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原文注释)

/ 0评 / 0

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原文注释)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代开端,“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百思特网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以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平原君虞卿列传

作者:司马迁

原文: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於东武城。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後宫临而笑臣,臣原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於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後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於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於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原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处所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於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於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於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认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认为上客。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後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锺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於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於是平原君从之,得敢逝世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卻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逝世,封其父为李侯。

  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封。公孙龙闻之,夜驾见平原君曰:“龙闻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君请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龙曰:“此甚不可。且王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亦自认为亲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此甚不可。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君必勿听也。”平原君遂不听虞卿。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後竟与赵俱亡。

  平原君厚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及邹衍过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

  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

  秦赵战於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逝世,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虞卿曰:“昌言媾者,认为不媾军必破也。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赵之军乎,不邪?”王曰:“秦不遗馀力矣,必且欲破赵军。”虞卿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硃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阳君为媾於秦,秦已内郑硃矣,卿之为奚如?”虞卿对曰:“王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贺战者皆在秦矣。郑硃,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应侯果显郑硃以示天下贺克服者,终不肯媾。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

  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於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王以虞卿之言赵郝。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请听子割,子能必使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赵郝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他日三晋之交於秦,相善也。今秦善韩、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开关通币,齐交韩、魏,至来年而王独取攻於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韩、魏之後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告虞卿。虞卿对曰:“郝言‘不媾,来年秦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今媾,郝又以不能必秦之不复攻也。今虽割六城,何益!来年复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尽之术也,不如无媾。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县;赵虽不能守,终不失六城。秦倦而归,兵必罢。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罢秦,是我失之於天下而取偿於秦也。吾国尚利,孰与坐而割地,自弱以彊秦哉?今郝曰‘秦善韩、魏而攻赵者,必王之事秦不如韩、魏也’,是使王岁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尽。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与之乎?弗与,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语曰‘彊者善攻,弱者不能守’。今坐而听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彊秦而弱赵也。以益彊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故不止矣。且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赵王计未定,楼缓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缓辞让曰:“此非臣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对曰:“王亦闻夫公甫文伯母乎?公甫文伯仕於鲁,病逝世,女子为自杀於房中者二人。其母闻之,弗哭也。其相室曰:‘焉有子逝世而弗哭者乎?’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於鲁,而是人不随也。今逝世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者必其於长者薄而於妇人厚也。’故从母言之,是为贤母;从妻言之,是必不免为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大王计,不如予之。”王曰:“诺。”

  虞卿闻之,入见王曰:“此饰说也,王蜰勿予!”楼缓闻之,往见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楼缓对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彊而乘弱矣’。今赵兵困於秦,天下之贺克服者则必尽在於秦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弊,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故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原王以此决之,勿复计也。”

  虞卿闻之,往见王曰:“危哉楼子之所认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於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雠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西击秦,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於齐而取偿於秦也。而齐、赵之深雠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於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於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以先於王。则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於是封虞卿以一城。

  居顷之,而魏请为从。赵孝成王召虞卿谋。过平原君,平原君曰:“原卿之论从也。”虞卿入见王。王曰:“魏请为从。”对曰:“魏过。”王曰:“寡人固未之许。”对曰:“王过。”王曰:“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则从终不可乎?”对曰:“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事也,有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今魏以小国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过,魏亦过。窃认为从便。”王曰:“善。”乃合魏为从。

  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卒去赵,困於梁。魏齐已逝世,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琢磨、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度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

  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卒困於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於後世云。

  翩翩公子,天下奇器。笑姬从戮,义士增气。兵解李同,盟定毛遂。虞卿蹑蹻,受赏料事。及困魏齐,著书见意。

译文: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在诸多公子中赵胜最为贤德有才,好客养士,宾客投靠到他的门下大约有几千人。平原君担负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曾经三次分开宰相职位,又三次官复原职,封地在东武城。

  平原君家有座高楼面对着下边的民宅。民宅中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一位俏丽的妾住在楼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要求道:“我听说您爱好士人,士人所以不怕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归附您的门下,就是因为您重视士人而卑视姬妾啊。我遭到不幸得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嘲笑我,我愿望得到嘲笑我的那个人的头。”平原君笑着应答说:“好吧。”等那个跛子分开后,平原君又笑着说:“看这小子,竟因一笑的缘故要杀我的爱妾,不也太过火了吗?”终归没杀那个人。过了一年多,宾客以及有差使的食客陆陆续续地分开了一多半。平原君对这种情形觉得很奇异,说:“我赵胜看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有失礼的处所,可是分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一个门客走上前去答复说:“因为您不杀嘲笑跛子的那个妾,大家以为您爱好美色而歧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纭离去了。”于是平原君就斩下嘲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借机向他报歉。从此以后,本来门下的客人就又陆陆续续地回来。当时,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他们都好客养士,因此争相超过别人的礼遇士人,以便使自己招徕更多的人才。

