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黎族服饰的特点

/ 0评 / 0

黎族的人们在浮世殇有着很多种类型,妇女的服饰也有了十二种分类了,黎族的人们也喜欢在自己的服饰上有着图案花纹,对此黎族服饰特点介绍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介绍。

    黎族服饰的特点

    黎族服饰,主要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等原料织缝而成。宋代范大成《桂海虞衡志》,赵汝适《诸蕃志》,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二等都有记载,并都概述了黎族妇女“纺织得中土绮彩。折取五色丝加木棉,挑织为单幕,又纯织木棉,吉贝为布”。所织的“黎锦”、“黎单”、“黎幕”,色彩鲜明,美观适用,颇为中原人士所赞赏。

    黎族传统服饰有—个共同点是:男女上衣皆为直藏,无领。无钮对襟衫或者贯头上衣。下服为男子巾产类服装,巾产类服古代也称为“吊巾产”。女子为直裁损缝的织花筒裙。

    黎族女服,织绣着精致的花纹,其对襟衫或是贯头衣皆由3—5幅素织的布缝成,因此适于剌绣加工,故衣襟多是绣花。女裙,我们称之为筒裙,通常由裙头(松紧带)、裙腰、裙身和裙尾缝合而成,但也有少于或多于4幅。由于各幅都是单独织成,因而适合于织花、绣花加工,所以筒裙花纹图案比较多,而又复杂,有些筒裙为了突出花纹,又在沿织边加绣补充提高图案色彩,故称为“牵”。筒裙,由于织花布的经纬密度高,增强了筒裙的牵度,因而经久耐穿,又具有特色。

    黎族男服,古时候,多是素织,少数织有花纹、花边,上衣背后下部边缘多有毛边穗,下服仅有能遮羞的“包卵布”或者“吊巾产”等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区别,主要有织花纹的和没有花纹的,有开叉的和没有开叉的裙子,织有花纹图案的称为“呆巾产”男服也是采用野生麻、棉花和家种的黄麻作原料纺织而成的。现在所有的男服早已变化了,只有个别黎族家庭和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里,才能见到旧时代的男服了。

    黎族服饰,并非全是根据体型而定,服装的尺寸因为各个支系方言群生活环境的差异,因而所喜爱的服饰款式标准自然也不相同。比如操哈方言的黎族妇女的衣衫特别宽大,胸围大的有135公分,衫长7l公分(图2),袖宽24公分。聚居在昌化江上中游乐东盆地的志仲镇志强地区的黎族女衫,则胸围仅90公分,衫长46公分。衣袖手萎特别窄,接近腋下部才11公分。袖仅10公分,在黎族5个支系中可称是最小型的女衫了。

    黎族妇女的筒裙,规格上也有一定差别,在东方、昌江一带的操美孚方言的黎族妇女简裙,可谓是最大最长,裙围约133~135公分,裙长最少155公分以上,人们常称之为“长式筒裙”。而居住在白沙县的操润方言的黎族,则是最小最短的筒裙,堪称超短裙,裙围约65—70公分,裙长仅24公分。一般来说,黎族妇女的筒裙长则宽,短则窄,完全符合其生产环境及生产方式的需要的。黎族妇女的长筒裙的实用比较多,用途也比较广,可当被子、背物和婴儿的吊兜式摇篮,还可以从童年穿到成年,小时侯可将多余部分折叠,随着身体增高再翻出伸长,有些长筒裙还可以作殓尸用,故而越织越长;短筒裙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生活环境比较差的黎族妇女穿,除了古时候的原料有限、生产艰难、自然生态环境险恶外,而更主要是因为妇女大多数居住在山间、小溪、河流地带,穿着短筒裙适于爬山涉水;穿着长筒裙的黎族妇女主要生活在平地、小丘陵地带和平原地区,物质生活条件较好,据历史记载,古代汉族的服饰多阔衣长裙,这对当时的黎族服饰也有一定影响。

    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份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绣、自缝的。其染色方法: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青、绿、蓝等颜料多是用植物叶子制成,黄、柴、红等色彩利用植物花卉加工而成,棕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根块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石灰(溪河螺自烧而成的石灰)煮水而成。染料制成后,盛在染缸中,再将布料放在染缸中浸数回,使其均匀,布身即染上自己所需的色彩。有些地方用“树皮”(野生麻类),作为纺织原料,这种“树皮”从山上采剥回来,先放在河里浸泡数天,将表皮用薄竹片刮除再放到锅里煮熟,晒干后再拆成丝,然后搓成细线,用来织布。

