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 0评 / 0

一、泡桐丛枝病又称扫帚病是泡桐的严重病害。病原为类菌体对苗木和幼树的生长影响很大病株轻者生长缓慢重者甚至死亡。有病苗木为丛生状茎叶细小黄化当年冬季地上部分会枯死。幼树发病后多在主干或主枝上部丛生小枝小叶形如扫帚或鸟窝。

    防治方法:

    ①培育无病苗木。选无病母树的根作为繁殖材料。种子育苗不易发生丛枝病。

    ②树枝初发病时应及早剪除。

    ③选用抗病树种。据调查白花泡桐较抗病。

    ④试用药剂防治。带病根插穗用50℃左右的温水浸10分钟。病株用石硫合剂残渣埋在病株根部土中并用0.3度石硫合剂喷洒病株能抑制病害发展。

    ⑤在生长季节不要损伤树根、树皮和枝条。

    二、泡桐炭疽病桐炭疽病在栽植地普遍发生尤其幼苗期更为严重常使泡桐育苗遭受毁灭性损失。炭疽病主要危害泡桐苗木的叶片、叶柄、嫩茎5~7月多雨或苗木细弱过密时容易发生。叶片上病斑初为点状失绿后扩大为圆形呈褐色周围黄绿色直径为1mm后期病斑中间常破裂病叶早落。嫩叶叶脉患病后叶片常皱缩成畸形。叶柄、叶脉及嫩梢上病斑初为淡黄色圆形小点后纵向延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凹陷。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常导致嫩梢和叶片枯死在雨后或高温环境(www.isoyu.com原创版权)下病斑上(尤其是叶柄和嫩梢上的病斑)常产生粉色分生孢子堆形成黑色小点。

    实生幼苗木质化前发病初期被害苗叶片变暗绿色后倒伏死亡;若木质化后发病茎、叶上病斑发生多时常呈黑褐色枯死但不倒伏。大树也能发生病害引起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

    ①播种苗密度要适当。出苗后要及时间苗、施肥、中耕、排水、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

    ②带病菌圃地的处理。播种前将硫酸亚铁(5~5.7kg/亩)均匀撒在地表,然后翻入土中。

    ③出苗后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1∶1∶2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

    三、泡桐黑痘病主要发生于树木的叶、叶柄、茎及幼树的嫩梢导致枯梢。发病盛期比炭疽病晚些,病菌在病梢上越冬。叶上病斑近圆形,呈黑褐色,常破裂成不规则的穿孔。叶柄和嫩茎上的病斑呈椭圆形,凸起如疮痂状,黑褐至黑色,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在潮湿天气,病斑上产生一层很薄的白粉,即病菌的分生孢堆。病害严重时,常导致皱叶及枯梢。

    防治方法:

    ①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圃地育苗。在连年发病严重的圃地应实行轮作防病。幼苗出土后加强管理及时除草、松土、间苗,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能。

    ②冬季应彻底清除和烧毁病苗及病枝叶,并进行深翻,以减少翌年病源。发病初期要及时拔除病株,以防止病害蔓延。

    ③幼苗出土后可用1∶1∶150~200的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洒苗木,每半个月喷1次,一般可喷3~4次。

    四、泡桐腐烂病感病部位在主干、主枝、侧枝及枝桠分叉处尤以第一层的主侧枝受害比例大,小枝极少受害。症状有溃疡型和枝枯两种类型,但通常表现为溃疡型。在早春发病初期病斑处树皮呈现暗褐色水渍状,病部有肿胀,病斑椭圆形。4月以后病斑可继续扩大,树皮呈深褐色,病皮组织腐烂,有酒糟气味,手压有湿润感。至7月随气温升高,病斑组织干枯下陷,有时发生龟裂。此时病斑上可产生密集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当空气潮湿时,分生孢子器内排出黑色卷丝状的胶状物,此即孢子角。枝枯型症状发生在生长极衰弱的植株和小枝上,病斑不呈水渍状,形状不规则,亦无明显边缘,病部蔓延迅速导致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

    ①注意适地适树移栽时避免伤根太多或碰伤树干。栽后及时灌水保证及时成活。

    ②科学整枝修剪应逐年进行做到勤修、轻修、适时修、合理修;剪口要平滑;修下的枝条及时处理;特别注意清除病枝、枯枝。

    ③应及时清除重病泡桐。彻底清除严重染病的林分。对感病较轻的植株或林分应加强管理提高树木本身的活力可及时砍除病株或刮除病部然后进行喷药或涂药处理。目前防治腐烂病的常用药剂有10%碱水、1%退菌特、5%托布津等效果较好。

    五、地老虎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属鳞翅目,夜蛾科。种类很多,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和黄地老虎等。分布广,食性杂,是农林的主要害虫之一。3种地老虎中以小地老虎危险最严重。

    小地老虎在1年发生4代,以蛹、幼虫越冬。幼虫食性杂,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活动,嘴食泡桐幼茎,造成缺苗现象。幼虫老熟后,入土作出茧化蛹。成虫白天隐伏暗处,喜趋糖蜜,卵散产在杂草上或土块上,一雌虫可产卵400-1000多粒。

    防治方法:

