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建设标准以及成本

/ 0评 / 0

近年来,全国蔬菜大棚、温室建设如火如荼,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蔬菜大棚建设标准以及成本。

    蔬菜大棚建设标准以及成本

    蔬菜大棚建设标准

    建设蔬菜大棚我们应该选着合适的地点,应该建设在避风向阳的地方,土壤肥沃,光照和通风条件好,周围没有建筑物。具体的要求有

    1、场地位置条件:大棚是投资较大的固定设施,应用年限较长,为便于管理,应集中建设。

    2、光照和通风条件:太阳是大棚主要光。热源,必须选择具有充足光照条件的场地建棚。

    3、水位测量:不同地区适合的大棚建造模式不同,水位太浅地区不适合建下挖式大棚。

    4、土质测量:建棚初期需要提前对土壤成分测量,便于后期选择品种及配方施肥。

    5、土壤和水利条件:大棚蔬菜栽培,一般是多茬次立体种植,因此,要求良好的土壤和水利条件。

    蔬菜大棚建设成本

    1、6米宽装配式钢架大棚:此棚型已推行应用多年,是主要以直径22毫米、厚1.2毫米的镀锌薄壁钢管为大棚骨架资料的钢棚棚型,棚宽6米,顶高2.2-2.5米,肩高1.2米,土天时用率80%,运用寿命10年以上,每平方米造价10-30元,每亩建形成本7000-20000元。合适种植蔬菜、花卉等,缺陷是棚宽较小,操作管理效率较低,冬季保温性较弱。

    2、简易竹架大棚:是普遍应用的一品种型,棚型普通宽5-6米,顶高2-3.2米,侧高1-1.2米,拱杆间距1-1.1米。优点是造价低、取材便当、建造容易,每亩本钱约3000元(连薄膜),缺陷是,大棚内柱子多,遮光率高,作业不便当,运用寿命短,抗风、雪性能差。其中有一种俗称“地滚龙”式的棚型,跨度宽4-6米,顶高及肩上下,采用一膜到底的掩盖方式,比普通毛竹蔬菜大棚更节约本钱,适合爬地作物栽培,大棚西瓜栽培普遍采用。

    3、钢竹混合大棚:棚型构造与简易竹架大棚相同,距离用钢管和竹竿做拱杆,具有节约钢材,降低造价,操作便利等优点,有一定的应用面积;性能与本钱介于钢架大棚和竹架大棚之间。

    4、8米宽进步型钢架大棚:增加了棚体的高度、宽度,进步了棚侧通风窗的高度、宽度,增大了棚内空间,进步了管理效率和冬季保温性,进步了土天时用率。此棚采用直径28-32毫米、厚1.5毫米的镀锌管搭建;顶高3.2-3.5米,肩高1.8米,棚体空间大,适合种植高蔓蔬菜等。但此蔬菜大棚建形成本大幅进步,每平方米造价20-45元左右,每亩本钱1.5-3万元,主要合适于农业示范园区及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菜农应用。

    5、普通连栋大棚及简易竹架连栋大棚:普通连栋大棚构造类似于钢架连栋大棚,具有空间大、土天时用率高等优点,但本钱降低很多,每平方米50-100元。

    蔬菜大棚建设流程

    蔬菜大棚建设流程比较简单,技术比较精细。我国的蔬菜供应主要是以蔬菜大棚种植为主,因此,蔬菜大棚的建设质量和设计结构样直接影响我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1、主题设计:主要是对蔬菜大棚的长度、宽度、高度进行设定,根据种植的面积来进行设计制作。我国的普通型的大棚在120平方米左右。

    2、选购材料:蔬菜大棚建设分为立柱型和钢架型。钢架型采用的全部的钢架焊接制作,只需要对地基进行建设加固。立柱型的蔬菜大棚要采用水泥立柱或者竹子等制成。钢架大棚使用寿命比较长,最长能够使用达到25年,立柱型的蔬菜大棚能够使用3-5年。

    3、基体建设:采用立柱型的蔬菜大棚要建设称重后墙,墙体宽度不小于50公分。并设置专用的通风口。

    4、搭拱架:采用钢架体的蔬菜大棚不需要进行拱架搭设,采用竹竿或者是立柱型的蔬菜大棚要进行拱架搭设。要采用直径超过2公分的均匀竹竿进行搭设,将竹竿大头在插在后墙上,并将两端进行固定。保持拱形一致,高度平衡一致。并在拱形的最高点架设立柱进行支撑。