  秦国围攻邯郸时,赵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当时拟推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联兵抗秦,平原君商定跟门下有勇有谋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国。平原君说:“假使能通过客气的会谈取得胜利,那就最好了。如果会谈不能取得胜利,那么也威胁制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盟约肯定下来,必定要肯定了合纵盟约才回国。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寻找,从我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足够了。”成果选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没有可再挑选的了,竟没方法凑满二十人。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径自走到前面来,向平原君自我推举说:“我听说您要到楚国去,让楚国作盟主订下合纵盟约,并且商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员不到外面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愿望您就拿我充个数一起去吧。”平原君问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有几年啦?”毛遂答复道:“到现在整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能力的贤士生涯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立即就会显露出来。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们从没有夸奖推举过你,我也从来没听说过你,这是先生没有什么特长啊。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来。”毛遂说:“我就算是2021-09-28 要求放在口袋里吧。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里,是会全部锥锋都脱露出来的,不只是露出一点锋尖就罢了的。”平原君终于赞成让毛遂一同去。那十九个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讥笑毛遂,只是没有发出声音来。

  等到毛遂达到楚国,跟那十九个人谈论、争议天下局面,十九个人个个信服他。平原君与楚王会谈订立合纵盟约的事,再三陈说利害关系,从凌晨就会谈,直到中午还没决议下来,那十九个人就煽动毛遂说:“先生登堂。”于是毛遂紧握剑柄,一路小跑地登阶到了殿堂上,便对平原君说:“谈合纵不是‘利’就是‘害’,只两句话罢了。现在从凌晨就谈合纵,到了中午还决议不下来,是什么缘故?”楚王见毛遂登上堂来就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答复说:“这是我的随从家臣。”楚王厉声呵叱道:“怎么还不给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会谈,你来干什么!”毛遂紧握剑柄走向前去说:“大王敢呵叱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现在我与你相距只有十步,十步之内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国的人多势众的,大王的生命掌握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况且我听说商汤曾凭着七十里方圆的处所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多吗,实际上是由于他们擅长控制形势而奋力发扬自己的威力。如今楚国国土纵横五千里,士兵百万,这是争王称霸所凭借的资本。凭着楚国如此壮大,天下谁也不能挡住它的威势。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毛孩子罢了,他带着几万人的军队,发兵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战销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极大侮辱。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羞耻,可是大王却不认为羞愧。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听了毛遂这番数说,楚王立即转变了态度说:“是,是,的确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必定竭尽全国的力气实行合纵盟约。”毛遂进一步逼问道:“合纵盟约算是肯定了吗?”楚王答复说:“肯定了。”于是毛遂用带着命令式的口气对楚王的左右近臣说:“把鸡、狗、马的血取来。”毛遂双手捧着铜盘跪下把它进献到楚王面前说:“大王应先吮血以表现肯定合纵盟约的诚意,下一个是我的主人,再下一个是我。”就这样,在楚国的殿堂上肯定了合纵盟约。这时毛遂左手托起一盘血,右手召唤那十九个人说:“各位在堂下也一块儿吮盘中的血,各位虽然平淡,可也算完成了义务,这就是所说的依附别人的力气来完成自己的义务吧。”

