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婚礼怎么样 集体婚礼好不好

/ 0评 / 0

集体婚礼作为一种新式婚礼,是与中国的传统旧式婚礼相对而言,是西风东渐的舶来品。集体婚礼,尽管在二十世纪初盛行,却并非近几年才肇始,早在民国时代便已开先风。

  集体婚礼作为一种新方式,往往主题是提倡节俭朴素风尚,树立积极健康的婚姻价值观和婚庆消费观,也确实为广大适龄青年所喜闻乐见,但也并未能全然深入民心,征服不了传统婚庆仪式的顽强,甚至有些人认为过分简约的婚礼形同未婚,依旧大摆宴席花销巨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结婚的模式越来越多,新人把办好婚礼当成头等大事来做。集体婚礼是个性化婚礼的一种,它涵盖了婚礼,婚礼都是室外婚礼,像长城婚礼,就在长城上面,蓝天为媒,长城作证;三亚婚礼就在美丽的三亚湾大海边,碧绿的大草坪上,槟榔树为媒,椰林树作证;丽江婚礼在玉龙雪山脚下,身穿洁白的婚纱,雪山作证,身穿民族服装,纳西族的长老为新人举办特色婚礼。它还涵盖了新人喜爱的蜜月游,全程都是新人在一起,这就是亮点,全程都有摄像和摄影,为新人留下最美的结婚时代。越来越多的新人喜爱集体婚礼,越来越多的新人加入到集体婚礼的行业里。

  集体婚礼最初叫“集团结婚”,“集体婚礼”是更准确的表述方式,应该说,这种热闹的形式太对中国人的脾气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在婚礼形制上也推广西式新婚仪,并由社会局出面组织,首开近现代集体结婚风气。

  上海是首倡之地。1935年上海首倡集体婚礼,17对新人结成佳偶。汉口、北京便紧随其后。1935年在南京励志社大礼堂举行的“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时任南京市长(原创www.isoyu.com版权)马超俊出席证婚,共有33对新人志愿参加,各式媒体盛赞这种新兴婚仪“观礼者千余人,极一时之盛”。从此“集体婚礼”便作为一种制度而存在,由官方定期举办,而且相当频繁。抗日战争胜利后,从1946年至1949年,汉口政府便举办了10届集体婚礼,结成新人446对,每届都由市长证婚。参加集体婚礼的主要是中产阶层人士。

  最早的集体婚礼,便要求新人们要统一着装,通常是新郎身着蓝袍、黑褂、蓝裤、白袜,脚穿黑缎鞋,手带白手套,胸佩礼花;新娘身着短袖淡红色长旗袍、长裤,脚穿肉色丝袜和缎鞋,头罩白纱,戴白手套执鲜花一束,婚礼完毕颁发结婚证书、纪念证章并合影留念,整个过程,洋为中用,新旧交融,简朴而不失隆重。其后,又有完全抛弃旧式旗袍长衫的,新郎一身西装革履,新娘则洁白婚纱笼罩,愈发接近纯粹的西方婚礼。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多次组织集体婚礼,目的是移风易俗,倡导简约。新人们多半穿着朴素,较少大红大绿,至多也不过是新娘的红衣衫,为婚礼添了一道喜庆色彩。九十年代后,时代新风洋溢,青年男女又重归了西式路线,婚纱礼服也悄然走俏,即后,古典风味的民族服饰苏醒,又有喜着旧式对襟红绸礼服或者旗袍的,于是两道风景并现,任人各取所需。

  集体婚礼的优点

  好处一:节约时间

  与传统婚礼不同,举办集体婚礼新人们往往不用折腾得很累,同时还节约了时间。如集体婚宴上新人们不同为了突发性问题而伤神,在买单后一切交给主办方,新人爱忙啥就忙啥,不用为婚礼琐碎事宜再去耽误时间。现在大家工作都挺忙,既然相爱那么在这个形式上也就用不着耽误太多口舌。

  好处二:免去繁复的筹备过程

  传统婚礼婚前筹备劳心劳神,环节太多,偶尔听到新人两家商量婚礼琐碎事宜时意见不一,争得面红耳赤,更有甚者为了讨论婚礼细节而翻脸,这就得不偿失了。而集体婚礼就很好的免去了婚前筹备的诸多环节,真正实现了新人自己拥有一个轻松的婚礼。结婚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情,也应该由年轻人自己做主,何况集体婚礼家长也可以来观礼哦,可谓是一举两得。

  好处三:程序紧凑

  传统婚礼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历程,可以说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现场气氛要么像春晚、要么像庙会、要么像时装走秀,参加婚礼的亲朋们也腻烦了,离场的时间越来越早,一般到场后需等一个小时才进入宴席,肚子呱呱叫所以吃起来也很快,哪有工夫等新人把事先设计的程序一道道走完;而集体婚礼仪式程序紧凑,避免了拖沓冗长,且节目有很大的创新余地,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

  好处四:形式自由

  传统婚礼基本以一天为限,无非就是迎亲、午宴、外景、晚宴、闹洞房五步曲,闹腾一番散场而去,而被邀嘉宾们说白了就是去交个红包送个祝福,逢上好日子可能还要为送出几份红包而心疼。而集体婚礼彼此都无负累,而且大家还可以旅行几日,如你们可以事先选好路线,每一条路线都会有不同地域风格和人文特点的婚礼仪式期待您,孝顺的子女正好可以带上爸妈一同欣赏大好河山。