尔巴赫,都是经验主义者。他们批判了17世纪形而上学的技术资源网络,促进了无神论的发展。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兴起,康德用二元论动摇唯物主义的立场,试图重建“未来形而上学”,反对经验主义,恢复禀赋论。德国古典哲学之后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用辩证认识论解决了哲学史上的这个公案问题。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最初表现为感觉、经验等感性材料,这是知识源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其次,认知在发展。感性的物质不是不变的,而是通过实践的作用,产生质变,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也就是理想主义者曾经做过的那些概念性的、思辨性的、天赋性的东西。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表现为:认识不是先天的,而是来自实践,认识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上升和发展的特点。

至此,我们对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有了科学的认识。我们知道,这两个阶段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阶段,是形成准确心理认知的前提。然而,哲学家们却忽略了人类认知还有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能力将知识转化为动力,使认知回归实践。

人的意志会干扰认知,影响实践。

基于哲学认识论,人们常常误解“人是理性的动物”;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卢梭的《道德论》中就已经指出了。卢梭认为人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从更实质的层面上来说的“感觉动物”。有世俗欲望的人觉得器官和主观情绪往往会影响人的判断,让他们知道伤害会发生,无法抗拒感官刺激的诱惑,做出与自己理解相反的事情。

心理过程是否终止于认知的最高阶段——理性阶段?其实尼采有一句很深刻的话:“我不能知道我不想知道的。”-情感为理解划了一条线。情感是无法理解的东西。情绪是指人对事物的态度,因为心理过程中有心理主观因素。心理学的主体——人不是独立于心理过程的,所以要把主体和人都纳入心理过程。我们应该在“自我思考”的同时考虑“自我感受”,充分考虑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情感是这种能动性的表现。它是人们体验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是主体对认知和客观事物所作的评价,是从理性阶段到意志阶段的桥梁。

认知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理性——如前所述,培根和笛卡尔都发明了感性的不可靠性和感觉的诱饵。对此,培根重视感性的思想用工具填补了感性的不足,保持了感性认识的主导地位。笛卡尔的思想抛弃了感性,不是基于感性,而是基于思辨,构建了一个不依附于感性的理性建筑。他们都没有发明感性与理性的联系。培根也是这样,笛卡尔在给孩子们泼水。

这种缺陷也出现在对理性的理解上。康德继承了休谟的怀疑理论,首先批判了理性。他从理性推理中发明了二律背反,从而证实了理性是不可靠的。但康德对理性的批判得出了与笛卡尔相同的结论——抛弃理性,抛弃理性,自由思考。这直接导致了叔本华、尼采、存在主义、实证主义等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偏见。

尼采等唯意志论者以意志否定理性,而我们则认为意志是理性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认知的第三阶段:意志

在心理过程中,意志是指人有意识地提出目的,并有意识地克服心理障碍和外界磨难而尽力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运动过程。——这是我们对意志的理解,但在康德和叔本华时期,情况并非如此。意志被认为是一种脱离理性、反对理性的心理状态。尼采认为理性就像一个盲人,而意志是一个强大的废人,意志落在理性的背上,命令它前进。唯意志论出现后,西方哲学家选择了抛弃理性。无论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萨特的意志自由,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表现出这种非理性的唯意志论偏见。这些人没有意识到,没有理性的意志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就像没有感性的理性知识是理想一样。

笛卡尔抛弃了认知的感性基础,并在禀赋论的保护下,建造了一套形而上的思辨唯心主义大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这个建筑已经成为一个真正包罗万象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虽然这座建筑看起来如此宏伟,但只要有一个唯物主义者——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就可以被推动。费尔巴哈出现在黑格尔之后。他从对宗教的批判入手,揭露了黑格尔大厦的薄弱基础及其宗教哲学本质,从而成功地战胜了黑格尔和禀赋论。

同样,那些抛弃理性的意志论者又在走笛卡尔的老路。在没有感觉和认识的基础上,所谓的意志自由,所谓的处置和改造,必然是盲目和茫然的。因此,我们把意志放在理性知识的后面,而不是对抗。人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技术资源网络的第一阶段,它是一种只知道事物表象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是深刻的、实质性的理性认识,能够清晰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第三阶段是基于以上两个阶段的意志。当我们彻底理解事物时,我们就会有如何应用它们的想法,练习的动机,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只有在这个阶段,理解才真正完成。

从理解到实践,需要意志和动力作为中介。

人类知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认识论的三个阶段不是平行的、独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整体存在的。认知阶段是基础,情感阶段是中介,意志阶段是最高阶段——意志背后是实践和行为。因此,意志绝不是一种脱离理性、面对理性、敌视理性的存在。而是高度发达的理性的产物。意志离不开理性,而理性又不能不发展为理性意志。这才是他们之间真正的关系。

意志自由只是通过理解事物做出决定的能力。只有当人们什么都知道,并且能够对一切做出决定时,他们才能绝对自由——而这是不可能的。知识的无限性决定了自由的相对性。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说得好。他说,自由之于意志就如同重量之于物质,而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我可以(理性地)想象我想要什么(意志),我不能想象我想要什么,而我想要什么又不可能是不可想象的——理性和意志在这里已经实现了辩证的对抗。

因此,科学技术资源网络对心理过程的理解表现为:人们通过实践体验客观事物,从而获得理解过程的感性材料;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阶段后,会有质的飞跃,发展为理性思维能力。理性的出现标志着知识过程的结束。人的内心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按照主体的价值取向对事物有一定的态度——这个过程就是情感过程。情感过程是知识过程向意志过程过渡的中介,人根据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形成有意识的目的和动机,促使人行动起来。意志过程是心理过程的最后阶段。意志过程之后,心理过程会转化为行为和实践,标志着认识论的螺旋式上升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