    黎族妇女的纺织技术,经过千百年,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到汉代达到成熟。在十世纪初,黎族人民把树皮、丝麻等纺织工具和技术运用到棉纺织业上,有效地提高棉纺生产率。宋末元初,我国着名棉纺织家黄道婆,在晚年致力传教海南黎族棉纺技术,并进行改革,把原来手摇式只能纺一根纱的踏车,改进为一手能纺三根纱的维脚踏车,这一重大改革,比英、德国早四、五百年。黎族妇女采用踞织腰机,简称为腰机,由藤腰带、腰力棍、木刀、拉经棍、竹梳、竹纬线针、整绒梳等器械组成。黎族妇女在织布时穿着藤腰带,用双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席地坐着织布,其过程是用右手持着打纬线木刀,按织物的强力交替强度,用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然后用木刀打紧纬线,织时略弯着腰。清代《黎歧纪闻》这样论述黎族妇女纺织技术“复基经之两端,各用小圆木一条贯之,长出布阔之外,一端以绳系圆木,而围于腰间,一端以足踏圆木一条贯之。于是加纬焉,以渐移其木而成匹,基者匠心也。”一个妇女织一条裙子,从采集原料到成品,至少要花几个月的时间,甚至半年才能完成。这在古代算是先进的技术了。黎族服饰还有另一种制作方法,叫刺绣,也称黎绣。主要用在筒裙和花被以及巾帽。黎族刺绣其历史悠久。艳丽多彩,久享盛名,宋代周去非曾写到黎族刺绣“衣裙皆吉贝,五色灿然”。黎族服饰多施以装饰,且多数是先在棉织坯布上加工好绣片,再缝制成衣。至今在昌江、白沙、琼中等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一传统。通什、白沙、乐东、东方等地的黎族妇女上衣、筒裙、头巾、筒裙,黎族妇女平时都爱穿戴,特别在举行婚礼或是节日时,黎族妇女穿上绣有花纹图案的上衣、筒裙更为精致。

    黎绣工艺最常见的针法是直针、扭针、兼有珠针、铺针、切针、截针、铺绒和十字挑花等。以上针法直针为基础针法,有些也偶有拉销子、打子针等。黎族的绣花图案,多是菱形、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形状的对称组合,有的单独纹样,有平视体形式,也有两方连续和四方连续无限伸展形式,因此可归纳为,多直折线式,方、角、圆、菱形,而形成曲线、直线和自然线的组织形式。这种绣花具有节奏明显的风格,主要采用数纱眼类似编织的绣花方法,个别地方称之为图案绣,图案绣方法在黎族地区较为普遍,绣时使用直针法较多。黎绣还有一种绣法,就是织花后再加绣,这种绣法有布夹牵和织地绣两种,其特点是不数纱眼。夹牵是在织好的或绣好的花纹边缘再加针绣,使所织有图案轮廓更明晰,形象更鲜明。这样方法多用在织花筒裙的加工和提高色彩的明暗关系上。织地绣是在织好的条纹或方格布上,再加绣上图案。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先铺针后夹牵,或者其他直接织绣而成,在通什、琼中、白沙地区的筒裙、巾幅(头巾)和花被,大部分都使用这种加工方法。绣线是用自纺自染的麻、棉、树皮等色彩较为单纯、灰暗的线,后来增加甩从汉区购入的花线、丝线、绦纶线等色彩较鲜艳的线。布料多使用自织的麻、棉、树皮等野生纤维,大部分染成深蓝或者黑色,也有用白布,因而绣成后色彩对比较为强烈,很有立体感。在保亭的加茂,乐东的三平,昌江的七差、十月田等地区常在绣纹上再嵌人云母片、串球或者系上铃当,使绣品更加丰富多样,增强了装饰艺术效果。黎绣最初的目的是使衣服耐磨耐用,后来逐渐演变成以装饰为目的,黎绣主要部位是在服饰的边缘线,它使这些部位获得加工提高的效果,特别是在白沙,绣花重点用于装饰背衣,衣侧等部位,这样板穿戴时容易引起周围人们的注意。