  平原君肯定了合纵盟约便返回赵国,回到赵国后,说:“我不敢再视察辨认人才了。我视察辨认人才多说上千,少说几百,自以为不会遗漏天下的贤能之士,现在竟然把毛先生给漏下了。毛先生一次到楚国,就使赵国的位置比九鼎大吕的传国之宝还尊贵。毛先生凭着他那一张能言善辩的嘴,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壮大。我不敢再视察辨认人才了。”于是把毛遂尊为上等宾客。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赶赴救济赵国,魏国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夺了晋鄙军权带兵前去救济赵国,可是都还没有赶到。这时秦国急速地围攻邯郸,邯郸告急,将要投降,平原君极为焦虑。邯郸宾馆吏员的儿子李同劝告平原君道:“您不担心赵国消亡吗?”平原君说:“赵国消亡那我就要作俘虏,为什么不担心呢?”李同说:“邯郸的百姓,拿人骨当柴烧,交流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至极了,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巧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吃不饱。百姓困倦,武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照旧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部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分离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于是平原君采用了李同的看法,得到敢于冒逝世的士兵三千人。李同就参加了三千人的队伍奔赴秦军决一逝世战,秦军因此被击退了三十里。这时也凑巧楚、魏两国的救兵达到,秦军便撤走了,邯郸得以保留下来。李同在同秦军作战时阵亡,赐封他的父亲为李侯。

  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留了邯郸为理由替平原君要求增长封邑。公孙龙得知这个资讯,就连夜乘车去见平原君说:“我听说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留了邯郸为理由替您要求增长封邑,有这回事吗?”平原君答复说:“有的。”公孙龙说:“这是很不适合的。说来国君任用您担负赵国宰相,并不是因为您的智慧能力是赵国独一无二别人没有的。划出东武城封赐给您,也不是因为您做出了有功绩的事情,只是由于您是国君近亲的缘故啊。您接收相印并不因自己无能而推脱,取得封邑也不说自己没有功绩而不接收,也是由于您自己以为是国君的近亲的缘故啊。如今信陵君出兵保留了邯郸而您请求增长封邑,这是无功时作为近亲接收了封邑,而有功时又请求依照普通人来论功计赏啊。这显然是很不适合的。况且虞卿控制着办事胜利与不胜利的两头自动权。事情胜利了,就要像拿着索债的契券一样来索取报偿;事情不胜利,又要拿着为您争功求封的虚名来让您感谢他。您必定不要听从他的主意。”平原君于是谢绝了虞卿的建议。

  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逝世。平原君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终于在赵国消亡的同时断绝了。

  平原君看待公孙龙很是优厚。公孙龙擅长进行“离坚白”命题的论辩,到了邹衍拜访赵国时,纵论至高无尚的正大道理,驳斥公孙龙的名辩命题,此后平原君便辞退了公孙龙。

  虞卿,是个擅长游说的有才之士,他脚穿草鞋,肩搭雨伞,远道而来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拜会赵王,赵王便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拜会赵王,就当上了赵国的上卿,所以称他为虞卿。

  秦、赵两国在长平交战,赵国初战不利,丧失一员都尉。赵王召来楼昌和虞卿计议说:“我军初战不利,都尉战逝世,我要卷甲赴敌与秦军决战,你们看怎么样?”楼昌说:“没有利益,不如派主要使臣去求和。”虞卿说:“楼昌主意求和的原因,是以为不求和我军必败。可是掌握和谈自动权在秦国一方。而且大王您估量一下秦国的作战意图,是要击败赵国部队呢,还是不要呢?”赵王答复说:“秦国已经竭尽全力毫不保存了,一定将要击败赵军。”虞卿接着说:“大王听从我的话,派出使臣拿上贵重的珍宝去结合楚、魏两国,楚、魏两国想得到大王的贵重珍宝,必定接纳我们的使臣。赵国使臣进入楚、魏两国,秦国一定疑惑天下诸侯结合抗秦,而且一定恐慌。这样,和谈能力进行。”赵王没有听从虞卿的看法,与平阳君赵豹议妥求和,就派出郑朱先到秦国接洽。秦国接纳了郑朱。赵王又召见虞卿说:“我派平阳君到秦国求和,秦国已经接纳郑朱了,您以为怎么样?”虞卿答复说:“大王的和谈不能胜利,赵军一定被击败。天下诸侯祝愿秦国获胜的使臣都在秦国了。郑朱是个显贵之人,他进入秦百思特网国,秦王和应侯必定把郑朱来到秦国这件事大加宣传而给天下诸侯看。楚、魏两国以为赵国到秦国求和,一定不会救济大王。秦国知道天下诸侯不救济大王,那么和谈是不可能得到胜利的。”应侯果然把郑朱来到秦国这件事大加宣传而给天下诸侯祝愿秦国获胜的使臣们看,毕竟不肯和谈。赵军在长平大败,于是邯郸被围困,被天下人嘲笑。