    1、清除杂草,消灭产卵场所。

    2、清晨在幼虫入土前,进行人工捕捉幼虫。

    3、毒饵诱杀,青菜25千克,切碎后加90%敌百虫晶体0.5千克拌匀,傍晚均匀撒入苗圃,毒杀幼虫。

    4、糖醋液诱杀成虫,配方是:糖3份,醋1份,酒1份,面粉2份,90%敌百虫晶体1份调制而成,夜晚诱杀成虫。

    六、蝼蛄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两种。分布广,食性杂,危害泡桐播种的种子和苗木的根。华北蝼蛄约3年发生一代,东方蝼蛄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翌年春季开始活动危害,成虫、若虫活动多在夜间,开掘土面成纵横隧道,啃食泡桐嫩芽和幼苗枯萎而死,造成严重缺苗。

    防治方法

    1、药剂处理土壤。每亩用90%敌百虫晶体1-1.5千克在犁地前撒入土面,犁入土中毒杀蝼蛄。

    2、毒饵诱杀。用90%敌百虫晶体0.5千克,加少许拌匀即成。或用90%敌百虫晶体0.5千克,铡碎的鲜草25-40千克,加水少许拌匀,在傍晚撒在地表,毒杀蝼蛄。

    七、娇驼跷蝽娇驼属半翅目,娇蝽科。危害泡桐、苹果、桃等多种林木、果树,是泡桐苗木析重要害虫。每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地被物,枯枝落叶、杂草丛以及墙角屋缝等隐蔽场所背风向阳处潜伏越冬。翌年4月初娇驼跷蝽开始出蛰。温度较低时,常飞往温室入向防背风等温暖的地方活动。4月中旬,向初萌发的泡桐幼芽上集聚、取食、交配。5月初产卵。卵期一周,6月上旬为第1和第2龄若虫盛期。共有5龄,第1和第2龄期各6天,第3龄期5天,第4和第5龄期各4天。春季完成一代需33天左右。第2代若虫盛期在7月上旬,第3代若虫盛期在7月下旬,这代成虫活动至10月上旬陆续向蔬菜和麦田地或背风向阳处寻找越冬场所越冬。

    防治方法

    1、结合冬耕,清除地面落叶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2、选育枝叶多腺毛的抗虫泡桐品种,降低危害。因这些品种腺毛发达,而且具粘性,虫体不易活动,虫口数量较少,危害亦轻。

    3、掌握若虫发生盛期,及时喷洒8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

    八、泡桐叶甲又称泡桐二星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危害泡桐、梓、楸,是泡桐的重要害虫之一。成、幼虫危害泡桐叶片。

    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出蛰,飞到新萌发的叶片上取食、交配、产卵。幼虫孵化后,啃食表皮,5月下旬幼虫老熟,6月上旬成虫出现。第2代成虫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至9月上旬羽化。10月底至11月上、中旬潜伏于石块下、树皮缝内及地被物下或表土中越冬。

    成虫白天活动,产卵于叶背面,数十位聚集一起,竖立成块。幼虫孵化后,群集叶面,啃食上表皮,残留下表皮6、7月间常和幼虫同时发生,危险甚烈,常把表皮啃光。

    泡桐叶甲的卵期和蛹期寄生率较高,对抑制泡桐叶甲的数量有相当大的作用。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幼虫、蛹或成立。

    2、幼虫和成虫危害时期,喷洒90%敌百虫晶体或50%马拉硫磷各1000倍液。

    3、保护利用寄生蜂。

    九、中华波缘龟叶甲与泡桐叶甲相似,1年1-2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出蛰,下旬开始产卵,第一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第1代成虫羽化,下旬开始产卵。7月上旬见幼虫,下旬化蛹。8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10月中、下旬陆续越冬。成虫需取食约半月后开始交尾。产卵于树干树枝和叶柄上,每雌产卵200粒。初孵幼虫啃食叶肉,幼虫负粪,危害不及成虫严重。

    对寄主有较大的选择,喜取食叶面无毛、无粘腺的四川泡桐,不喜食毛泡桐。天敌种类较多。

    防治方法

    1、注意适地选择抗性较强的泡桐品种,以减少受害。

    2、保护利用天敌。如啮小蜂。

    3、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杀成虫、幼虫,效果均较好。

    4、震落捕杀成虫。

    十、泡桐网蝽泡桐网蝽又叫角菱背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泡桐网蝽在我省一年发生3代,第一代成虫出现于6月中旬,第二、三代分别出现于7月下旬和8月下旬。成虫、若虫多集中在叶片背面靠近叶柄的叶脉处取食,7~8月危害最重。被害叶片初期背面出现暗红色小点,正面出现黄色小斑,后期叶片卷曲、变褐,干枯脱落,状如火烧,严重时死亡。兰考桐受害率高达95%。泡桐网蝽飞翔能力不强,主要靠苗木、原木运输传播。

    防治方法

    1、在5月下旬喷施3%的高渗苯氧威4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每20天喷1次。

    2、对泡桐苗木要严格检疫,否则不得外运。秋末清除田间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3、冬季深翻土壤消灭越冬成虫,降低虫源。

    十一、蒲瑞大袋蛾泡桐蒲瑞大袋蛾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梢上的虫囊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陆续化蛹。5月下旬成虫陆续羽化。卵产于雌成虫袋囊内。幼虫孵化后吐丝下垂,遇到寄主后即吐丝做囊,背负行走、取食。幼虫危害至11月封闭囊口。

    防治方法

    1、尽量避免大面积营造该虫喜食的寄主纯林,农、桐间作时应以该虫不喜食的杨、柳树做防护林带,以阻隔传播,减轻该虫危害。

    2、冬春人工摘除袋囊。

    3、在幼虫发生期,大树可于树干基部打3个孔,注入50%的久效磷乳油原液2~3毫升。也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