    5、塑料薄膜铺设:要选用透光好的塑料薄膜进行铺设,以无滴膜或者紫光莫为首要选择。在大棚的两侧要进行塑料深埋。深埋厚度不少于20公分。

    误区一:棚内下挖过深

    棚内下挖过深为当前蔬菜大棚建造中的突出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菜农为了最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大投入建造“高标准”蔬菜大棚,使得棚室高度越建越高(有的甚至棚室内高度超过6米),大大增加了棚室墙体(北墙和东西两墙)的土方量,需要在棚内大量取土堆砌墙体,下挖也就越来越深。二是,部分菜农认为,下挖越深越保温,越有利于蔬菜生长,以至于出现了“地窑式”蔬菜大棚(棚内距离地表2.5米深),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三是,建棚者为了省工省时,在堆砌墙体的过程中,直接从棚内下挖取土,棚前土壤却没有利用,更增加了棚内与棚前地表的高度。

    棚内下挖过深的害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必然会造成棚前脸处出现较长的遮阴带。“地窖式”大棚正是由于冬春季棚前脸处见不到光照,无法进行蔬菜生产或蔬菜长势极差而得名。棚内温度(气温+地温)因接受太阳光照而提升,处在遮阴带内的蔬菜则会因温度过低而出现“低温障碍”。同时,蔬菜生长因缺乏光照而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面黄肌瘦”,甚至“饥饿”而亡。另一方面,建棚者把棚内熟土堆砌墙体利用后,裸露地表的是一层生土,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有益微生物匮乏,透气性差,如果不加以改造,当季蔬菜生长必受影响。此外,蔬菜大棚下挖过深,对于一些地下水位过浅的地区更不适合,棚户建棚下挖过深,会使种植的黄瓜等普遍出现沤根、死棵现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那么,一个适宜于反季节喜温蔬菜生产的棚室该如何规划建造呢?经过摸索、实验,一般情况下,采用钢管作骨架,棚内最高立柱选用5.8米(下埋60厘米左右),后墙高度4.5米左右,棚内下挖0.5—1.2米的棚室最为恰当。在建造该类棚室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墙(原创版权www.isoyu.com)体用土也要从棚前空地下挖取土,下挖深度视情况而定,一般要在0.5米以上。如此建棚,可使得大棚前脸处仅有不足0.6米的深度,减少了遮阴带面积,同时又能提高棚室的保温性能。

    建棚始终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做法。比如对于一些耕作层浅、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就要避免建造“半地下式”蔬菜大棚,不能出现“地窖式”棚室。应尽量减少下挖深度或直接在地表建棚。

    对于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建成的下挖过深的棚室,我们建议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一是可以在能够保证棚室整体牢固性的前提下,将棚前脸处的土层挖取一部分,增加透光面积。二是将水渠规划在棚南端,并做走道,而将蔬菜定植到棚北墙根,从而提高种植效益。

    对于棚内易发生涝灾的棚室,我们建议:一是蔬菜种植要起高垄(35厘米左右),增加土壤耕作层,利用根系生长,避免沤根、涝根。二是要在棚后下挖深坑,降低棚内的地下水位。该做法已经在很多地方广泛应用,效果不错。

    误区二:墙体内外坡太陡

    墙体内外坡太陡是蔬菜大棚建造过程中的一个细节问题。一些菜农建造的蔬菜大棚墙体内外坡太陡,有的甚至无坡向,呈垂直墙体。据当地菜农讲,蔬菜大棚墙体建成带坡向的,必然要多占用棚与棚之间的土地,棚内的种植面积也减少了不少。从占用土地多少考虑,菜农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若从蔬菜生产的角度考虑,棚墙体内外坡太陡就显得不合理了。

    其原因有二:一是墙体内侧坡太陡或无坡度,减少了墙体的总表面积,进而降低了白天墙体的蓄热量,棚(夜)温易受影响,不利于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二是东西墙内侧坡太陡或无坡度,一天之中,早晨或晚上棚内光照易被东西墙所遮挡,并且遮挡的时间和面积随着墙体坡度的减小而增加。棚内光照不足,将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降低其产量及品质。另外,墙体内外两侧有坡度,墙体呈梯形,又可增加棚室的牢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