  秦国解除了邯郸的包抄之后,而赵王却预备到秦国访问秦王,就派赵郝到秦国去订约结交,割出六个县而讲和。虞卿对赵王说:“大王您看,秦国进攻大王,是因为打得疲顿了才撤回呢?还是它能够进攻,由于怜惜大王而不再进攻呢?”赵王答复说:“秦国进攻我,是毫不保存竭尽全力了,必定是因为打得疲乏了才撤回的。”虞卿说:“秦国用它的全体力气进攻它所不能牟取的土地,成果打得疲顿而回,可是大王又把秦国兵力所不能牟取的土地白白送给秦国,这等于赞助秦国进攻自己啊。明年秦国再进攻大王,大王就无法自救了。”赵王把虞卿的话告知了赵郝。赵郝说:“虞卿真能摸清秦国兵力的内情吗?果真知道秦国兵力今年不能进攻了,这么一块弹丸之地不给它,让秦国明年再来进攻大王,那时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给它来求和吗?”赵王说:“我听从你的看法割让六县了,你能必定让秦国明年不再进攻我吗?”赵郝答复说:“这个可不是我所敢承担的事情。过去韩、赵、魏三国与秦国来往,互相亲善。现在秦国对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大王,看来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必定是不如韩、魏两国了。现在我替您解除因背弃与秦国亲善关系而招致的进攻,开启关卡,互通贸易,与秦国的交好水平同韩、魏两国一样,若到了明年大王独自招来秦国的进攻,这必定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又落在韩、魏两国的后面了。所以说,这不是我所敢承担的事情。”

  赵王把赵郝的话告知了虞卿。虞卿答复说:“赵郝说‘不讲和,明年秦国再来进攻大王,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给它来求和吗’。现在讲和,赵郝又以为不能保证秦国不再进攻。那么现在即使割让六个城邑,又有什么利益!明年再来进攻,又把它的兵力所不能牟取的土地割让给它来求和。这是自取消亡的方法,所以不如不讲和。秦国即使擅长进攻,也不能轻易地牟取六个县;赵国即使不能防守,终归也不会损失六座城。秦国疲顿而撤兵,部队必定疲软。我用六座城来收拢天下诸侯去进攻疲软的秦军,这是我在天下诸侯那里失去六座城而在秦国那里得到补偿。我国还可得到利益,这与白白地割让土地,使自己减弱而使秦国壮大相比,哪样好呢?现在赵郝说‘秦国与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赵国的原因,必定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不如韩、魏两国’,这是让大王每年拿出六座城来事奉秦国,也就是白白地把城邑送光。明年秦国又请求割地,大王将给它吗?不给,这是摈弃了本来割让土地所换取的结果而挑起秦国进攻的兵祸;给它,也就无地可给了。俗话说:‘壮大的擅长进攻,弱小的不能防守’。现在平白地听任秦国摆布,秦国部队毫不费力便可多得土地,这是使秦国更增强大而使赵国更加减弱啊。让越来越壮大的秦国来割取越来越弱小的赵国,秦国年年谋取赵领土地的盘算因而就不会停滞了。况且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请求无穷,拿有限的赵领土地去敷衍无穷的秦国请求,那势必不会再有赵国了。”

  赵王的想法还没肯定下来,楼缓从秦国回到赵国,赵王与楼缓商讨这个问题,说:“给秦领土地与不给,哪种作法好?”楼缓谦让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赵王说:“虽然这么说,也不妨试着谈谈你个人的看法。”楼缓便答复说:“大王也听说过那个公甫文伯母亲的事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病逝世了,妻妾中为他在卧房中自杀的有两个人。他的母亲听到这件事,居然不哭一声。公甫文伯家的保姆说:‘哪里有儿子逝世了而母亲不哭的呢?’他的母亲说:‘孔子是个大贤人,被鲁国驱赶了,可是他这个人却不追随孔子了。现在他逝世了而妻妾为他自杀的有两人,像这样的情形必定是他对尊长的人情谊淡漠而对妻妾的情谊深厚。’所以由母亲说出这样的话,这是个贤良的母亲,若由妻子说出这样的话,这必定免不了是个嫉妒的妻子。所以说的话虽然都一样,但由于说话人的立场不同,人的用意也就跟着变更了。现在我刚刚从秦国来,如果说不给,那不是上策;如果说给它,恐怕大王会以为我是替秦国帮忙:所以我不敢答复。假使我能够替大王斟酌,不如给它好。”赵王听后说:“嗯”。