    黎族传统服饰织绣工艺,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不仅品种多样,内容广泛,丰富多彩,而且广为应用,经久不衰,深受人民的喜爱。黎绣多用古老的踞织机,综杆提花,通经断纬挑花,或经丝扎染花纹,再织纬,亦有夹鸟雀羽毛作局部装饰等。花纹多以直线、平行线、三角形、方形、菱形等组成图案,表现抽象的人物、动物、植物、吉祥文字等。常用的花纹图案有人舞纹、马、鹿、蛙、蛇、藤、果等100多种。黎锦多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相间,配制适宜,富有民族装饰风韵,然后制成筒裙、服饰、壁挂、龙被、腰带、花边等。尤其以东方市美孚黎族妇女的扎染工艺和白沙县润黎妇女的“人龙图”双面绣,最为出名,而通什地区的艳丽纹饰更有特色。这些精湛的技艺,饱含着浓厚的民族气息,反映了黎族人民的创造力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黎族服饰的另一种形式——首饰,盛装时的黎族妇女都喜欢佩戴,但各地区的首饰略有不同,比如琼中、通什和保亭中北部的妇女喜戴大而多的多重式项圈和新月形的项环,乐东一些地区的黎族妇女喜戴大而多的圆形耳环,这圆形耳环是串吊在耳垂上的装饰品。《献史林邑国传》“穿耳贯小环。”明代田艺蘅《留青日礼》:“女子穿耳,带以耳环,自古有之。”黎族妇女的耳环,有大耳环和小耳环之分,大耳环主要流(原创www.isoyu.com版权)行乐东县头塘地区,妇女从小就开始戴用银或铜制的大耳环,有些地方每长一周岁,就加戴一个耳片圈,因此到成年时,往往每一边耳都戴上10~20个,使耳朵坠成长长的,平时把它复盏在头顶上,象帽子一样;东方、昌江的美孚黎地区喜戴弯曲的多钩形耳环(男女皆戴);白沙地区则喜欢使用骨刻头簪及梳篦;而保亭加茂、陵水的群英、祖关等地区的妇女则喜戴吊铃、头钗、花式簪和月式项环。白沙黎族自己雕制的骑灵兽纹骨簪,尤为精巧,富有装饰意味。黎族首饰一般为铅制品,也有银制品,其黄金首饰较少,另有玉骨器等。

    随着时间不断的推移,黎族的传统服饰也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是将无领直口和贯头上衣,改为挖口、上立领,或者将直身、直缝、直袖改为使腰身、使袖口、使有缝(折间),改变无钮为饰钮,后来又改为琵琶钮。直到将对襟改为偏襟,这就同过去的汉族服饰之一女衫一样。原来最有代表性的黎族女服绣花,称做筒裙织花,后来则逐步略花纹图案。上衣有沿边绣花的沿海地区的黎族妇女服饰,现在除裙尾织有较为复杂和精致的花纹图案外,其他部位都是平纹,没有任何图案;被人们称为赛黎的保亭县加茂地区,也只有绣花在裙尾,上衣仅镶有色彩比较鲜艳的布边;现在大多数的黎族青年男女已穿汉服,只有比较边远地区的中老年妇女仍穿着黎族服饰,但是多数服饰都是采用现代的的材料制作而成的,而且上衣都不是原来黎族传统服装。

    黎族服饰的演变,在当代,不少地区的黎族青年男女,已穿汉服,但在结婚时仍然穿着自己同血缘家族的传统服饰;尽管有些地方青年妇女已不会制作自己的民族服饰,但是他们都热爱自己的民族服装,想穿自己的民族服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省各大宾馆、商店及旅游点,为了体现其旅游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少服务人员都穿戴黎族服装,中外游客都以能目睹或穿戴绚丽的黎锦、黎服为荣,或盛装留影、或购买珍藏。因此,原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于1987年3月在五指山市设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撤州建省后易名为海南省民族织锦工艺研究所。研究所肩负着发掘、整理、研究、生产和发展黎苗族的服饰的工作,是专门研究开发海南少数民族服饰机构,这无疑是对我省少数民族服饰的继承和发扬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黎族服饰是黎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所以,对于黎族服饰,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