  虞卿听到这件事,入宫拜会赵王说:“这是虚假的辩说,大王切切不要给秦国六个县!”楼缓听说了,就去拜会赵王。赵王把虞卿的话告知了楼缓。楼缓说:“不对,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赵两国结下怨仇引起兵祸而天下诸侯都很愉快,这是为什么?说‘我们将借强国来欺弱国’。如今赵国部队被秦国围困,天下诸侯祝愿获胜的人一定都在秦国了。所以不如赶快割让土地讲和,来使天下诸侯疑惑秦、赵已经交好而又能安慰秦国。不然的话,天下诸侯将借着秦国的怨怒,趁着赵国百思特网的疲困,瓜分赵国。赵国将要消亡,还图谋什么秦国呢?所以说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愿望大王从这些方面斟酌决议给它吧,不要再计算了。”

  虞卿听到这番议论后,去拜会赵王说:“危险了,楼缓就是为秦国帮忙的,这只是越发让天下诸侯疑惑我们了,又怎么能安慰秦国呢?他为什么偏偏不说这么做就是向天下诸侯昭示赵国脆弱可欺呢?再说我所主意不给秦领土地,并不是坚决不给土地就算了。秦国向大王索取六个城邑,而大王则把这六个城邑送给齐国。齐国,是秦国的逝世对头,得到大王的六个城邑,就可以与我们合力攻打秦国,齐王倾听大王的计谋,不用等话说完,就会赞成。这就是大王虽然在齐国方面失去六个城邑却在秦国方面得到补偿。这样做,齐国、赵国的深仇大恨都可以报复了,而且又向天下诸侯显示赵王是有作为的。大王把齐、赵两国结盟的事声扬出去,我们的部队不必到边疆侦查,我就会看到秦国的贵重财礼送到赵国来而反过来向大王求和了。一旦跟秦王讲和,韩、魏两国听到资讯,一定努力敬佩大王;既要敬佩大王,就一定拿出名贵的宝物争先向大王致意。这样大王的一个举措可以与韩、魏、齐三国结交亲善,从而与秦国更换了处事的地位。”赵王听后说:“好极了。”就派虞卿向东去拜会齐王,与齐王商讨攻打秦国的问题。虞卿还没返回齐国,秦国的使臣已经在赵国了。楼缓得知这个资讯,立即逃跑了。赵王于是把一座城邑封给了虞卿。

  过了不久,魏国要求与赵国合纵盟约。赵孝成王就召虞卿来商讨这件事。虞卿先去访问平原君,平原君说:“愿望听您阐述一下合纵之道。”虞卿入宫拜会赵王。赵王说:“魏国要求合纵盟约。”虞卿说:“魏国错了。”赵王说:“我原来也没答应它。”虞卿说:“大王错了。”赵王说:“魏国要求合纵,您说魏国错了;我没有答应它,您又说我错了。既然这样,那么合纵盟约是终归不可以了吗?”虞卿答复说:“我听说小国跟大国一起办事,有利益就由大国享用结果,有坏处就由小国承担灾害。现在的情形是魏国以小国的位置宁愿担负灾害,而您是以大国的位置辞却享用结果。我所以说大王错了,魏国也错了。我私下以为合纵盟约有利。”赵王说:“好。”于是就同魏国合纵盟约。

  虞卿因为魏国宰相魏齐的缘故,情愿摈弃万户侯的爵位和卿相大印,与魏齐一起从小路逃走,最后分开赵国,在魏国大梁遭到困厄。魏齐逝世后,虞卿更加不得意,就著书立说,采集《春秋》的史实,视察近代的世情,写了《节义》、《称号》、《琢磨》、《政谋》共八篇。用来批驳国度政治的胜利与失败,世上传播,称为《虞氏春秋》。

  太史公说:平原君,是个乱世之中风度翩翩有才干的公子,但是不能识大局。俗话说:“贪图私利便损失理智”,平原君信任冯亭的邪说,贪图他献出的上党,致使赵国兵败长平,赵军四十多万人被坑杀,赵国几乎消亡。虞卿剖析事理推测形式,为赵国出策划策,是多么严密奇妙啊!到后来(www.isoyu.com原创版权)不忍心看着魏齐被人追杀,终于在大梁遭到困厄,平凡人尚且知道不能这么做,何况贤能的人呢?但是虞卿若不是穷困忧愁,也就不能著书立说而使自己的名声表露于世,传播后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